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第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教学型本科院校的比较分析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发展特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这种教育要求既具备高等教育的共性特征,又区别于一般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及高职高专。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强调能力培养,突出“应用性和实际性”,注重体现服务地方性经济;与高职高专相比,它不仅有技术的操作训练,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积淀,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与传统研究型、教学型高等院校相比较,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如下特征。1、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功能大学的三大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等院校在建设目标和投入上可以且应该有所区分和侧重。重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属于精英教育,通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进行知识创造,引领科学知识传播和前沿发展,服务社会高层次需求。重点高校具备这种发展模式的资金、人才方面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应用型本科院校包括传统地方转型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以实施应用技术教育为特征,在师资和投入的条件限制下,不可能过多注重学术水平和知识创新,应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实用新技术的创新并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应主要定位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在应用技术水平和新技术开发、推广和投产。2、服务区域经济为主要使命重点研究型高校因其自身功能定位和学生来源的差异在社会服务方面具有更强的辐射性和较广的涵盖范围。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用技术教育模式下主要服务与区域或行业经济,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凸显服务功能,专业设置不能再以学科理论为主要依据,而应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强化专业的服务和应用功能。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应用性等多方面特征,新建本科院校更具开放性,在学校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面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更易于捕捉新的发展机遇。依据新建本科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办学定位和办学资源等客观条件将交叉学科与服务区域经济的相结合,探寻其应用型院校的建设之路不失为理性而现实的选择,更具现实意义。3、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强调办学过程的全面开放和多种办学模式的灵活性。目前各省市的应用型院校试点分布看,大部分为地方院校,其中还有一些民办本科院校。这些院校在管理体制和方式具有更大的自主权。一方面,与地方联系密切,在转型过程中的政策扶持等易与获得主管部门的通过,而且转型的成果便于直接应用到社会服务。另一面,可拓宽融资渠道。应用型的教学模式须具备一定的实践条件和更高水平和多元化的师资队伍,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合作办学等开始式办学模式进行融资,甚至部分民办院校已经开始吸引国外银行的注资,在开放的体系下,高校越来越密切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和互动交流。4、培养体系的系统性。应用性高等教育既包括纵向的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又包括横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不同的职能以及行业特性,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行业以及多专业构成的教育系统。二、教学型本科院校发展特征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现状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至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但总体看来,困惑和问题更多余成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学科建设定位不清。近几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通过评审后,教育部规定学校名字中不再出现“大学”。只能是“技术”或“应用”,这就是在办学方向上的限制和引导。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始终存在着中专升专科、专科升本科、本科升研究生教育的强烈的提高办学层次的冲动,从而导致有些新建本科院校刚刚宣告成立就雄心勃勃地提出以学科建设及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宏伟办学目标。按照研究型院校的模式进行学科建设。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模式已经发展成熟,可以照搬照抄,轻车熟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应用型院校的学科建设并没有成熟的套路借鉴,如何进行应用型学科的建设并没有现成的框架可以使用,而新建本科院校在师资方面的规模和水平有限,很难真正大刀阔斧的进行学科建设和改革。但新建本科院校尤其是民办本科院校是具备应用型学科建设优势的。一方面是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而紧密联系性,在政策支持上空间较大。二是相对灵活的办学体制模式。如果要办成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大范围和深程度的创新和改革。灵活的办学体制机制便于推进,同时,也便于高校拓融资渠道,为转型提供充足的资本,已有某些民办本科院校引进国外资本的注资。事实上新建本科院校在实现由“专科”到“本科”的“层次”跃升后,重要任务应是根据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自身历史及办学条件提高学校办学的“应用性”。着需要将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学科建设提升专业建设进而提高整个学校办学水平,通过学科建设达到“上档次”目的后最终实现“应用性“的办学特色,从而和传统研究型高校相区别进行错位竞争。2、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解读有失偏颇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人不等于技术型人才培养,是综合素质人才的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有的院校解读成职业技能的培训,在专业设置,甚至有的非医学类院校新增护理、修理等技术性专业以迎合应用型的教育趋势,这显然是没有弄清楚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特征;在课程设置上,减掉了部分理论课,大量增设形式上的实训课,结果是学生专业基础越来越薄弱,而实训课也并未与企业实践与时俱进的教授,实际上反而使学生在理论知识薄弱的基础上更加难以快速转化为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不是不再需要理论基础,恰恰是对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理解,还要能够进行应用和创新,还要兼顾到健康人格、人文素质、人文修养的培养。这多方面相结合才能达到应用型人才的标准,这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3、应用型转型路径不成熟从近几年的应用型本科建设成效看,并未取得较显著的成果。如何有效转型,普遍处于摸索中。主要采取的形式是以产学合作为主要推动力。然而,产学合作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多年来一直在倡导,在尝试,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后,被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但存在较突出的问题。一是虚假合作。某些学校宣扬的校企合作并不是真正地合作,为了自身的某种其他利益,只是名义上的合作,事实上只是一纸证明或者基地挂牌,有的是为了完成上级指标。二是合作目标偏差。产学合作应是为了提升效益,但有的合作,在合作之初就没有正确的目标。有的学校与企业合作只是为了利用企业的设备和工作城所而节省自身的固定资产投入,而企业与学校合作只是为了获取廉价的实习劳动力。双方在这样的目标下,投入的精力自然少之又少,自然不会产生产学合作的最大效益。三是合作内容的层次浅。目前的合作内容主要是实习、场所等方面,而真正产生巨大教育成效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建设专业、课程、授课、研发的环节却鲜有设计。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并未建立在利益契合点上,合作根基不牢固,合作内容自然浅尝辄止。四是合作矛盾重重。即使在目前浅层次的合作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不少问题。一方面企业对学校管理和部分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不满意。认为有些学生态度不够认真,技能不够熟练,学校对实习学生管理不够全面到位。另一方面,学校不认可企业的实习管理方式,在对实习生的态度、培训、使用、待遇等方面不认同,责任意识不高。以上这些是目前产学合作的致命障碍,不解决上述问题,很难推进真正意义上的产学合作,致使应用型本科建设丧失了一个有力推手。三、学科群与产业群深度对接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模式目前处与探索和实践阶段,从已取得的成果形式和内容上看,都注重与产业、企业的最新发展和需求对接,在专业、课程、教学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但依然未形成清晰的路径和成熟的发展模式。在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特征、问题的基础上。本课题在进行了大量实地考察、资料查阅以及集合我校的应用型转型实际状况后,提出并正在实践“学科群与产业群的深度对接”的系列工作。选择这一角度,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必要性分析1、产业链是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基本依据和目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但不同类型的高校在职能定位上是可以有所区分和侧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数为地方院校或新建本科院校,这类院校的的已有基础和现实投入很难承担起通过科学研究创造知识的重任,而将主要目标定位在服务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上,并承担知识传播的职能。这样既可满处人才需求,也避免了高等教育模式的单一化,也满足了企业人才需求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应用性。目前,产业分工在经历了不断细化的阶段之后,开始转向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适应新型人才需求。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在当今的产业发展形式下往往表现出力不从心。通过分析和研究特定类别产业的全产业链条的发展需求,紧密围绕产业链条,打破学科间的限制,以新建专业为依托,制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变学术研究为技术研发,使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功能。2、学科交叉融合是实现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核心基础交叉学科内涵可从多个角度界定,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核心内涵基本一致。本文将其定义为至少两大门类学科的内、外部之间,在遵循一定规律下和知识基础上,形成具有跨学科性、创新性、应用性、针对性特点的知识系统。应用型本科建设的目标恰恰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传统的学科及专业下的学生综合能力具备,但实践应用还需要个人和单位很长一段时间的再培养,当前产业融合日益密切的发展背景下,迫切需要缩短这“最后一公里”。在交叉学科体系下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综合素养,又可以直接转化成可应用的专业素养,这恰恰是应用型院校最优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将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实现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核心基础,主要是基于交叉学科具有以下内在属性和特征。第一,跨学科性是交叉学科在内容上的显著特点。这是伴随学科融合过程自然形成的特点。如社会科学内部的交叉融合:哲学与经济学、心理学与管理学、物理学与生物学;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的横向融合:心理学、认知科学、医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而成的学习神经科学,涉及的内容庞大错综复杂;其次,创新性是交叉学科在形成方法和结果上内在要求。学科建设的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有关联的不同学科之间通过理论、方法和思维的互相移植产生新的科学;第二,应用性是交叉学科突出的导向属性。任何学科都是而是为了解决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问题、适应经济、科技发展的新需求而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中需要融会贯通各个单一学科资源形成系统性的完整知识体系,从而借助交叉学科的优势解决问题。这既是交叉学科产生的最初动力,又是交叉学科产生的直接目的,充分体现了交叉学科发展的应用性和人本性。(二)可行性1、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知识融合与学科交叉是当代知识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大学科时代的到来,交叉学科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创新,解决社会发展复杂问题的重要力量,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世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目前世界研究型大学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趋势和关键措施之一。第一,交叉学科可拓宽学生知识基础,为技术创新提供广阔的积累和储备。通过学科群的交叉融合和跨越使学生具备“博、专、新”的知识储备,从而给予学生更为宽广和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成为创新最坚实的专业基础。第二,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科交叉融合能够避免学生对单一领域的兴趣降低,不断培养新的学习兴趣;可以在不同的学科融合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并激励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一个更加宽广的背景领域。第三,可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高归宿。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新的科学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因此,交叉学科具有强烈的问题解决属性和鲜明的实践导向性。交叉学科的这一特性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为产学合作中最重要的利益契合点—智力成果的实现创造了最佳条件。当学科群与产业群实现最优结合时的创造力将会产业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会是人才培养中的一大收获。2、有利于校企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