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供水BOT项目风险及其应对供水BOT项目,即采用BOT融资模式的供水项目,其在发展中国家有广泛的应用。与供水BOT项目相关的方面一般有:政府、水的用户、项目公司、债权人。他们对项目均寄予期望,即有明确的预期目标,但他们也应清楚认识到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他们各自所面对的风险。一、参与各方面所面临的风险1、项目公司的风险项目公司(包括项目公司股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工程建设,其期望是能得到足够的回报。项目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有: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项目的前期工作,最终没有达成项目协议;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合作方在技术、财务等方面出现问题;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建设市场或产品销售市场发生不良的变化;宏观经济形势对项目公司不利;源水供应达不到设计要求。2、债权人的风险债权人期望能及时回收本息,所面临的风险包括项目的各种各样的风险,原因在于,不论是项目建设过程还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任何意外变化,均回影响到贷款的偿还,即对债权人造成风险。3、工程项目承包人的风险工程项目承包人的期望是按建设合同要求建设工程,并按时拿到工程款项。建设承包人所面临的风险有:工程建设中技术上的不成熟而导致建设成本的增加;工程建设资金不到位;不利的自然条件等。4、政府方的风险政府采用BOT融资模式建设供水工程的期望是,在不增加政府投资的条件下,增加供水基础设施,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有:管理BOT项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复杂的谈判等可能回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对投资者或其合作伙伴选择不当,可能会引起融资或工程建设失败,或建设不符合标准;工程运行中由于管理不善或外部环境的严重改变,致使供水水质达不到有关标准(如水质、安全等方面);水价很高,百姓难以承受,政府面临公众不满;供水设施在向政府移交时,工程已达不到正常运行的条件,政府接受后需投入大量资金维护。5、用水户的风险用水户(消费者)的期望是用较低的价格买到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其面临的风险有:水价增长幅度过大;水质不断下降,甚至达不到规定标准;供水水量不足,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二、参与各方项目过程不同阶段的风险变化供水工程通常要经过规划、可行性研究并立项、项目招标、谈判并签署特许协议、项目公司融资、建设实施、运营和移交等过程。在项目全过程的不同阶段,主要参与方将经历不同程度的风险。(1)项目公司(包括股东)承担风险的时间最长。项目公司在项目的最初阶段就需投入资金,以后随着项目的进展,资金投入总量不断增加,直至工程竣工,投入资金和融资利息均达到高峰,此时其风险达到最大。项目开始运营,并产生收益后,风险开始下降。(2)债权人的风险在签订融资合同,发放第一笔贷款后就开始,一般在项目竣工时,发放的贷款额达到高峰,此时的风险也达到最大。此后,项目运营开始产生效益,贷款本息开始逐步偿还,风险也随之下降,直至贷款全部清偿时,风险才全部消失。(3)工程建设承包商的风险在签订合同后开始出现,在项目施工高峰也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至工程保修期满后消失。(4)政府在批准项目时就开始面临风险,直到项目开始运营,风险达到高峰。项目开始正常运营后,风险逐渐下降,再到项目后期,项目设施性能开始下降,风险有开始加大。(5)用水户(消费者)在项目运营时开始面临风险。此后风险逐渐下降。到项目后期,项目设施性能下降,风险也逐渐增大。三、供水BOT项目风险的应对从上面可见,BOT项目的不同参与方有着不同的风险,而且有时某一方的风险可能是另一方的机会。这里主要讨论项目公司、债权人等项目执行方的项目风险应对问题。1、项目内风险的应对(1)项目公司合作方的信用风险的应对。对项目公司而言,其合作方包括政府、供应商、建设承包商、运营商、产品购买商等,这其中任何一方的不诚信,均会给项目公司带来风险。应对此类风险的措施有:严格资格预审,选择好合作方;充分利用合同/协议这一手段,明确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充分利用担保、保险等手段。(2)项目经营市场风险的应对。供水BOT项目经营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需求不足风险和源水供应不充分的风险。需求不足又分为量的要求不足和用水户的支付能力欠佳。市场需求不足风险可以通过政府提供适当补贴、工程延期上马(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会增加水是市场需求)的措施来降低或消除。其中,项目公司与政府签订源水供应协议,处理后的水的销售协议,是降低项目公司市场需求风险的有效途径。(3)工程项目技术风险的应对。应对技术风险的主要措施有:采用较为成熟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充分论证资源条件和市场环境;选择有经验的合作方承担设计、咨询和施工任务。(4)项目建设工期延长风险的应对。建设工期延长一般由不可抗力事件、政府审批拖延、设备或资源供应迟延、承包商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施工期不可抗力风险造成的工期延误,可通过保险来控制;政府审批拖延导致的工期拖延,可通过延长特许期限的方式,由政府承担该风险;设备和资源供应迟延,以及承包商技术可管理等,可借助合同条件和加强合同管理来加以控制。(5)建设成本超支风险的应对。控制建设成本超支的主要手段有:尽可能采用固定价格的承发包合同;对于单价合同,严格控制计量支付、工程变更和索赔等环节。(6)运营风险的应对。项目公司可采用竞争方式选择有丰富经验和能力的运营商,与其签订运营合同,明确规定项目运营要求达到的目标和相关指标,并要求其提供履约担保,以保证项目的运营质量。2、项目外风险的应对对BOT项目,项目外风险一般具体包括不可抗力风险、财产没收和强制收购风险、政策变化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源水供应风险等。(1)不可抗力风险的应对。不可抗力风险包括火灾、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罢工、战争等人为因素引起的不良后果。其主要应对方式是风险转移,即通过购买保险,将不可抗力的风险转移给第三方----保险公司。(2)强制收购风险的应对。强制收购风险是指项目被国家没收、征收或国有化的风险。一般认为这是一种不可抗力的风险,应对这种风险的主要措施是保险。应对强制收购风险的第二种措施是努力调整BOT项目的产权和债权整体结构的布局,形成有利于降低风险的产权和债务结构。如,在产权组合上,谋求项目所在地的强大合作者参与项目投资,或促使多边机构投资、掌握部分产权;在债务结构上,谋求项目所在地的政府有良好关系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应对强制收购风险的第三种措施是谋求由政府机构提供担保,担保不实行强制收购,或强制收购不可避免时,政府机构应以市场的价格给项目公司以补偿。(3)政策变化风险的应对。在项目期内,政府有关部门为提高水处理质量,制订提高水质标准的法规,势必会要求项目公司应用更先进的水处理手段。此时,一般需要更新设备、增加运营成本。项目公司一般难以预料这种变化,因此,一般通过协议的方式,将此风险转移给项目所在的政府或合作伙伴,即在协议中规定,当政策的变化引起运营成本增加时,可将增加的成本转移到供水价格,或由政府补贴,或延长特许协议期限,以使项目公司增加收入弥补损失。(4)宏观经济变化风险的应对。宏观经济变化的风险包括:利率变动、价格变动、通货膨胀等方面。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利率变动可能直接或间接的使项目收益受到损害。项目公司可通过建立合理的贷款结构,降低利率变动造成的风险。供水BOT项目价格的变动主要表现在源水价格的变动、建材和劳动力等价格和变动,控制源水价格变动风险的方法是与政府的水利部门签订一个长期的固定价格的供水协议,或者达成调整供水价格,或延长特许期限的协议。通货膨胀对项目公司影响较大,一般采用“供水价格与零售物价指数相联系,并进行定期调整”的办法,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5)源水供应的风险。源水供应的风险包括水质和水量两方面。水质经常会受到污染,为此必须要进行水处理。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另找水源地,这势必会影响到供水的成本;另一方面,水资源供应不足也是经常见到的风险。应对这些风险的措施有:要明确水资源的规划、确定BOT项目的可行性,在谈判中寻求政府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