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在五年级布置思维导图作业,对此作了一些简单的记录。一、引入思维导图的流程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从第一单元开始,要求小组成员都参与讨论、发表意见,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挖掘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并借助课本、练习等资料尝试画出一个单元的思维导图,在此让学生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生已有语文思维导图的基础,画图上手比较快。每个单元用10分钟讨论,10分钟汇报。汇报效果如下:1.大部分小组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把一个单元总结出基本的知识点,但仍存在个别1-2个小组总结得不全面;2.有些思维比较发散的小组可以找出课本以外的知识点;3.学生会借助例题来解释相关的知识点;4.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帮助后进生梳理知识。1-3单元在课堂上整理复习一遍后,我布置了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手抄报思维导图作业。二、学生作品展示三、存在的问题1.目前思维导图只能用在课后总结知识,无法做课前预习;2.一个单元画一个思维导图,仍没有普及到每一课;3.如果需要将思维导图普及到每一课,单是课本上的知识点并不多,有时可能只是1句话,就需要学生挖掘课本隐藏的知识点,这对中后进生而言有点难度;4.学生思维如果不够发散,容易被参考资料的内容局限,即使课堂上通过引导说出的知识细节,学生回家画图时也很少想到(如:倒数,就很难想到带分数、小数的倒数求法);5.学生课后画的思维导图大多数是查看参考资料,只写出概括性语句,没有写出具体内容如:四、我的一点小看法1.因为语文的思维导图多以文字形式表达,我认为数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更多数学符号来表达,甚至可以用符号加文字,,通过数学语言、符号再加上“图形、线段”将知识点链接起来,2.可以更直观地梳理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抄写定义、概念;3.可以让学生通过参考做过的练习,在习题中总结有关的重点,深入挖掘知识点的内涵;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课外参考资料;4.思维导图中,可以规定一个固定板块【注意的问题】,让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