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军装变化发展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解放军军装变化发展史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至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走过80年光辉历程。80年来,这支人民的军队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历经炮火硝烟的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和平建设时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直到今天阔步走进了21世纪的历史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的富强与崛起创造了无数彪炳千古的丰功伟绩。我军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军装服饰的变化,也成为80年光辉历程中一道最为直观而又生动的历史风景线。从我军军装服饰变化背后所包含的军史意义,钩沉埋藏于时光水面下的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我们可以看到军服与历史环境的深刻融合,通过对军服变迁的简单构勒,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80年军史的风雨历程、艰辛与辉煌。军服是军人的外在标志,是国威、军威的象征。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军队总得先有饭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则,虽有枪炮,无所用之。”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经济的发展,军服在不断的变革着,军服的作用也在不断地扩展。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军服已不单纯起识别象征作用,而是朝着识别、象征、调节、防护等综合性功能发展,朝着系列化方向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服发展到今天新式的系列化服装,同样经历了多次大的变革和不断发展的过程。红军时期(1927.8-1937.7)我军创建初期,没有制式的服装,几乎是有什么穿什么。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枪声,向全世界宣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武装力量诞生了。起义部队穿着国民革命军的服装,系红领巾以示区别。同年9月,湖南秋收起义部队由于大部分是工农,穿自己的服装,也穿缴获敌人的服装,但都佩戴着红布袖章,以此象征是一支红色的军队。当时红军的服装主要靠打土豪和战场缴获解决。直到1929年3月,红四军攻破了闽西重镇长汀,借助当地手工业发达的条件,建立了红军被服厂,利用缴获的灰色粗布赶制了4000套新式军服。新式军服参照了苏联红军服装的样式,帽子是仿制列宁曾经戴过的八角帽,佩戴红五星、红领章。1929年5月中央苏区的红军为了纪念列宁逝世五周年,在红领章和红帽徽周围镶了黑边。1931年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随即成立了红军学校。当时的样长兼政委刘伯承看到从各个根据地来的学员,服装不统一,影响了学员的正规化管理,随即他要求红军学校俱乐部主任赵品三为学员们设计统一的新式服装。于是八角帽,红领巾和红领章的设计诞生了,许多红军部队看到后纷纷仿效,这才有了第一次统一的制式服装。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红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南方游击队改编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服装样式基本上与国民党军队服装相同,军帽是直沿、圆顶,两个扣,上面有国民党青天白日旗的帽徽(“皖南事变”以后,八路军和新四军去掉了国民党的帽徽),衣服以粗布中山装为主。八路军左臂上佩戴“八路军”臂章,军装多为土黄色;“新四军”佩戴“N4A”字样的臂章,军装多为灰色。在后来的困难时期,红军有过蓝色、绿色等颜色的军装,其中许多是苏区老百姓缝制的。解放战争时期(1945.9-1949.9)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服装样式与抗日战争时期大致相同,只是不佩戴“八路军”、“新四军”臂章,服装材料有粗布也有细布,颜色以土黄色为主,中原军区部队仍着灰色军服,还有了炮兵服、骑兵服。依靠人民政府的供给,军队工厂的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军队的物资供应有了保证。解放战争后期,我军军需工厂已初具规模,为全军统一服装样式、统一生产、统一供应提供了物质条件。1949年我军服装颜色确定为草绿色,材料为棉平布,攀前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布胸章,帽子改为解放帽,佩戴“八一”红五星金属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0-1953.1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建设时期。我军由原来的单一军种发展为陆海空三大军种。经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领导同志亲自审定,1950年1月4日中央军委批准实行新的军服样式,简称50式军服。50式军服是我军最早的全军统一的军服。按陆、海、空三军干部、战士区分。陆海空三军干部夏服均用棉平布制作,以服装颜色、大檐帽帽徽图饰区分军种。全军干部、战士夏季均戴大檐帽。陆军干部夏服有两个上挖袋,裤子为西式裤,设有后枪袋。海空军干部夏服有四个挖袋。海军干部设有上白下蓝和全蓝服两种。陆军战士夏服上衣为套头式,半开口,紧袖口,两个上挖袋,扎线腰带。为便于着穿、训练和作战,1952年改为前开襟,散袖口,戴解放帽。海军战士夏服为上白下蓝和全蓝水兵服,用料均为棉平布。空军战士的夏服与空军干部夏服基本相同。女军人夏服有连衣裙和列宁服两种。帽子、服装颜色与所在军种男军人相同。三军干部、战士的冬服样式、用料与夏服相同。1950年8月中央军委批准陆军团以上干部和海空军营以上干部、空军伞兵、海军舰艇部队及海校学员着呢服。改善了部分军人的军容仪表。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参战。志愿军干部夏服与解放军干部夏服相同,战士夏服在肘、肩、臀、膝部位加扎一层布,提高了军服的耐磨程度。志愿军干部冬服,考虑到服装的调节作用,从结构上做了改进,上衣袖口加了绊带,配穿马裤,增强了保暖性,以适应朝鲜严寒的冬天。1953年朝鲜停战以后,志愿军干部战士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布胸章。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4.1-1966.5)随着我国经济逐步恢复,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1954年为了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对军队的样式、用料和供应办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当时总后军需部搜集了苏联、罗马尼亚、波兰、美国、朝鲜等国的各种军服样品,还搜集了北洋政府和国民党军队的服装样品作为研究设计的参考。在贺龙同志的主持下,确定了军衔服装的设计原则。军衔服装经毛泽东主席亲自审查,国务院第十八次会议批准,于1955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一时期的服装简称55式军衔服装。“55式”军服55式军衔服装最大的特点是首次确定礼服、常服、工作服系列,首次突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礼服配发校以上军官,在重大礼仪场合和出国访问时着穿,同时还设有海军舰艇尉官礼服和水兵礼服,以及军乐团、仪仗队、文工团、体工队礼服。军官礼服配白衬衣,系藏青色领带。礼服颜色按军种区分。礼服用料为纯毛华达呢,礼服领边、袖头、裤中缝按不同衔级配有不同饰物。校以上女军官的礼服为裙服。装饰、用料与男军官礼服相。55式常服是供军人平时着穿的服装,分夏常服和冬常服两种。军官穿常服时佩戴军衔肩章、军种领章;大檐帽配圆形“八一”红五星帽徽,校、尉官扎武装带。常服颜色按不同军种区分,陆军为棕绿色;空军为上棕绿下蓝色;海军夏常服为上白下藏青色,冬常服为藏青色。军官夏常服用料按衔级区分(元帅、将军夏常服用料为纯毛哔叽。校官夏常服为榨蚕丝织物,尉官冬夏常服为棉斜纹布)。男士兵夏常服颜色与军官夏常服相同,佩戴军衔领章,船形帽和水兵帽上缀小圆形“八一”红五星帽徽,扎线腰带,用料为棉斜纹布。海军男士兵还配有全蓝水兵服。女军人夏常服为裙服,裙子为藏蓝色,样式官兵基本相同。男军官冬常服的式样、颜色与夏常服相同,戴绒帽或皮帽。陆空军士兵和海军陆勤士兵冬常服颜色、用料与所在军种尉官冬常服相同。海军舰艇士兵冬常服为呢制水兵服。女军官冬常服与男军官同,夏常服上衣为小驳头翻领,下为裙子。夏季男军官戴大檐帽,女军官戴无檐帽。冬季,男女军官均戴绒帽(皮帽)。男士兵服为小翻领、紧袖口,夏季戴船形帽,冬季戴栽绒帽。海军士兵穿水兵服,戴水兵帽,舰艇士兵冬服为呢制水兵服。装甲兵、骑兵、伞兵穿马裤。女士兵夏服与女军官同,冬服与男士兵同。军官大衣样式均为大翻领,双排扣,颜色与所在军种上衣相同。面料按衔级区分。元帅、将、校官并配纯毛麦尔登呢夹大衣。士兵大衣样式与军官大衣基本相同,仅在口袋上稍有区别,为斜插袋。面料为棉平纹布。女军人大衣与所在军种男军人大衣相同。55式服装,军官佩带肩章、领章,校以下军官配武装带,士兵佩带领章和腰带。官兵均佩带“八一”五角星圆形帽徽。1955年10月1日,阅兵部队穿着崭新的军装,在天安门前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展示了威武严整的军容,受到海内外人士的注目。“58式”军服针对55式军服穿用中暴露的问题,1958年1月和7月对55式军衔服做了部分修改:平时军官着常服时只佩带军衔领章,戴解放帽,便于操练、劳动。肩章和军官大檐帽只是在节日、集会、出国和外事活动时佩戴。军官夏常服和尉官冬常服均改为棉平布,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抗折耐磨性。陆空军士兵的船形帽改为解放帽,上衣的紧袖口改为散袖口。从1960年开始,为改善我军冬季服装换季的调节性和清洁卫生性,我军进行了以冬服结构配套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以罩衣、紧身棉衣、绒衣裤、衬衣裤等组成的多层次冬服,取代了因经济原因长期装备部队的“老棉袄”。此次改革,把我军军服整体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1961年10月9日,军委办公会议通过配套服装改革方案,1962年定型生产,定名为“62式”,于1964年装备部队。“65式”军服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随即废止55式军衔服装,服装用料:夏服为纯棉府绸布、冬服为纯棉卡其布。而且陆、海、空三军的服装样式和官兵衣料完全相同,只是颜色稍有区别,陆军服装为草绿色、空军上绿下蓝,就是人们常说的“国防绿”,海军服装为灰色。全军干部、战士一律戴解放帽,佩带红五星帽徽和全红领章,当时有一种说法就是“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换装后的军服称为65式。“65式军服”,使得全军干部和战士、男军人和女军人服装与式样基本相同,人们只能从衣服口袋来区分干部和士兵。男战士服装只有两个上挖袋,以区别与干部上衣的四个口袋。女战士夏服与女干部夏服相同。女军人冬服与所在军种男军人相同。“65式”军服经历了3次改进:第一次改进被称做“71式”。主要是化纤面料首次在军服中使用,我军首次使用了涤、棉、化纤。1969年,随着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研制了涤锦棉三元混纺布单军衣,1973年起陆续装备部队。随后,罩衣和紧身棉衣的面布也改用混纺布料,军容得到了一些改善。三元混纺织物使军服具有色彩鲜艳,保形性好,不褪色,耐穿的优点。1971年女军人夏服配发裙子一条。第二次改进被称做“74式”。1974年五月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当时海军的军服部分又恢复了“55式”军服的式样:海军的军官又恢复了大沿帽,夏常服分为上白下蓝和全蓝两种,水兵也恢复了水兵服,水兵帽。此外,到了1975年,女军人着夏服时戴无沿帽。第三次改进是被称做“78式”。主要是在军服中,进一步扩大化纤面料的应用,这样一方面提高军服面料的档次,同时又降低了冬装的重量,达到减轻单兵负荷的目的。“65式”军服从1965年一直用到1985年,成为我军历史上装备时间最长的制式服装。改革开放时期(1985年——今)“85式军服”“85式”军服基本沿用了“55式”军服样式。取消红领章、红五角帽徽,干部、战士戴大檐帽,佩戴“八一”五星帽徽和军种肩章、领章,增发了长、短袖制式衬衣。团以上干部夏服为凡立丁毛料,冬服为马裤呢毛料,大衣为大衣呢。营以下干部、战士服装用料仍为涤锦棉三元混纺布。为提高军服的适体率,85式军服还首次提出了型的概念,干部毛料服装分为三个型。85式军服用料、服饰方面虽有一定的改善,但它仍是单一的军服体系。只有常服,没有礼服和作训服。不能满足部队作战、训练等不同要求。“87式军服”1988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军衔制,随之装备“87式”军衔服装。1985年初总后组织了服装改革小组,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军服研究人员收集分析了27个国家的军服样品,吸取我军历次服装改革的经验,对涉及经费开支,国家资源,经济水平,设备条件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论证。还分别对陆海空军等83个团以上单位15000名干部、战士的体形进行实地测量,对近百万个数据进行概率统计,制定出新的军服号型。与此同时,制作批量样品。在不同地区部队中进行了服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