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与主要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与主要方法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罗杰斯的自我论(selftheory)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hierarchyofneedstheory)。他们的方法论是现象学方法(phenomenologicalapproach),归纳起来就是:2013-3~6①每个人都对周围世界有其独有的知觉,罗杰斯将这种人们所意识到的部分称为“现象场”(phenomenalfield);②根据这种察觉来选择思维与行动例如若察觉所处的环境是友好的,就感到欢乐与安全;若察觉到危险或敌对就会引起心理防御并感到焦虑。2013-3~6罗杰斯的“自我”(self)概念与弗洛伊德的“自我”(ego)不同。罗杰斯的self是指现象场中与个体自身有关的部分,即对自己以及与自己有关事物的认识,这种“自我”只是个人意识到的与自己有关的经验。婴儿没有自我的概念,现象场中无主、客体之分,所有现象都混在一起,当语言符号中出现“I”(主格的我)及“me”(宾格的我)时,现象场中部分内容就分化而形成自我。2013-3~6罗杰斯认为追求积极的关注(needofpositiveregard),即个人从他人处得到温暖、同情、关心、尊敬、友爱、认可等)是人类普遍的需要。个体发展时首先从父母处获得积极关注,孩子也习得了服从父母意旨就能获得关注,称为“条件性积极关注”,罗杰斯将这种为获得积极关注所需的条件称为“价值条件”(conditionsofworth)。2013-3~6儿童反复体验这些条件就会内化成自我的一部分,成为儿童的“良知”与“超我”,并随时起作用。个体将他人关注(评价)内化为自我关注(评价),对自己行为持肯定态度就是自尊,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当实际体验与“自我”有分歧时就会发生“自我失调”(selfincongruence)。而这种不协调乃是人类适应不良的根源,具体表现为焦虑。2013-3~6罗杰斯认为不协调的原因是条件性积极关注所致,所以,提倡用“无条件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positiveregard)来消除这种不协调。所谓无条件关注是指对儿童的各种行为给予关注(使用中性的语言引导,而不作“坏”,“好”的条件性评价)。2013-3~6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1908-1970)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2013-3~6他提出的五种需要,按从高到低排列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2013-3~6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当它得到基本的满足以后,其激励作用就会降低,优势地位也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2013-3~6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