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动能:理论认识和实践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洪群联2017年9月24日培育发展新动能取得积极进展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几点考虑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中面临的问题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背景与意义一二三四主要内容•2•2•3•3什么是新动能?新动能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新的生产力。总的来说,培育新动能的工作既包括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也包括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它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也是促进实体经济振兴的强大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大势,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明确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个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4第一、培育发展新动能是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4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加速融入全球市场,使得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后发优势得到充分显现,经济快速发展,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以上。但近年来,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能不断衰减,突出表现为劳动力红利、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投资拉动作用、外部市场需求“4个减弱”。•5一是劳动力红利明显减弱。当前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62016年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6.7%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达到峰值,之后逐年减少。二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减弱。土地、资源的供给趋紧,价格快速上涨。环境容量趋紧,已经不能再靠污染环境来求得快速经济增长。•7三是投资拉动作用明显降低。传统的规模扩张式的投资机会已经不复存在,新的投资机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新途径来开拓,难度和复杂度明显加大。•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趋势四是外部市场需求明显减弱。过去,外需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强有力引擎。但当前受传统比较优势的减弱、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出口增长速度不可能维持在原有水平上。•9•10第二、培育发展新动能是抢抓科技革命历史机遇的必然要求•10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赶超英国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国成为第一强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兴起•11从历史看,经济复苏缓慢、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是上一轮科技革命的红利衰减,大量传统领域面临市场饱和、收益递减困境。1929年,经济大萧条2008年,金融危机•11•12主要国家围绕培育壮大新动能实施了一系列战略计划,特别是在战略前沿领域强化了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以期在新一轮竞争中取得主动,成为全球新的增长极德国工业4.0美国创新战略20155.0日本超智能社会5.0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依赖颠覆性的技术进步和大范围的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12•13•13精准医疗超材料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大数据和云计算虚拟现实……颠覆未来产业格局的技术不断取得突破•14新兴经济体实现后发超越中国抢占创新先机发达国家保持先发优势力图力求力争全球新一轮竞争更加激烈•15第三、培育发展新动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短期与长期、减法与加法、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培育新动能就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做加法、谋长远的关键举措。•15•16过好日子过日子出境购物海淘购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种调整无疑会形成新的动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动能优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为经济发展留出新空间。新兴产业壮大形成新的发展动能。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能。•17•17供需对接改善形成发展新动能供给能够创造需求,需求需要供给来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调节供需失衡的问题。通过需求引导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破解有供给无需求、低效率供给体系抑制有效需求、有需求无供给等三个方面的供需失衡,形成发展新动能。•18•18培育发展新动能取得积极进展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几点考虑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中面临的问题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背景与意义一二三四主要内容•19•19一是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第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202015年3月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2015年8月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中办发[2015]48号)2016年5月关于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通知(中发[2016]4号)2017年1月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国办发[2017]4号)……二是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突破•21三是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高铁探月载人航天载人深潜量子通信基因工程•22从过去以“跟跑”为主,逐步转变为“跟跑、并跑、领跑”并行,且“并跑”特征日趋明显,个别领域开始显现“领跑”态势•22四是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868710298118461301514170155001.781.911.992.022.072.081.61.71.81.922.12.2050001000015000200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R&D投入(亿元)R&D投入占GDP比重(%)科学与工程指标2016: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我国成为首个跻身全球25强的中等收入经济体•23•23•24•242010年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43位第25位国际论文被引次数排名第8位第3位国内专利申请量122.2万件346.5万件国内专利授权量81.5万件175.4万件科技进步贡献率50.9%56.2%五是企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型领军企业无人机基因技术及服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移动通信高铁……全社会R&D中,企业投入占3/4以上所在地区或国家企业数量美国837欧盟590日本356中国327其他390总计25002016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企业分布•25•25•26第二、双创效果进一步显现一是双创政策体系逐步构建•26•26二是市场主体数量质量实现“双升”2016年全国新登记企业同比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27•272015年第二产业中新设企业的增速是5.8%、2016年涨到16.6%,今年上半年已经提升到18%关注纯商业模式的创业投资在减少,而IT、生物技术等技术领域的投资在增多从总量看,创新创业的资本支持力度不减从结构看,兼并收购和产业整合正在成为主要方式三是创业投资表现活跃•28•28四是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292016年活动周期间,各地累计举办5000多场活动,参观人数超过2000万人。9月15日,将举办2017年活动周,各类活动和参与人数又将创新高。•29今年4月,联合国将每年4月21日指定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并呼吁各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说明,中国的双创工作已获得广泛国际共识。一是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第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30•3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10年2020年2015年今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高于规上工业增速6.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1.3%,是制造业投资增速的4倍•311-7月,战略性新兴产业27个重点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8%,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1-7月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收入增长13.5%。锂电子电池制造业、太阳能发电、电子测量仪器制造等行业增长较快,增速超过20%。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收入、增速及与规上工业收入增速的对比(1)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322017年上半年,战新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9.8%,比上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保持了近年来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战新上市企业盈利表现依然突出,同期利润率达到了10.5%,高于总体3.1个百分点。(2)企业营收增速稳步提升,效益持续向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A股上市公司营收增速对比•33(3)中、东部地区领航发展,东北地区业绩企稳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区域营收增速对比•34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活动最为活跃,上半年上市企业研发强度高达9.2%,明显高于其他领域。数字创意和高端装备制造两大领域研发强度位列第二、三位,分别达7.7%和7.1%,均高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均水平。(4)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A股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对比•35二是新兴产业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2016年分地区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三是新兴产业发展逐渐形成地方特色•36•36•36合肥——平板显示深圳——生物服务南昌——航空制造•37四是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37•37精准医疗超材料新能源汽车虚拟购物虚拟培训虚拟旅游•38近年来,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改造升级积极推进,人民群众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中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改革发展成果,中国经验、中国范式、中国主张在国际赢得广泛认同。•38培育发展新动能取得积极进展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几点考虑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中面临的问题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背景与意义一二三四主要内容•39•39第一、政策制度供给相对滞后制度建设跟不上支持政策跟不上监管创新跟不上产业引导跟不上“4个跟不上”•40•40基础研究领域投入不足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不足战略性领域、基础性环节投入不足第二、创新基础能力较为薄弱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体现不足4个不足2016年集成电路芯片进口额2270亿美元,位列所有进口产品第一位,占国内进口总额的14.3%•412016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比例•41第三、产业转型升级进展较慢一是生产力组织结构有待完善二是“僵尸企业”清退进度较慢三是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转不了等问题交织产业转型•42•42第四、要素支撑仍显不足①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短缺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③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④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43•43培育发展新动能取得积极进展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几点考虑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中面临的问题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背景与意义一二三四主要内容•44•44一是着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总结梳理出13项比较成熟的改革举措,拟在全国推广聚焦科技创新企业投贷联动等重点改革任务,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第一、以加快制度创新为重点构建生态环境•45•45二是构建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制度针对不同行业精准施策、量身定做,动态调整监管措施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新生业态,重点是促进行业发展,“放水养鱼”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确保行业发展在政府“视野”之内•46•46三是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好两批共120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推广一批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47•47一是加快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第二、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增强新动力深海空间站量子计算机网络空间安全新材料•48支持北京、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继续推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48二是加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支持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在重大创新领域启动组建国家实验室,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49上海(张江)光源合肥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北京(怀柔)先进光源•49三是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强化企业主导作用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50•50一是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提出,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