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编号:单位工程名称长阳路(军工路~共青路)道路辟通工程1标交底单位上海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交底时间2011年5月6日被交底单位(班组)上海光复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作业内容施工临时用电交底部位会议室交底人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交底一、施工用电防护措施1、变电站周围场地整理平整,严禁堆物,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坪,以防积水。并且设有围护隔离措施和警示标志。2、生活区线采用绝缘铜线进户线采取防雨措施,电线穿墙及过路采用穿管保护。3、分配电箱必须符合分支接线要求,要求统一编号,定期检查维修。4、开关箱安排专人负责,动力照明开关箱应分别设置使用。5、配电箱开关箱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配电箱开关箱必须防尘防雨。6、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m。开关箱内严禁动力与照明混用;严禁用其它金属丝代替熔丝,熔丝安装要合理。7、焊机摆放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8、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9、对所有低压线路和电气设备均按照要求做好漏电保护和接地(零)保护。其最小绝缘电阻不低于0.5mΩ。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防雨性能。10、在同一低压电网内严禁“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混用”,接地体要符合要求:人工垂直接地体不少于两根,两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5m,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接地体不能使用螺纹钢。11、现场搭设的钢结构临时设施及临时性移动生活箱体都作好接零保护,并在设施的电源进户点作重复接地。12、在每一个工作场所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二、施工用电安全措施1、加强标准化安全电箱的管理为确保标准化安全电箱的质量,各单位必须用安保体系认可的标准电箱。2、标准化安全电箱应符合下列十项标准:(1)、电气控制系统采取一机一闸一漏,开关、电线等选择合理,容量匹配,能确保线路和设备安全。(2)、3KW以上动力开关用空气开关或漏电开关。(3)、箱内设有总熔断器和总空气开关或总漏电开关保护,进线电压采用380V三相五线制,单相照明采用单相三线制供电。(4)、箱内照明电源与动力电源必须分开,并尽量做到动力电源与照明电源分箱。(5)、选用有隔离防护罩的电器原件或采用其它措施,确实做到箱内面板上带电裸线桩头不外露,面板采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板。(6)、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可靠有效,箱内分别设零、地排装置,可供接地保护系统或接零保护系统使用。(7)、电箱实行二级漏电保护,即除实行总漏电保护外,对可能导致人体触电的电气设备的电源控制部分还要安装漏电开关。电箱中漏电开关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符合规定要求。(8)、电箱设有漏电、过载、短路三种保护功能。(9)、电箱采用耐高温、防雨水、耐腐蚀具有阻燃性的玻璃钢材料。(10)、箱体颜色要醒目,印有明显安全标志,门能锁,箱内印有电气接线图和使用说明,便于使用和维护检修,箱门上有编号,便于使用管理。3、加强日常检查、维修、保养工作,要建立电工或使用人安全责任制,并与经济持钩;坚持每月至少测试漏电开关一次的制度,并做好测试记录;严禁违章在电箱内乱接、乱拉;严禁在电箱内放杂物。4、每个电工班或施工现场都必须配备漏电开关检测仪。切实落实重复接地和保护接地(零)措施。(1)、施工用电高进线(独立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采用保护接零(TN)方式。(2)、保护接地(零)措施必须做到:①、电器设备金属外壳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②、活动房屋、金属屋架、电器金属构架、金属箱形(办公室、更衣室、工具间)房间,金属轨道等必须接地,接地电阻小于等于4欧姆。③、任何情况下,绿黄双色只作保护接地,选用线径不小于2.5mm2多股铜芯线。5、施工现场照明设施标准化:(1)、在一个工作面内,设置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不得只设置局部照明。(2)、施工现场室外照明灯具高度不低于3m,室内灯具距地面高度不低于2.4m。灯具要放置稳固,金属外壳、灯架必须可靠接地(零)保护,电源线不得有接头,电源端装有漏电的动作电流小于等于30mA,漏电动作时间小于等于0.1s的漏电保护器。灯具接线带电桩、线不得外裸。(3)、潮湿高温、空间狭窄、导电性能良好、触电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场所,照明电源电压必须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4)、施工现场需大面积照明时,可采用镝灯照明,其高度要求在5m以上,针流器要单独放置,并有防雨措施。(5)、对于夜间可能影响车、船通行的施工现场,必须安装醒目的红色信号灯,其电源设置在施工现场电源总开关的前侧或采用直流电源。6、施工现场电缆线路敷设规范化。(1)、电缆线沿着道路走向附着围护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乱拖乱拉。(2)、室外电缆埋地敷设深度不小于0.6m,并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硬质保护层。过路时设置钢管保护。(3)、电缆接头应牢固可靠,不得受张力影响,并作好绝缘包扎。7、加强安全用电培训教育(1)、组织上电工、电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复训和安全技术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技术水平,自觉遵守各项电气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2)、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普及教育,熟悉了解安全用电常识。三、电气防火技术措施1、合理配置更换各种保护电气,对线路和设备的断路和过载等状况进行监控,并进行可靠的保护。为防止电气线路发热而引起的火警发生,各电气线路的额定容量必须大于负荷的2.5倍,电气线路的联接必须紧密可靠且采用压接而不采用绞接。2、在电气设备装备相对集中的地方,配电箱及大容量用电设备处必须设置2只以上干粉灭火器,并配置黄砂桶,禁止在上述设备周围动火及堆放易燃物品。不准用水对电器设备灭火。3、各类电动机按容量配备熔断器漏电保护和布线。4、各类电箱采用阻燃及高强度绝缘材料。5、动用明火必须办理动火手续。6、禁止使用大容量的照明灯具和家用电热,电饮设备。7、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留消防水龙头,间距小于100m,现场备好橡皮管。8、生活区50m2/只设置灭火器材,履行每日灭火器材检查制度,及时更换过期、失效灭火器材,做好记录归档。生活区禁止乱拉乱接电器现象,严禁使用电炉、碘钨灯、电加热取暖等电器,宿舍的照明≤60W,并远离易燃物。四、木工间安全用电措施电气设备的电源线必须是整根导线,不得有接头,严防接头处松动产生火花。电气设备每月一次清查及电工检查,严防导线桩松,导线破损,防产生火花。定期对各供电线路及电箱进行安全检查,严防电流负荷时导线桩头松动发热引起火警。对施工动态负荷要比较大的施工期,保证每天不少于2次对该线路进行交流监测,及时调整线路负荷量,确保各供电线路不过荷发热而正常运行。被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