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方案课程名称工程力学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所属专业大类名称交通运输大类所属专业类名称公路运输类所属专业名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课程负责人孔七一2007年6月20日2(一)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一、总体目标以交通行业道路、桥梁、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为基本依据,按照施工企业各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交通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标准,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工程力学》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制定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为出发点,构建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平台,建设力学教学资源库。经过2年建设,完成开发4-6个包含课程核心内容的实践学习项目,与企业施工现场工程师、专业核心课程骨干教师合作开发的配套教学课件和助学软件,形成体现工学结合、实践为先特色并具有示范作用的专业基础精品课程。二、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与经费预算一览表序号建设项目经费预算(万元)备注2007年2008年1课程建设调研(收集工程项目资料、现场技术人员咨询、专业课程教师意见调查、毕业生意见反馈等)0.52设计课程内容体系与实践项目开发0.53制定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0.54课程网站开发与建设(工程结构案例库、试题试卷库、实践项目库、动画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在线测试等)2.01.05教材建设(完成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含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学习指导书、实践任务书等)1.01.0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6课堂教学录像0.50.57教学团队建设(施工现场实践、技能培训)//师资建设经费8教学研究(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发表教研论文)0.20.3学院科研经费合计83三、建设流程项目建设流程具体措施职业岗位(岗位群)能力分析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研讨,分析职业岗位(岗位群)能力,形成调研报告。专业相关课程群知识与技能点分析与专业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研究细分相关课程群的工程力学知识点、技能点,形成课程内容分析报告。能力、素质、力学知识的关联度分析与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研讨分解各岗位(岗位群)所需的能力、素质、力学知识的关联性,制定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构建模块化的课程内容体系将与岗位所需的能力、素质、力学知识进行分析,以土建工程、结构为案例引导重组相关的学习内容,形成模块化的理论-实践一体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建设课程网站,编写教材与教学指导书。试点、总结反馈、改进选取4个班级进行教学改革试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优化、改进,经学院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确认,形成建设成果。4(二)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一、建设措施1、建设内容与目标*1-1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与规划(1)在院长为组长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制定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责任制;(2)拟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大类配套的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计划与具体措施;(3)在已实质性启动的院级精品课程《工程力学》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地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2课程建设经费(1)为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设立配套的专项建设经费;(2)经费必须按建设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作到专款专用;(3)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团队要科学规划经费使用方案,保证经费能合理使用,建设效率高。2、建设的具体措施(1)由院长牵头,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拟订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动态管理的系列制度,建立起良好的精品课程建设运行与管理机制。(2)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邀请企业工程师共同研究与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大类配套的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问题。(3)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课程建设专项经费的预算、使用、效益,制定一个经费预算、经费使用监督及效率评估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经费规划合理并按建设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使用效率高。二、课程目标1、建设内容与目标*2-1课程地位与作用(1)通过2年建设使《工程力学》课程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专业基础性地位更加突出,在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中起到基础和桥梁的作用。(2)对本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土质与土力学》《公路设计与施工》《桥涵设计与施工》《道路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原理》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力求准确、清晰地表述专业课程群的学习所需要的力学知识点、技能点。*2-2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1)《工程力学》课程目标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的衔接要更加紧密,课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能力素质目标应具体明确,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符合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的实际。(2)《工程力学》课程的职业岗位指向明确,职业能力要求具体。(3)课程目标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52、建设措施(1)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共同分析职业岗位(岗位群)能力,设计调研提纲与调查问卷。(2)面向路桥建设施工一线技术人员进行典型岗位调研和调查统计分析,形成调研报告。(3)根据岗位的任务、项目、能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形成职业岗位(岗位群)能力分析表。(4)根据职业岗位(岗位群)能力分析设计《工程力学》课程目标:职业技能目标与职业素质目标。三、课程内容与结构1、建设内容与目标*3-1课程内容(1)《工程力学》课程内容必须充分体现交通土建类专业的职业标准的要求;(2)建立教学内容遴选机制,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吸纳进入《工程力学》课程内容。(3)课程内容必须充分反映交通土建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力学素养要求、常规安全规范工作方面的要求。*3-2课程结构(1)按照交通土建行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梳理、整合力学教学内容,形成能力-知识相对应的模块式课程结构;(2)课程内容模块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工作任务、项目为导向。3-3课程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内容与相关职业能力的关系明确;(2)实践教学内容达到50%以上(文科类专业的课程不低于30%);2、建设措施(1)分析专业相关课程群知识与技能点,细分相关课程群的工程力学知识点、技能点。(2)定期召开企业一线技术人员、骨干教师的研讨会议,分解各岗位(岗位群)所需的能力、素质、力学知识的关联性。(3)以土建工程结构为案例引导重组相关的学习内容,根据专业相关课程群知识与技能点的分析,形成课程内容分析报表。(4)根据岗位的任务、项目、能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按照职业岗位作业流程、工作任务等一定顺序排序,设计模块化的课程内容体系,制定课程内容排序表。(5)根据能力、素质、力学知识的关联度分析,制定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6)基于应用主旨、实践导向的原则,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关系明确,实践教学内容达50%以上。6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建设目标*4-1课程教学方法(1)课程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将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设计成教学-学习-练习-实践。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工程案例教学、项目任务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施工现场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2)以工程案例或真实的试验、施工任务为实践项目,将实践教学与技术服务结合起来。(3)采用问题中心法、任务驱动法、工程案例法、现场体验法、小组研讨法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4-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1)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课程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2)进一步充实课程相关教学资料,利用校园网在《工程力学》课程网站上公布。(3)建成一个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将所有教学资料在校园网上公布,使精品课程网页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方便学生在网络中自主学习,并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2、建设措施(1)坚持教研室教学研究会议制度,专题研讨“教学做合一”在力学课程中的体现形式与应用,总结教学-学习-练习-实践的教学方式。(2)针对学生学习方式设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学生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需求。按照模块化的课程内容,设计采取相对应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建议。(3)完善现有《工程力学》精品课程网页,增加工程结构案例库与动画教学课件;充实试题试卷库与实践项目库;实现网上在线测试。(4)将现有验证性力学实验设计为动画模拟软件,通过网络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模拟仿真的力学实验项目。(5)为道路桥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共享的有效课程资源。五、课程团队1、建设目标*5-1课程团队结构(1)经过两年建设使课程团队的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2)课程团队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30%以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50%以上,双师型教师达70%以上、实验实训教师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3)高职学院课程团队的本科学历教师达到100%、45岁以下教师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达到35%;中职学校课程团队80%以上教师达本科学历以上,45岁以上教师本科学历达到100%。(4)教师团队全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证书或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5)课程团队中聘请1-3位企业技术人员。75-2课程主讲教师(1)通过建设,课程主讲教师教学能力进一步增强,教学研究水平得到提高,进一步丰富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对本门课程的整体认识比较深刻。(2)课程主讲教师的主体必须为“双师型”在职教师。(3)必须具有高等学校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3课程负责人(1)经两年建设课程负责人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在职教师。(2)2009年之前获取正高职称。(3)课程负责人能够对本课程的标准、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团队建设起到把关和带头作用。(4)主持院级以上教改课题1项。(5)公开发表2篇论文,主编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工程力学》及其配套教学指导书、实践学习指导书;(6)通过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术造诣,并在同层次院校中相关专业领域进一步提升知名度。5-4课程团队建设计划(1)进一步完善课程团队建设计划;(2)高水平的课程团队建设计划,有明确目标和具体措施;(3)在已经启动的建设计划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启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建设措施(1)通过与校外企业、校办产业合作培训力学教师,每年选送1-2名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去企业培养锻炼,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2)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以增加力学理论水平。(3)聘请系办产业湖南交通职院试验检测中心技术人员作为力学试验项目开发和实施工作人员,以增强实践教学效果。(4)聘请大学知名教授、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及时跟踪力学理论和专业技术发展的前沿,将新知识、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吸纳到教学内容中来。(5)为要求本专业全体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6)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2008年2009年双师达80%达90%职称增加正高职称1人增加副高职称1人增加中级职称2人学历增加硕士1人增加博士1人兼职教师聘1-2人聘2-3人8《工程力学》课程团队建设具体方案建设项目建设内容课程负责人预期目标:培养1名课程负责人,通过国内外的培训学习,使其具有正高职称,提升其主持课程建设与改革、课程团队、科研团队建设的能力。具体措施:1、制定可行的专业带头人评价标准,并进行年度考核;2、主持教学教改研究和课程标准的制订;3、完成1项省部级以上教研课题,主持1项课题研究及课程建设;4、主讲专业核心课程1门;5、指导青年教师1名;6、学习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及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主讲教师培养预期目标:培养主讲教师4人,使其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实践能力。具体措施:1、制定可行的主讲教师的评价标准,并进行年度考核;2、2人次到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北京)学习,学习先进职业教学方法;3、2人次到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进行课程开发建设交流;4、2人次到湖南路桥、中建五局三公司挂职锻炼,学习道路桥梁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