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 第10讲 超敏反应 (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0讲超敏反应前面讲的免疫应答是“常规战”;这里讲的超敏反应是“核战争”超敏反应是机体受到某种抗原剌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受损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I型-速发型(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II型-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III型-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IV型-迟发型分型I型超敏反应一、发生机制抗原初次进入B细胞浆细胞抗体肥大细胞致敏致敏阶段组胺激肽原酶白三烯前列腺素抗原再次进入致敏的肥大细胞IgE桥联释放发敏阶段二、基本特征1.特异性IgE介导,无补体参与。2.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3.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细胞损伤轻微。4.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三、常见疾病1.药物过敏性休克变应原:头孢、链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发病特点:发病急,几秒~几分钟;症状重,休克甚至死亡。临床症状:胸闷气急、呼吸困难、脸色苍白,肢冷脉细,血压下降。2.血清过敏性休克3.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4.消化道过敏反应鱼虾蟹蛋奶等可引起过敏性胃肠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症状。药物、食物、寄生虫或冷热光刺激等引起的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血管性水肿。4.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四、防治原则皮肤试验1.预防原则重在预防取0.1ml在受试者前臂内测作皮内注射,15~20分钟后观察结果。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风团直径1cm为皮试阳性。查明变应原,避免再次接触(最有效)变应原已查明,如花粉、尘螨等,可小剂量、长间隔、反复皮下注射变应原作减敏治疗。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2.脱敏治疗皮试阳性又必须使用者,可小剂量、短间隔(20~30分钟)多次注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3.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色甘酸二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①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②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抗组胺: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抗缓激肽:乙酰水杨酸③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肾上腺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炎症反应: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CIgG或IgM与靶细胞抗原结合后,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引起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II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1.导致靶细胞溶解。2.参与成分:一补:补体二体:IgG、IgM三胞:Mφ、NK细胞、中性粒细胞二、基本特征新生儿溶血症三、常见疾病:输血反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肺出血-肾炎综合征Ⅲ型超敏反应IgG、IgM和IgA结合成免疫复合物,沉积毛细血管壁,引起血管和组织炎症。Ⅲ型超敏反应1.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沉积小血管基底膜。2.参与成分:一补:补体二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三体:IgG、IgM、IgA二、基本特征Ⅲ型超敏反应三、常见疾病:2.血清病初次注射抗毒素后1~2周1.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A群链球菌M蛋白Ⅲ型超敏反应3.类风湿性关节炎抗IgG的抗体IgM抗体IgG变异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关节滑膜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RF)可能机制病因不明Ⅲ型超敏反应4.局部免疫复合物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局部反复使用胰岛素,机体产生抗胰岛素IgG。再次注射胰岛素引起注射部位的红肿、出血和坏死。Ⅲ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5.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因不明、累及多脏器自身抗体的自体免疫病IV型超敏反应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引起以单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的炎症。初次变应原T细胞变应原再次致敏T细胞CD4+、CD8+CD4+T细胞CD8+T细胞细胞因子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局部渗出水肿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炎症反应T细胞致敏阶段致敏T细胞的效应阶段IV型超敏反应IV型超敏反应二、基本特征1.发生缓慢(24-72小时),消退也慢。2.细胞免疫应答,无抗体和补体参与。3.以单核、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三、常见疾病IV型超敏反应3.移植排斥反应器官移植1.传染性超敏反应结核、麻风、布鲁氏菌等引起的淋巴结节。2.接触性皮炎油漆、药物、农药、染料以及化妆品等。结核结节接触性皮炎接触橡胶后的皮肤炎症皮革病麻风病人的肉芽肿第17章超敏反应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