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三年中考物理真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2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2•厦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地板砖压有花纹B.鞋底凹凸不平C.电暖器下装有滚轮D.刹车时捏紧车闸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745608专题:应用题.分析: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有:一是减小压力;二是减小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三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四是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等).解答:解:A、地板砖压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鞋底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电暖器下装有滚轮,这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属于减小摩擦,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在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利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解释生活中有关问题.2.(2分)(2012•厦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是()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B.破镜不能重圆C.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D.同名磁极互相排斥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745608专题:应用题.分析:(1)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称为热运动;(2)分子间存在间隙,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3)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发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解答:解: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的斥力,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没有了作用力.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C、带电物体具有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D、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掌握,以及对分子引力理解的程度,是一道基础题.3.(2分)(2012•厦门)小东在安装如图所示的电路装置时,发现导线不够长.他用下列哪个物体将A、B两点连接后,按下开关,灯泡却始终无法发亮()A.塑料直尺B.石墨圆棒C.钢制刀叉D.银质筷子考点:绝缘体;导体.745608专题:应用题.分析:(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绝缘体中包括:玻璃、陶瓷、塑料、各种油等;(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各种金属、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溶液等.解答:解:由于石墨、钢、银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所以他用石墨圆棒、钢制刀叉、银质筷子将A、B两点连接后,按下开关,灯泡发亮;而接入塑料直尺,灯不亮.故选A.点评:记住绝缘体包括哪些物质、导体包括哪些物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因此可知记住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对于解决此类识记性的基础题非常重要.4.(2分)(2012•厦门)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熔断器安装在零线更安全B.更换灯泡时,先断开开关C.发生点火灾时,要立即给着火的物体泼冷水D.发现落在地上的高压线,要靠近检查是否带电考点:安全用电原则.745608专题:应用题.分析:(1)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2)保险丝的正确连接方法: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不是为了节省,而是更安全.如果保险丝接在零线上,保险丝熔断,家庭电路中还和火线连接,接触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3)灯接在火线上,断开开关,可使灯泡不带电,可以更换.发生电火灾后,应先切断电源.(4)高压线电压很高,不能靠近.解答:解:A、熔断器应装在火线上.只在火线上接一根保险丝,保险丝熔断时,家庭电路中和火线断开,接触电路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错误,不合题意.B、火线首先进入开关,然后进入灯泡.,断开开关,这样在更换灯泡时,切断火线更安全.正确,符合题意.C、由于水容易导电,故不能用水去救电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之前)不能用水灭火.错误,不合题意.D、发现落在地上的高压线,要先断电源,再靠近检查是否带电.错误,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平时学习时多了解、多积累,加强安全意识,学好电、用好电!5.(2分)(2012•厦门)下列符号分别代表大雨、冰雹、霜冻和雾等四种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A.大雨B.冰雹C.霜冻D.雾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745608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液化形成的物体是液态的,凝华形成的物体是固态的.据此分析.解答:解:霜冻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固体,是凝华现象.雨、雾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冰雹是雨在下落的过程中遇冷变成的固体,是凝固现象.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判断物态变化先看生成物是什么状态,接着看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是什么物态变化.6.(2分)(2012•厦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露珠放大叶脉B.对镜狗成双C.小日食金星凌日D.后视镜扩大视野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745608专题:应用题.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斜射在两种介质界面上时,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等都是光的反射的例子.(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放大镜、池水看起来变浅等.解答:解:A、露珠放大叶脉,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B、对镜狗成双,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C、小日食金星凌日,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后视镜扩大视野,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故选C.点评:(1)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2)要会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光的反射:镜子、倒影、潜望镜;光的折射:看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光的直线传播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很多,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7.(2分)(2012•厦门)如图是童谣“小蜂蜜”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声带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B.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C.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D.声波的振动幅度逐渐增大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745608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1)根据五线谱标识可知,“大家一齐”的简谱应为“1、2、3、4”,即音调逐渐在升高.(2)音调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频率是指发声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解答:解:通过五线谱判断出音调在逐渐升高,音调由频率决定,所以其频率在逐渐升高,频率的定义是发声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所以判断出1s内的振动次数变多.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需要知道音调和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及频率的定义,同时要了解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8.(2分)(2012•厦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剪刀中,正常使用时,动力作用点在阻力作用点和支点之间的是()A.B.C.D.考点:杠杆及其五要素.745608专题:图析法.分析: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支点,动力作用的位置叫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的位置叫阻力作用点.解答:解:由图可知:ABC三种剪子的支点位于中间轴上,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的两侧,故均不符合题意;D中的剪子支点位于相连的尾端,动力作用点位于中间位置,阻力作用点位于剪子头部,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支点和动力作用点以及阻力作用点,了解生活中常见工具的使用是关键,这也是平常容易忽略的,需要注意.9.(2分)(2012•厦门)2012年6月,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km级海试,如图所示.“蛟龙号”采用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实现下沉,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蛟龙号”下沉、上浮的原理是()A.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增大浮力B.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减小自重C.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减小自重D.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增大浮力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745608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是:F浮>G,上浮;F浮=G,悬浮;F浮<G,下沉.“蛟龙号”完全浸没在海水中,海水密度和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也就是浮力不变.要实现下沉、上浮需要改变其重力.解答:解:完全浸没时,“蛟龙号”无论下沉还是上浮,受到的浮力一定.要实现上浮,浮力必须大于重力,所以减轻自身重;要实现下沉,浮力必须小于重力,所以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增加总重.故选B.点评:结合社会热点、最新科技成就设计题目,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社会性、时代性.10.(2分)(2012•厦门)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745608专题:应用题.分析:利用题目中告诉的情况,确定陈老师的眼睛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远视眼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但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近视眼需要戴一个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由题意“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这说明陈老师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但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所以说明,陈老师的眼睛是远视眼.这说明陈老师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需佩戴凸透镜矫正.故选A.点评:掌握正常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的厚薄情况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如何矫正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1.(2分)(2012•厦门)LED多功能充电风扇有两个开关,其中开关S1只控制应急照明LED灯L,S2只控制电风扇M,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B.C.D.考点:电路图设计.745608专题:信息给予题;图析法.分析:开关S1只控制应急照明LED灯L,S2只控制电风扇M,说明小灯泡L和电风扇M并联,各由一个开关控制.解答:解:A、开关S1为总开关,控制小灯泡和电风扇,开关S2只控制灯泡,不合题意;B、开关S1为总开关,控制小灯泡和电风扇,开关S2只控制电风扇M,不合题意;C、开关S2为总开关,控制小灯泡和电风扇,开关S1只控制灯泡,不合题意;D、开关S1只控制应急照明LED灯L,S2只控制电风扇M,二者互不影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1)根据二者是否相互影响,判断出它们的连接方式,相互影响为串联,互不影响为并联;(2)根据开关的控制作用,确定开关的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开关在干路上,单独控制某个用电器,开关在支路上.12.(2分)(2012•厦门)一名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需要从正在正常向前行驶的卡车右侧跳下.对于跳车的方法,以下四种方案中最安全的是()A.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B.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C.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D.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考点:惯性.745608专题:应用题.分析:(1)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2)人从车上沿车前进的方向跳下,且沿车前进的方向跑动一段距离,慢慢停下来,是安全的;如果人从车上跳下后立即站住或跳下的方向与人原来的运动方向相反,则由于惯性,人从车上跳下后极易摔倒,发生危险.解答:解:A、人具有与车相同的速度,脸朝前方跳下,如果着地后立即站定,人体下半部停止运动,由于惯性人体上半部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