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桥梁综合考试试题(图纸部分)1、路堤边坡高<3m时:边坡采用C25混凝土空心砖内客土植草,于坡面每隔10m设一平行的横向排水槽;路堤边坡高≥3m时:坡面采用C25混凝土拱形截水骨架内(客土)植草。2、路堤边坡高度≥3m时,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基床表层以下边坡不小于3m宽度范围内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层间距0.5m。3、立体植被网内植草措施施工工序为:平整边坡→铺设立体植被网→摊铺松土→人工播种→覆盖黏性土。4、喷播植草含量每平方米不小于15~20g。5、固土网垫顺坡面铺设,纵横向每隔1m左右用不短于20cm竹钉垂直打入边坡固定网垫,网垫搭接宽度不小于5cm。6、立体植被网施工完毕后应视季节及天气情况需及时进行精细的养护管理,养生期不少于30天,包括覆盖(用透气农膜覆盖,劈面雨水冲刷)、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及对漏喷、草籽发芽成活过稀部位进行补喷等。7、区间正线骨架护坡主骨架肋厚0.8m;站线及联络线骨架护坡主骨架厚度0.4m。8、骨架护坡起、终点侧边,底部基础及顶部设镶边,均采用C25砼砌筑。9、骨架护坡施工前应先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体平整。10、前应按设计型式、尺寸线挂线放样,开挖沟槽,沟槽尺寸根据骨架尺寸而定。11、架应从衔接处开始,自下而上砌筑,两骨架衔接处应同一高度。骨架应与坡面密贴,骨架流水面应与草坡表面平顺。骨架基础与下部侧沟平台,混凝土或混凝土水沟连接时,应整体砌筑,灰浆饱满不留缝隙12、骨架护坡每隔10~25m设伸缩缝一道宽0.02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13、堑坡地下水发育,应设仰斜排水孔将地下水引出,排水孔宜设置于支撑渗沟出口处。14正六边形(变长17.5cm)砼预制块采用C25砼,每平方米用砖12.57块。15、砼预制块应自下而上铺设,铺设时用橡皮锤击打使砖与坡面密贴,不得使用铁锤等硬物。16、喷混植生由挂网锚杆与机编高度锌铁丝网组成。17、被动拦石网由钢立柱、高强度棱形镀锌钢丝绳网、锚绳及锚固基础组成,钢立柱间距10m。18、被动拦石网钢柱的倾角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误差为±5℃。19、被动拦石网钢柱基础地脚螺栓锚杆孔径不小于φ42,基础顶面用薄层C25细石砼或M30水泥砂浆找平。20、挡土墙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m结合墙高或地基条件的变化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缝宽0.02m,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深0.2m。21、挡土墙墙背通长设置不小于20cm的无砂砼块反滤层。22、锚固桩基坑井口应设置锁口,锁口高出地面0.2m,厚0.3m。锁口和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23、路堑桩板墙施工一般应先开挖桩顶以上土石方,形成工作面,然后开挖基坑,灌注桩身,待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0%,再开挖桩前土石方,严禁先开挖桩前土石方后施工桩。24、路肩、路堤式桩板墙要求先施工桩,待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0%后,再填筑桩背土方,安装挡土板。25、当锚固桩桩截面为2m×2m及以上时,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检测,桩身须埋设4根金属声测管(内径不小于40mm壁厚不小于3.0mm)。声测管底部安放至距桩底5cm,上端伸出桩顶不少于10cm。26、框架梁内未采用植草窗护坡时,框架梁上上设拦水坎与梁体整体浇筑,做好横纵梁拦水坎的衔接,坡面表水通过拦水坎顺纵梁汇聚到平台截水沟内。且每级边坡顶底处于框架内设C25混凝土镶边,高0.3m,厚0.4m,其中顶镶边下侧设拦水坎,高10cm,宽10cm,与框架梁上拦水坎顺接。27、锚头应与框架梁同时浇筑。纵向每隔10~20m设伸缩缝一条,缝宽0.02m,采用沥青麻筋填塞。伸缩缝置于两排节点中间。28、框架锚杆用2根HRB335级φ25mm,钢筋点焊并联制作,杆身每隔1.5m设一个对中支架,锚杆外露弯折10cm,并采用厚0.07m的C30砼封闭。29、锚杆孔内注浆为一次注浆,采用孔底返奖法,灌注M30水泥砂浆,使用P.O42.5级普通水泥。30、骨架护坡节点锚杆施工顺序:骨架护坡节点处挖槽→浇筑C30钢筋砼承压板→施工锚杆→锚头封闭→施工C25砼骨架。31、当边坡地下水埋深较深或存在含水层土体时,应增设仰斜排水孔。32、渗沟按作用分为边坡渗沟和支撑渗沟。33、渗沟的排水层厚度一般采用1.0m和1.5m两种。34、吊沟采用C25砼现浇,为防止水冲刷路肩,于吊沟出水口对侧设置C25砼拦水墙。35、急流槽应在开挖后及时砌筑,并做好防滑平台,以保证槽身稳定。急流槽应分段砌筑,每8~10m留一伸缩缝,缝宽0.02m,缝间填塞沥青麻筋。36、设置急流槽地段的边坡或护坡坡率需不陡于1:1.5.37、边坡绿色防护设计的主要措施有植草、客土植草、立体植被护坡网内客土植草、空心砖内(客土)植草、栽种灌木、喷混植生、截水骨架护坡(含方格型、人字型、拱型)、空心砖护坡、浆砌片石护坡(含浆砌片石拱型或方型植草窗护坡)、干砌片石护坡、边坡支撑渗沟、主动、被动防护网、三维柔性生态边坡防护等。38、挡土墙反滤层采用土工合成材料或袋装砂夹卵砾石。泄水孔应按上下左右间隔2~3m交错布置,墙背易积水处必须设置。39、种草时分撒播和行播进行,草籽埋入深度不小于5cm,为使草籽均匀分布,可将种子与砂、干土或锯末混合。40、喷混植生锚杆布置方格形,纵横间距均为2m,锚杆钻孔直径Φ=50mm。深2.0m,间距2.0*2.0m.锚杆的孔轴方向垂直于开挖面,坡面陡缓不一时可采用长30cm,Φ=8mm的HPB235级钢筋作销钉,在边坡处调整和固定机编网。41、锚杆采用Φ=20mm的HRB335级刚钢筋,筋长1.90m,锚固深1.80m,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42、网条采用Φ2.6机编高镀锌铁丝网,网目尺寸8×12cm,其抗拉强度不低于380kpa.挂网幅边采用Φ2.2铁丝绑扎联接。43、喷射机作业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1)应连续向喷射机供料:(2)保持喷射机工作风压稳定;(3)完成或故中断喷射作业时,应将喷射机和输料管内的积料清除干净。44、护坡喷植后,进行不少于20天的喷(洒)水养生,务使喷植护坡始终具有足够水份促使草籽发芽、生长。45、喷射混合物由黏土、谷壳、锯末、水泥及复合肥等拌合,喷射厚度0.06~0.1m,草籽需选用根系发达茎矮叶茂并适于本地区成活的多年生草种,喷播草籽含量每平方米不小于25g。46、路堑地段主要排水设施主要有天沟、吊沟、侧沟、边坡平台截水沟、盲沟或透水管、消力池或消力坪等;路堤地段排水设施主要有排水沟、横向排水槽、边坡平台截水、拦水坎、急流槽等;路基基床范围主要有线间集水井、横向排水管等。47、线间集水井为圆形,其内径30cm,外径60cm,壁厚15cm,采用C25钢筋砼分段预制,现场拼装,自下而上,第一节高45cm,第二、三节高25cm,最后一节根据集水井顶标高确定其高度。拼接时采用沥青封闭防水。排水管为镀锌钢管,其内径152mm,壁厚不小于9mm,排水坡4%。48、集水井施工工序:基床底层填筑完成后,按设计标高开挖排水槽及第一节集水井基坑,槽底及基坑应采用小型机械夯拍密实,并设厚度不小于5cm的C15素混泥土找平,安放排水管及第一节集水井,排水管接入集水井中,与井内平齐,管壁周缝采用沥青混凝土封闭;基坑采用C15混凝土回填至基床底层顶面。待C15砼初凝后,安置第二节集水井,摊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碾压达到要求后,安放第三节集水井,进行碾压。49、路基填筑施工完成后,应当至少有6个月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沉降稳定且工后沉降满足要求方可铺设无咋轨道。50、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作为初始读书,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1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51、观测点与沉降板所有标高水准测量应满足二等变形等级测量技术要求,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施测,测量精度:±1mm,读数取位至0.1mm。52、单点沉降计应在路基填筑前7~5天埋设,埋设完成后三天待缩孔完成后测试第一次数据,检查元素是否安装正常。路基基底垫层第一填筑碾压完成后测试第二数据并进行调零操作,记录零点的绝对位移植,此后按要求的观测频度进行观测采集数据。53、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中心沉降监测点的沉降量,当路堤中心地基处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10mm天时,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与监理,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54、天沟及排水沟:采用M10浆砌C25砼预制块。55、路堑在边坡平台处设底宽0.4m深0.3m的矩形截水沟。56、路基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主要由60kg/m钢轨、WJ-8C型扣件、预制轨道板、砂浆调整层及混凝土支承层组成,路基上的轨道板和底座板均连续设置。57、路基上CRTSⅡ型无砟轨道结构高度为779mm;曲线地段轨道各组成部分厚度均不变,超高在基床表层设置。58、综合接地设置的接地套简置于砼中,接地套简顶面与砼表面平齐,完成后的接地套简应进行保护。59、桥综合接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桥墩接地设置,另一部分是梁部接地设置。60、桥墩设计为扩大基础时,利用基础底层钢筋网或在基础底层铺设一层钢筋作为接地体,基础底层钢筋采用:钢筋为φ20、钢筋网间距为:200mm×200mm。61、接地套简设置:桥墩项面墩身中心线两侧1050mm处各设置一个接地套简;桥承台侧面预埋接地套简一个。62、接地套简与接地专用钢筋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63、纵向接地主钢筋焊接、横向接地主钢筋焊接、接地引出焊接:单面:≥200mm;双面:≥100mm;交叉搭接焊(L形):单侧≥100mm。64、路基上两侧各设一根综合接地贯通电缆,贯通电缆位于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层A、B组填料中,埋深距轨面1.805m。65、综合接地电缆纵向通过手孔时,应从手孔底部通过。纵向通过涵洞时沿涵洞顶呈蛇形通过,并采用100mm厚的细砂作为保护层。66、路基施工时需将综合接地电缆分别引入台尾路基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手孔中,与桥梁范围的接地电缆手孔相连接。67、电缆铺设好后,其后的路基填筑每一填层施工完成后,均应对贯通电缆以及分支电缆进行联通性检测,以防电缆断裂。67、电缆槽采用通信信号共槽、电力分槽形式;通信信号槽与电力槽采用钢筋砼整体预制,中间采用隔板隔离,电缆槽设置于路肩上。68、电缆槽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制,盖板厚25mm。69、通信信号线缆和电力线缆不能在同一井内过轨,且电缆井之间净间距不应小于1m。70、盖板的存放每摞不宜超过10层,最下一层构件离地0.1m,不同层之间用方木进行支垫,避免盖板产生过大变形和开裂。71、电缆槽安装时应采用专机械无水条件切除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切出范围至电缆槽内侧以外5cm。切除后于槽底铺设透水性砾石或碎石,切除顶部5cm厚的M10水泥砂浆找平层后安装缆槽,电缆槽安装完毕后采用C25混凝土回填内侧基坑并及时施工槽外混凝土护肩。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声屏障基础采用m10水泥砂浆或C25混凝土灌实。72、过轨管埋设过轨管施工采用人工或机械挖槽,槽底设C25砼,厚不小于10cm。对于路堤地段,应在路堤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后埋设,对于基床表层换填地段的路堑应在基床表层范围内原状岩(土)挖除后埋设。对于基床表层不换填地段的硬质岩石路堑,应在路堑施工至路基面高程后埋设,基坑内全部采用C25素混凝土回填。73、电缆槽盖板的安装应考虑站后四电专业的施工时间,应在线缆全部敷设完毕后进行,以减少盖板因反复开启而出现掉角、开裂、破损现象。74、电缆槽尺寸720mm*375mm75、电缆槽分I、II、III共三种类型。其中I隔板底部各设一泄水孔,孔径50mm;II型电缆槽在I型基础上内侧型电缆槽在外侧壁及壁设置接地端子及其引接线预留孔,孔径70mm;III型电缆槽在I型基础上内侧壁设置通信、信号线引出电缆预留孔,孔径80mm。76、路基电缆槽沿线路方向每10~20m设一道2cm宽伸缩缝,缝内填沥青麻筋;其他槽节节间应采用M10水泥砂浆填塞并勾缝。77、桥面防护墙内侧净宽8.8m,桥上人行道栏杆内侧净宽11.9m,桥梁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