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考试重点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一、绪论免疫: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护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机体针对外来抗原(如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保护作用免疫监视:免疫系统可识别畸变和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功能正常表现异常表现免疫防御抗感染,中和毒素变态反应,免疫缺陷免疫自稳清除损伤、老死细胞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清除突变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肿瘤,持续感染二、免疫器官和组织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外周膜型分泌型胸腺骨髓法氏囊淋巴结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干细胞系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其它: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红细胞TCRBCRCD分子粘附分子MHC分子Ig补体(C)细胞因子2、免疫器官的种类和功能(一)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和成熟的部位,包括:1.骨髓2.胸腺3.法氏囊1.骨髓:造血器官,也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功能:造血(所有血细胞的发源地)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胸腺结构:皮质、髓质功能:(1)是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分泌胸腺激素和细胞因子;(3)形成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3.法氏囊功能:是禽类、鸟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居住、捕获抗原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1.淋巴结:分布全身的豆形淋巴器官功能:(1)成熟免疫细胞居住的场所(2)发生免疫应答(IR)场所(3)过滤淋巴液捕获抗原(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2.脾脏: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红髓:髓索、髓窦(T细胞区)白髓:密集的淋巴细胞(B细胞区)功能:(1)免疫细胞居住地(2)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3)过滤血液捕获抗原3.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及粘膜下无包膜的淋巴组织,或较为弥散地分布,或形成完整的淋巴滤泡。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及阑尾。MALT的功能:(1)参与局部免疫应答(2)产生分泌型IgA淋巴细胞归巢:成熟的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复循环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2三、抗原1、掌握抗原基本特性:(1)免疫原性: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2)免疫反应性:即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异物性,即非己物质3、抗原特异性的决定因素: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表位/抗原决定簇表位种类:(1)构象表位(决定簇)①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②一般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③易被相应的淋巴细胞识别,启动免疫应答,称为功能性表位。(2)顺序表位(决定簇)①一段顺序相连的氨基酸序列,又称线性决定簇;②多存在于抗原分子的内部。③一般不能引起免疫应答,称隐蔽性表位。3.熟悉B、T细胞决定基的概念和特点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特性比较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表面受体TCRBCRMHC分子必需无需表位性质主要是线性短肽天然多肽,多糖表位大小8-12个aa(CD8+Tc)5-15个aa,核苷酸12-17个aa(CD4+Th)或5-7个单糖表位类型线性表位构象和线性表位表位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抗原分子表面抗原种类TD-AgTD-Ag+TI-Ag5、熟悉抗原的基本分类(1)、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异嗜性抗原自身抗原(2)、根据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过程中是否需要T细胞的协助分类:1.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3)、据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1.外源性抗原2.内源性抗原(4)、其他分类方法:1.根据抗原组成不同:蛋白质抗原、脂蛋白抗原等2.根据抗原性质:全抗原、半抗原3.根据抗原获得方式:天然抗原、人工抗原和合成抗原等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在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要T细胞的辅助,所以称为TD-Ag。TD-Ag活化成熟的B细胞,诱导产生lgG类抗体,能引起回忆应答。同时也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应答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在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细胞辅助,所以称为TI-Ag。此类抗原只含有B细胞抗原决定基,只活化未成熟B细胞,诱导产生抗体仅为IgM类。TI-Ag一般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和回忆应答。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即抗原。抗原决定基: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四、免疫球蛋白抗体(Ab):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具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4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呈“Y”形。(一)重链与轻链:重链(H链)约450个aa,轻链(L链)约214个aa。1.根据重链的aa组成和抗原性的不同,分为:γ链、α链、μ链、ε链、δ链。Ig分为5类:IgG、IgA、IgM、IgE、IgD2、根据轻链的aa组成和抗原性的不同,分为:κ、λ两种类型。(二)L链和H链近N端约110个aa组成或排列顺序变化很大,称可变区(V区)。其余的氨基酸相对稳定,称恒定区3(C区)(三)绞链区:含大量脯氨酸,富有弹性,使Ig能变构,利于Ig与Ag特异结合。绞链区对蛋白酶敏感。IgM和IgE无绞链区2、Ig的生物学活性(一)、V区的功能:识别并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其中CDR在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抗原中起决定性作用。(二)、C区的功能:1.激活补体IgG、IgM参与2.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①调理作用:IgG、IgM能通过Fc段与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②ADCC作用:IgG能通过Fc段与与NK、中性粒细胞结合,杀伤靶细胞。③介导Ⅰ型超敏反应:IgE能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结合,诱发Ⅰ型超敏反应。3、各类Ig的特性及功能(1)、IgG主力部队:含量最多(75%);半衰期最长(约3周);功能最大(激活补体、调理作用、ADCC、通过胎盘),在抗细菌、抗肿瘤、中和毒素等方面都发挥主要作用。(2)、IgM(巨球蛋白)先头部队:出现最早,激活补体和调理作用最大。(3)、IgA地方部队:分为血清型IgA和分泌型(sIgA)2种。血清型IgA作用不大,sIgA分布于分泌液中,在局部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4)IgD目前还不清楚(5)IgE介导I型变态反应IgG的水解片段:一、1个IgG→2个Fab+1个Fc1.抗原结合片段(Fab)功能:与Ag特异结合。2.可结晶片段(Fc)功能:激活补体、通过胎盘、与细胞结合二、1个IgG→1个F(ab')2+1个pFc'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和特点。概念:由单一B细胞克隆针对某一抗原决定簇产生的完全均一的只对某一抗原决定簇起反应的特异性抗体,即为单克隆抗体。特点:1.高度均一性2.高度专一性3.大量产生及稳定性:由于具有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五、补体系统补体: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称为补体。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补体系统:因其由近40种可溶性蛋白质和膜结合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故称为补体系统。补体系统是由补体固有成分、补体受体、血浆及细胞膜补体调节蛋白等蛋白组成。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一、溶菌、溶解病毒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通过级联反应可在靶细胞表面形成许多MAC,导致靶细胞溶解。二、调理作用:C3b、C4b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三、免疫粘附作用:抗原抗体复合物-C3b/C4b-红细胞或血小板等,形成较大的聚合物,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四、免疫自稳作用:1.清除免疫复合物2.清除凋亡细胞五、炎症介质作用:1.激肽样作用(C2a):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性充血。2.过敏毒素作用(C3a、C4a、C5a):以C5a的作用最强。3.趋化作用(C3a、C5a、C567)经典激活途径:1.主要激活物质:免疫复合物,由特异性抗体(IgG或IgM)与抗原结合形成的2.参与的成分:C1(C1q、C1r、C1s)~C93.激活过程:(1)识别阶段C1q→C1r、C1s→C1(2)活化阶段:形成具有酶活性的C3转化酶(C4b2b)和C5转化酶(C4b2b3b)。替代(旁路)激活途径:1.主要激活物质:脂多糖、肽聚糖、磷壁酸、酵母多糖等,凝聚的IgA和IgG4、眼镜蛇毒素等。2.参与的固有成分:C3,B、D、P、H、I等因子。3.激活过程:(1)生理情况下C3b和C3转化酶的形成(2)C5转化酶的形成:①激活物使替代途径从准备阶段过渡到正式激活阶段,为C3b或C3Bb提供保护性微环境。②过程~~~~(3)补体激活的放大,形成C3b正反馈环。了解MBL途径,补体激活的调节,补体受体及其免疫学功能。六、细胞因子概念:一类主要由免疫细胞和相关细胞产生的高活性、多功能小分子蛋白质。在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免疫调节、炎症反应、造血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1.介导天然免疫2.抗细菌、抗病毒作用3.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4.刺激造血5.促进血管的生成4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1.多效性2.高效性3.局部性4.短暂性5.复杂性细胞因子的种类及其生物学活性:一、白细胞介素(IL):指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已基本明确,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而统一命名的细胞因子。IL功能:(一)促进细胞免疫:主要有IL-1、IL-2、IL-12、IL-15(二)促进体液免疫:主要有IL-2、IL-4、IL-5、IL-6、IL-10、IL-13。(三)刺激造血:刺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和/或各系不同分化阶段前体血细胞生长和分化。主要有IL-3、IL-7、IL-11。(四)参与炎症反应:主要有IL-1、IL-6、IL-8和IL-16。二、干扰素(IFN):病毒等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于细胞后产生的一种具有干扰病毒复制、抗肿瘤和参与免疫调节等功能的糖蛋白。Ⅰ型:①IFN-α(白细胞)②IFN-β(成纤维细胞)Ⅱ型:③IFN-γ(T细胞)IFN生物学功能:①抑制病毒②抗肿瘤③免疫调节:增强NK、CTL和Mo的活性;增强MHC分子的表达三、集落刺激因子(CSF):是一类能刺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称集落刺激因子。分类:GM-CSF、G-CSF、M-CSF、Multi-CSF即IL-3、SCF、EPO等。四、肿瘤坏死因子(TNF):能使肿瘤组织发生出血性坏死。分型:①TNF-α:恶液质素,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②TNF-β:淋巴毒素(LT),活化的T细胞产生五、生长因子(GF):一类具有刺激细胞生长功能的细胞因子。其中在免疫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转化生长因子(TGF-β)。TGF-β的重要功能是对T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六、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个有众多成员的前炎性因子家族,多种淋巴细胞和非淋巴细胞能产生此类因子。主要功能:招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进入感染发生的部位。了解细胞因子的受体,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关的生物制品。七、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多属跨膜糖蛋白,分为膜外区、跨膜区及胞浆区三部分。粘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间、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膜表面糖蛋白。与T细胞有关的CD分子:CD3,CD4和CD8,CD2,CD28和CTLA-4与B细胞有关的CD分子:CD79a/CD79b;CD19和CD21,CD40•粘附分子的种类:(一)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均具有一个或数个Ig样结构域,成员数量庞大。广泛分布于各种细胞,其配体主要是细胞表面的各种粘附分子。主要介导细胞间相互粘附和信号转导,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和淋巴细胞的分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