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一、乡土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二、乡土文学的意义(一)乡土文学在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上的地位(二)乡土文学在拓展中国现实主义文学题材等方面的贡献(一)早期的乡土文学+乡土写实小说在1923年前后陆续出现,最初发表在《晨报副刊》、《语丝》、《未名》等报刊上,虽然它们没有形成统一的团体,但由于它们有共同的艺术趋势和特点而自主形成一个流派。而文学研究会、语丝和未名社是其成长起来的沃土。+乡土文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鲁迅提出的,在1935年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鲁迅把蹇先艾、许钦文、王鲁彦等作家归入乡土文学流派。+最早创作乡土小说并证明其艺术魅力的,是鲁迅。但是,无论是鲁迅还是那些后来被称为乡土作家的青年作家,在20年代初、中期都不曾明确使用过“乡土文学”或“乡土小说”的概念,更未以此相标榜。后来人们便沿用这一概念指称这一时期的这批作家的创作。乡土小说作家很多都是直接受鲁迅的影响并有意识地模仿鲁迅而开始创作的,大都师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国民性特点,较少造作,克服了概念化,以一种质朴和真实的面貌为当时小说创作界吹进一股清风。+乡土小说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第三,在批判和描绘故乡愚昧习俗、麻木人性、凄凉人生时,乡土小说作家仍然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小说大都具有抑郁的抒情调子。•王鲁彦(1901年—1944年),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乡土小说家。20年代初曾在北京大学旁听鲁迅的《中国小说史》课程,大受裨益,开始创作时遂用笔名“鲁彦”以表达对鲁迅的仰慕之情。•王鲁彦的小说主要是短篇,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等,30年代写有长篇小说《野火》(《愤怒的乡村》)、《童年的悲哀》、《小小的心》、《屋顶下》、《河边》、《伤兵旅馆》和《我们的喇叭》等。代表作:《柚子》+王鲁彦的短篇小说集《柚子》以反讽的语言描绘了在长沙处决犯人时人们倾城出动、争相观赏的“盛况”,一方面讽刺了民众的看客丑态与嗜血心理,另一方面抨击了军阀政府草菅人命残酷统治。+最体现鲁彦乡土小说特征的,是《菊英的出嫁》和《黄金》。乡土写实的后起之秀——王鲁彦王鲁彦文学创作的特点1、探索于抒情与写实之间2、从“屋顶下”到旷野间3、朴实细密的乡土写实风(二)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乡土文学+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确定文艺的服务方向。+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和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成为乡土文学的主流。这一时期的作品带有中国革命的印记,诸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孙犁的《荷花淀》、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荷花淀》+《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品,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孙犁的《荷花淀》女人(水生嫂)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三)寻根文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寻根文学是指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这是乡土文学的新流变,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更深广的社会历史现实。代表作品有阿城的《棋王》、汪曾祺的《桥边小说三篇》、韩少功的《爸爸爸》、贾平凹的《商州系列》、王安忆的《小鲍庄》、李锐的《厚土系列》、莫言的《红高粱系列》等阿城阿城,原名钟阿城。原籍重庆江津,生于北京。是当代寻根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曾与父亲研讨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美学》、《易经》、儒学、道家、禅宗等,这为其此后创作风格的形成奠定基础,其作品带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和《迷路》。《棋王》在80年代前期和中期,文学界革新新力量积聚的旨在离开“十七年文学”的话题范围和写作模式的“革新”力量,开始得到释放,创作、理论批评的创新出现“高潮”。在这种大环境下,阿城在朋友、同事的鼓励下将自己在酒桌上叙述的故事写了下来,这个在朋友催促下完成的小说一经发表便在文坛引起轰动。故事讲述了在文革时代,知青“棋呆子”王一生四处寻找对手下棋、拼棋的故事。乡土文学在这一时期主要反映为文化寻根意识,文化寻根意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文学上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第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第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但这些方面并非绝对分开,许多作品是综合表达了“寻根”的意义。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乡土文学的意义+乡土文学派根植于深厚的文学土壤,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仅扩充了新文学的创作题材,而且在对乡镇生活的真实描写中也反映出二十年代农村变革以及风俗的场景,是新文学现实主义的第一个成形的流派。+乡土文学推动现实主义的命运与农民的命运相结合,推动外来文学的影响和本土的地方色彩相结合。+乡土文学丰富了人生的表现形态,打破了描写男女恋爱的小说占多数农村题材只占少数的局面,使得农民和农村题材大量进入中国现代小说。+乡土文学使现实主义手法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