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又称生存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其根本的特征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它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存在主义是一个从揭示人的本真存在的意义出发来揭示个人存在以及个人与世界关系的哲学流派。把孤寂、烦恼、畏惧和绝望,特别是对死亡的忧虑,等等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当做本身存在的基本方式。产生背景•存在主义的产生与它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是密不可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资产阶级文明终结的开端。现代时期的到来,人进入了它的历史中的非宗教阶段。他没有了归宿感,认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自己将自己异化。在他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存在主义的影响力可以说历久弥新,这是因为其中某些见解,无论是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对人类都有相当明确的启发性。先驱人物:克尔凯郭尔、尼采代表人物:海德格尔、萨特、加缪。一、先驱人物——克尔凯郭尔索伦·克尔凯郭尔(1813—1855),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一、先驱人物——克尔凯郭尔就读于哥本哈根大学。后继承巨额遗产,终身隐居哥本哈根,专门从事写作,多以自费出版。他的思想成为存在主义的理论根据之一,一般被视为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的成长经历克尔凯郭尔的成长经历:•他从小就患上忧郁症,以为自己有罪,自己死了之后会下地狱,因此他整个的生活都是悲观的。•1830年进哥本哈根大学学习神学。•1837年,在克尔凯郭尔做新闻记者写专栏稍有名气的时候,认识了雷吉娜。•1841年他步上了留学德国之途,到柏林大学学习当时盛行的黑格尔哲学。•1846年“《海盗报》事件”。一、先驱人物——克尔凯郭尔思想观点:他是在批判黑格尔的思想中,产生了以个人为基点的哲学思维。在他看来人的生存活动主要不是认识普遍的客观真理,而是体验和选择个人的生活和命运,只有关注和关心个人,这个理论才具有真理性。一、先驱人物——克尔凯郭尔人在选择的时候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选择不成为自己;第二种是选择成为自己。第一种选择显然比较容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习惯伪装自己、遮蔽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扮演别人所期待的角色,而从来不作真诚的抉择,因为我们害怕真诚的抉择会让自己与他人发生冲突。一、先驱人物——克尔凯郭尔•克尔凯郭尔把“存在”的概念从名词变成动词,凸显出“自由抉择”的内涵。然而他也认为,尽管在宇宙万物中,惟有人有资格使用“存在”二字,却很少人真正去使用。一、先驱人物——克尔凯郭尔人生就好像一个酒醉的农夫驾着马车回家,表面上是农夫驾马车,事实上是老马拖着农夫回家,因为农夫喝醉了,根本没有清醒的意识,然而老马识途,因此能够把农夫拖回家。•人的一生就犹如走在回家的路上,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之中。只有当一个人清醒的时候才能够决定自己真正要走的路,做真正的自己。因此当代很多议题,如“为自己活”、“做你自己”等,都是由存在主义启发出来的。一、先驱人物——克尔凯郭尔•人生三阶段思想:第一个阶段——感性快乐阶段。第二个阶段——理性价值的伦理阶段。第三个阶段——信仰上帝,宗教阶段。一、先驱人物——克尔凯郭尔由上而知,克尔凯郭尔为“存在”这两个字,揭示了新的意义,让我们思考的视角开始转变:把人的生命当作一种在每个刹那之间抉择,选择成为自己的过程。存在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所要求的就是选择成为自己,做一个真诚的人。所谓真诚的人,就是要对自己负责、忠于自己。二、先驱人物——尼采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悲剧的诞生》《人性的,太人性的》《论道德谱系》《权力意志》等。二、先驱人物——尼采尼采出身于具有宗教背景的家庭,家中信仰路德教派(基督新教)。然而尼采年纪很小就对宗教信仰产生怀疑,上大学之后更进而主张无神论,后来成为著名的无神论者。二、先驱人物——尼采“上帝死了”是尼采最有名的一句格言,这句话的用意并不只是在批判基督宗教,而是有着“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意涵。尼采看不惯那种打着宗教或上帝名号的虚伪浮夸,所以宣称“上帝死了”。二、先驱人物——尼采有一个疯子,大清早提着灯笼在市场里面到处走动,有人问他:“为什么大白天提着灯笼?”他回答:“白天吗?我觉得是黑夜啊。上帝已经死了,宇宙一片漆黑,我什么都看不到,只能拿着灯笼到处去寻找上帝。”由此可知,许多人以为世界是充满光明的,然而,用眼睛看到的光明并不是真正的光明。二、先驱人物——尼采权力意志:超人尼采哲学的另一项重点就是“权力意志”。这里的“权力”并不是指政治权力,而是一种广义的权力。二、先驱人物——尼采举例来说:由于历史悠久,有些围墙很老旧,许多小草长在砖石之间。墙上怎么会有小草?这是因为小草有生命,它不管在任何地方都要凸显自己生命的力量,扩充自己的影响力。这就是一种权力意志的表现。二、先驱人物——尼采透过这种方式去了解尼采所说的权力意志,比较不会误解。在他看来,宇宙里任何生命,只要存在,就会表现自己本身的生命力,而权力意志所指的就是这种生命力扩张的状态。这种哲学思想放在人的身上,演变成一种“超人”。尼采认为,人类只是桥梁,一边是动物,一边是超人,而人的生命应该从动物这一边走到超人那一边。二、先驱人物——尼采这种思想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达尔文认为字宙万物都是进化而来的,最后不知为何出现了人类。无论地球的历史有多少亿年,像我们这样的人类只不过存在了两万多年。二、先驱人物——尼采因此我们要问: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最后两万多年才出现人类,那么人类有没有权利、有没有资格说自己是万物之灵,并且宣称进化到此为止?”毫无疑问,人类当然没有这种权利,因为我们只是演化过程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应该接着思考:“人类将会演变成什么样的新物种?”尼采的答案就是“超人”。二、先驱人物——尼采•尼采还将“超人”比喻为一个人在“走钢索”,也就是说,他必须接受各种考验。他之所以被列为存在主义的先驱,便是因为他的思想凸显了这种个人生命中“自我负责”的部分。他认为,一个人若是只活在群众之中,不能算是真正的“人”,要做一个人,应该设法做个“超人”。二、先驱人物——尼采•所谓的“超人”是指: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对生命充分肯定。亦即,要把生命潜能完全实现出来。•生命的潜能包括了“有形的身体”和“无形的精神”两方面。二、先驱人物——尼采•尼采曾经举一个例子,他认为真正的“超人”可以用两个人的结合作为代表,这两个人就是拿破仑和歌德。•拿破仑代表的是由身体开发出来,在有形世界获得的成就;而歌德所代表的则是情神方面,在无形世界的精神表现。三、代表人物——海德格尔•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存在与时间》三、代表人物——海德格尔在所有被揭示的现代弊病中,最根本的症结所在是,以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生活使人与“存在”隔膜了,人的本性流离失所,人失去了故乡(根本)。这是海德格尔形而上的总结。三、代表人物——海德格尔•“印第安人拒绝使用钢犁,因为它会伤害大地母亲的胸脯。在春天耕作时要摘下马掌,免得伤害怀孕的大地。”•人与自然的关系曾经是这样诗性的,以现代技术为形式的手段重新规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事物只由技术所建构,不再有独立性和尊严。•在《林中路》中,海德格尔说:“由于技术的意志,一切东西在事先也在事后都不可阻挡地变成实现生产的物质。地球及其环境变成原料,人变成人力物质,一切都被用于预谋的目的。…当自然不合人的想法时,人就整理自然,当人缺乏事物时,就生产出新事物,当事物干扰人时,就改造事物。当人为了获利而吹嘘事物时,就展示事物。”三、代表人物——海德格尔一切事物变成材料,就意味着一切事物的齐一化,万千存在变成了千篇一律,所有独特的意义都被否决。在这个事变中,钱是抽象的手段,通过钱,牛、鸡、大麦、黑麦都由等价物而齐一化了。于是,“人就是商人,他经常在秤分量和权衡,却不认识事物自身的价值”。三、代表人物——海德格尔新科技和新经济带来了更丰盛的物质,人根据物的节奏和不断替换的现实生活着。在过去的文明中,有文明物一代代留存给人,而现在是人眼看着物的产生和消亡。三、代表人物——海德格尔人的存在失去了人性之所,人就不是存在意义上的人了,自然也被祛魅,诗歌被终结。如果还有诗,只能是对存在之乡的怀念,人的真实存在成为怀念的对象。所以海德格尔说,只有回忆和怀念。三、代表人物——海德格尔海德格尔一生追问的都是“存在”(也可翻译为“实在”)的问题,特别是回荡在他中后期的哲学中的始终也是那个紧迫的问题:“为什么有存在而不是一无所有?”三、代表人物——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他说在“畏和死”中揭示此在的真相。•死亡的问题很复杂,我以为海氏对死亡的谈论虽然富有启发性,但远不及他对“畏”的分析来得精彩。三、代表人物——海德格尔“畏”是活跃于此在身上的一种特别的恐惧情感。在这种恐惧中并没有所恐惧的对象,全不同于我们对强权、猛兽、暴力等等具体存在者的恐惧。我们恐惧着、“畏”着,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所恐惧和所“畏”是什么,而且也根本就不存在我们所恐惧和所“畏”的。三、代表人物——海德格尔对无形“怪物”或“鬼魂”的恐惧即使到了我们成年,已经满脑子“科学思想”了,我们在某些特殊的时刻还是会体验到它。海氏认为“畏”人之为人的一种最基本的感情,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突出标志。四、代表人物——萨特让·保罗·萨特(1905——1980),法国作家,哲学家。是哲学家中的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拒绝领奖。四、代表人物——萨特•哲学代表作:《存在与虚无》•文学代表作品:《恶心》、《苍蝇》、《禁闭》四、代表人物——萨特•萨特的存在主义:萨特的一生是为自由而抗争的一生,其哲学思想也正是这种人生态度的反应,他最根本的观点就是认为人是自由的,人注定是自由的,按他的说法,认识被判定为自由的,不是我们选择了自由,而是自由选择了我们,自由决定了我们的存在我们的本质。自由是我们所承担的一种沉重命运。四、代表人物——萨特•自为与自在•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把世界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人们感觉的内容,是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自为的存在则不是一个物,而是使自在的存在得以显现的意识。从这一前提出发,萨特发展出了他重要的哲学概念——恶心。四、代表人物——萨特•恶心•“恶心”是萨特一部小说的名字,并且成为他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叫做洛丁根的人经过几年的旅行生活之后,来到了布维尔市。他曾希望安静地进行研究,从而摆脱人生的烦恼,可是,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感情出现了一种变化,浑身感觉不舒服。只要看到周围的一切,就有这种难受的感觉,感到了外部世界的偶然性,荒谬性,感到了人生面对不可理解的东西时的无奈。四、代表人物——萨特萨特认为这种恶心的体验,一方面表明洛丁根对自身和周遭的存在有了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又表明他对外部世界持一种否定的态度,所以,在萨特看来,体验到恶心就是走向自由的第一步。四、代表人物——萨特因此,萨特的这种自由就具有一种否定的特征。人只存在于世界是荒谬的,也就是说人生活于是并没有什么理由,以萨特所说,人是无缘无故被抛到世上。这种被抛具有一种本体论的意义。然而这种被抛一旦实现,人一旦存在于世,人就有绝对的自由。五、代表人物——加缪阿尔贝·加缪(1913——1960),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存在主义文学领军人物,“荒诞哲学”的代表。作家中的哲学家。《局外人》《西西弗神话》五、代表人物——加缪萨特与加缪:两位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间,也有一段传奇的个人关系,由亲密无间的朋友到老死不相往来的论敌。五、代表人物——加缪在两人还未相识时,其友谊似乎就已经开始,通过阅读和评论对方的作品表达着互相欣赏。加缪夸过萨特的成名作《恶心》,萨特赞过加缪的成名作《局外人》。1943年6月,在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