庖丁解牛巩固练习基础积累1.《庖丁解牛》节选自《》,该书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世学者的著作。庄周,时期著名思想家,与并称“老庄”,是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2.给加红的字注音并作解释(1)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2)良庖岁更.刀,割也()(3)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4)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5)膝之所踦.()(6)新发于硎.()(7)奏刀騞.()然(8)砉.()然向.()然(9)批大卻.()(10)导大窾.()(11)肯綮.()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红词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1)()(2)()①A.良疱岁.更刀岁:每年,名词活用作状语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名词动用C.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动词使动用法词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羞:羞愧,形容词做名词②A.以燕乐乐.嘉宾之心乐:使动用法,使嘉宾的心情愉快B.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以仁德统治天下,名词动用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E.以无厚.入有间厚:有厚度的刀刃,形容词用作名词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4.下列句子中加红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嘻,善哉!技盖.至此乎盖:大概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批:劈、击C.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卸落、坠下D.善.刀而藏之善:拭擦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B.手之.所触,肩之所倚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以.无厚入有间6.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庖丁解牛》论理深刻透彻,层层相扣,逻辑严密。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领;然后具体分述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最后,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注意在关键地方小心谨慎,专心致志。B.文章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比拟庖丁进刀合《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有声有色;解牛结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怡然自得的神态跃然纸上。C.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其二,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D.《庖丁解牛》阐明了庄子的养生之道。其主观意图是宣传消极处世的人生哲学,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避开矛盾;客观上却告诉人们,只要反复实践,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7-11小题。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①?”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②”。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③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④,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⑤。”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注释:①非与:难道不是吗?②一以贯这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③率:行走。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⑤宰:家臣,总管。(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7.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救陈,军于城父军:驻扎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用事:当权C.君子亦有穷乎穷:困厄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病:痛苦8.下列各组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今君乃亡赵走燕C.赐,而志不远矣某所,而母立于兹D.人之不我信也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9.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A.予一以贯之B.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C.吾何为于此D.人之不我行也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把孔子围困在野外。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惊而不变,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的节操写下了形象的注解。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事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并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11.翻译下列句子:(1)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2)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参考答案1.庄子战国老子道家2.(1)zhòng合乎(2)gēng更换(3)jiàn空隙(4)chù紧张、害怕(5)yǐ支撑,接触(6)xíng磨刀石(7)huò象声词(8)huō象声词xiǎng通“响”(9)xì通“隙”,空隙(10)kuǎn空(11)qìng结合处3.①D②D【解析】第①题中,“羞”为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羞”;第②题中,“上”、“下”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4.A【解析】A项中的“盖”通“盍”,何,怎样。5.D【解析】D项,“以”作介词“凭、用”解;A项,“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作介词“替、给”解,“为之踌躇满志”作介词“因为”解;B项,“手之所触”用在主谓之间,“始臣之解牛之时”作结构助词“的”;C项,“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的“而”表转折,“提刀而立,为之四顾”的“而”表修饰。6.C【解析】C项,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错,庄子并没有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7.D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病:痛苦。这句话的意思是“您仔细推思并试验这件事,找出您最不能容忍的地方,做到这一步以后再去找比较高明的人士”这里的“病”:担心,忧虑。8.C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C都是代词,通“尔”A表顺承“那么”/表转折,“却”;B表顺承,“就”/表转折“竟然”;D助,主谓取独,/近指代词,可译为“这”9.B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言句式。B为疑问句,其余为倒装句A.“予一以贯之”正确语序为“予以一贯之”C.吾何为于此正确语序为“吾为何于此”D.人之不我行也正确语序为“人之不行我也”。10.D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事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并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后半句对原文“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的误解,其中“使”是“假使”的意思。全句意思是“如果将来你发了财,我愿替你当管家”11.①夫子(称孔子)您的思想主张精深博大达到了顶点,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容纳您。②那天下的大道既然已经十分正确明了却不遵循使用,这是据有国家的君王的耻辱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知识。1)翻译的要点是“至大”最大、“莫”没有谁、“盖”:通盍,“何不”的意思。贬:降低。。2)要点:大修:十分正确明了。而:表转折。是:这。还要注意古今异义“丑”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