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前行串讲第三课2016年1月10日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识顶礼传承大恩上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为度化一切众生弟子我等愿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全文分二:甲一、闻法方式;甲二、所讲之法。•甲一(闻法方式)分二:一、发心;二、行为。•乙一(发心)分二: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科判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一般来讲,世间人的发心渺小、狭窄,完全是自私自利或希求今世,除此以外,发愿“乃至成佛之间,饶益无量无边的众生,令其获得不可言说的无上佛果”,这种念头从来也没有想过。诚如寂天论师所言,不论是具有功德的梵天、帝释,还是恩重如山的父母,纵然在梦中也没想过要发菩提心,更何况说真正生起了。但对大乘修行人来说,在听受本论之前,首先要发菩提心。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是仙或天人,梵天有此耶?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原文(一、缘众生的大悲)我们应该这样想:其实,身处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无始时以来无一未曾做过我的父母,做父母时他们都是无微不至地呵护我、恩宠我,最好的食物先给我吃,最好的衣服先给我穿,十分慈爱地抚育我成长。所有这些恩重如山的众生,虽然欲求安乐,却不知奉行安乐之因——十种善法;虽然不想受苦,却不知舍弃痛苦之因——十不善法,所想与所做背道而驰,糊里糊涂地步入了歧途,就像盲人遗留在荒野中一样,这些众生实在可怜!一、缘众生的大悲六道众生都当过父母,这在佛经中也有记载:《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说,有一天,佛陀带领众弟子往南方行走,见到路边有一堆枯骨,佛陀便对这些骨骸以五体投地的方式顶礼。……修持菩提心的圣者,能真正体会到这一点。阿底峡尊者在聂塘时,有天看见一匹马将脖子卡在树中,拼命地在那里嘶叫挣扎。尊者忙对旁边的人说:“我的老母亲正在受苦,请快救救她!”……三界众生既然都当过父母,我们就不能只孝顺今生父母,而对其他的众生,尤其是关系不好的怨敌、人类以外的动物不管不顾,甚至肆意残杀,否则,这是修行人的一种耻辱,不是大乘菩提心的表现。一、缘众生的大悲众生都做过自己的父母,做父母的时候,始终无微不至地关心我。就像堪布阿琼所说,即使父母没经济条件而当乞丐,他们乞讨的食物中,哪怕有一点油脂或一团肉块,也舍不得自己吃,马上会给我;在垃圾堆里找到一件破破烂烂的衣服,也会把稍微干净、结实的地方,给我做成衣服或补丁。除了极个别父母因特殊业力不疼爱子女以外,一般来讲,不管是有钱人、没钱人,他们对孩子的关爱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当然,若想报答父母的恩德,仅陪他们聊天是不够的,关键要让他们学习佛法。一、缘众生的大悲遗憾的是,他们因为愚昧无知,再加上没有大乘佛法和善知识的引导,虽然拼命追求各种快乐,却不知奉行快乐之因——十种善业,为了发财去偷盗、为了长寿去杀生,将乐因当成仇敌一样毁灭掉,如寂天菩萨所言:“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他们虽不愿遭受任何痛苦,却不知舍弃痛苦之因——十不善业,反而为了快乐而邪淫或赌博,以至于“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所想与所做背道而驰,最终得不到丝毫快乐。就像双目失明的盲人徘徊在无边无垠的旷野中一样,根本不知方向。原文(二、缘佛果的智慧)再进一步观想:我如今听闻并修持甚深正法,目的就是为了使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现在为六道痛苦所折磨的一切有情,远离各自业感的一切痛苦和习气,获得遍知佛陀果位。这样的发心,无论在闻法还是修法的过程中都相当关键。不管所修持的善根是大是小,如果以方便摄持,就称为加行发心殊胜;善根不被他缘毁坏,称为正行无缘殊胜;为令善根蒸蒸日上,在结尾以回向来印持,这就叫做结行回向殊胜。所有善行以此三殊胜摄持是必不可少的。二、缘佛果的智慧简而言之,所谓的菩提心,正如弥勒菩萨所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发心利益一切有情(缘众生的大悲),愿他们获得圆满正等觉佛果(缘佛果的智慧),就是菩提心的两个条件。智悲光尊者也说过:“所谓的菩提心,断除了自私自利,为众生希求佛果之心犹如饥饿者寻找食物、口干者寻找水一样强烈。”这样的殊胜发心,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具足。二、缘佛果的智慧菩提心的修行方法,本论以窍诀方式告诉了大家,在藏传佛教中,这个窍诀书相当难得,被当作最甚深的“指路明灯”。希望大家在听受的过程中,务必要把里面内容贯穿于心,将华智仁波切的金刚语与自己的心互相对照,就像美女照镜子一样,反反复复看哪里有“黑点”。对照之后你会发现,不要说以前没学佛时造的恶业无法想象,即使学了佛以后,很多修行也是一种形象,且不说算不上大乘佛法,连小乘佛法的边也沾不到,自己口头上讲得特别高妙,实则与正法南辕北辙。二、缘佛果的智慧不管你行持的善根是大是小,大至放生几千头牦牛、建造几层楼的佛堂,小至持一句观音心咒、念一声阿弥陀佛名号,最初都应以菩提心摄持,这称为“加行发心殊胜”。中间善根不被违缘损害,称为“正行无缘殊胜”。最后为令善根蒸蒸日上,以回向来印持,这叫做“结行回向殊胜”。这样一来,善根乃至菩提果之间也不会耗尽。因此,所有善行以此三殊胜摄持是必不可少的。原文(发心居于主导地位)闻法也不例外,最初要将闻法方式放在首位,尤其是发心更居于主导地位。正如《功德藏》中所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如果我们带着图地位、求名声等今生世间利益的动机,那么无论听闻多少佛法也不可能变成正法。所以,最初向内反观,调整自己的发心至关重要。如果知道如此调整发心,就说明善法已被方便摄持,这样一来,就会成为大士正道无量福德的津梁。相反,如果不懂得调整发心,那么尽管装模作样地闻法、煞有介事地修法,也只能成为形象上的修行。因此,无论是闻法修行也好,观修本尊也好,持诵密咒也好,顶礼膜拜也好,进行转绕也好,甚至口念一遍观音心咒都应当以菩提心摄持,这一点十分重要。三、发心居于主导地位大乘正法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众生,让众生成佛。如果你动机不正,听闻再高深的法,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利益。有一次,阿底峡尊者显现上特别伤心,弟子仲敦巴问为什么,他说:“我有一个修黑班杂的弟子,今天堕入恶趣中了。”本来,修密宗本尊不可能堕恶趣,但若起了降伏别人的恶念,结果会落得如此下场。可见发心的确非常重要,如果发心清净,一切都是清净的。就像一棵树,它的根若是剧毒,枝叶花果全是剧毒;如果根是妙药,那枝叶花果全是妙药。三、发心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我们最初一定要向内观,调整自己的发心,不论想说什么、想做什么,皆要以菩提心摄持,如《入行论》云:“若身欲移动,或口欲出言,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若能知道这样调整发心,就说明你的善法已被方便摄持了,如此一来,哪怕是做一点微小的善事,也会成为大士正道无量福德的津梁。三、发心居于主导地位其实,仅仅发一个利他的心,福德也远胜于供养诸佛,寂天论师说:“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胜月女经》亦云:“仅思利他心,利益尚无量,何况行利益?”相反,如果不懂这样发心,就算你每天装腔作势地闻法、煞有其事地修法,也只能成为形象上的修行,不会真正得到解脱,《菩提心释》云:“未发菩提心,永不得成佛。”在《大集经》中,宝手菩萨曾问虚空藏菩萨:“一切佛法的根本是什么?”虚空藏菩萨答言:“菩提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一切法住于菩提心上,便得增长。”结语以上讲的是发菩提心。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也曾讲过很多,但此处是以窍诀方式叙述的,希望大家一定要行持。菩提心谁都讲得来,但实际行动中能不能发起,关键要看自己的修证。我们现在并不赞叹修成五眼六通,或者看见明点、通达光明,这些特别高的境界暂且不谈,最需要的,是先想办法具足菩提心这一基础,以令自己所作所为成为大乘善根,这样一来,做任何事情肯定是为了众生,第一个发心殊胜便已具足了。否则,这一点都不具足,许多修法真的会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