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概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共产党宣言》内容:⑴科学地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⑵深刻的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阶级特性使它能够成为资本主义的制度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⑶论证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根本道路。⑷系统的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必须建立“更加强大,更加坚固,更有威力”的无产阶级政党。意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指明了实现这一伟大学说的基本道路和策略思想。《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莫尔16世纪英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学成并发表了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批判了欧洲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指出私有制是一切社会罪恶的根源,第一次提出侧地废除私有制和建立公有制,鲜明的反映了劳动人民争取解放的要求,对后来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卡夫丁峡谷关于马克思所引用的“卡夫丁峡谷”一词的含义,“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就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即进入社会主义社会。4.战时共产主义又称“军事共产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就是把国民经济纳入战时体制,集中一切人力、物理和财力,用于战争需要,该政策一军事行动为特征,一余粮搜集制为核心。苏俄政府为粉碎国内地主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发动的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而采取的一系列特殊的临时性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理论的异同:新经济政策:第一,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第二,工业方面,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实行国家资本经济政策。第三,商业方面,逐步开放市场,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第四,改革经济管理的体制和方法,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计划委员会,运用价值规律和货币、信贷、商业、财政等手段调节经济。邓小平理论:第一,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第二,深化改革,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第三,破除平均主义,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第四,坚持对外开放,兴办经济特区。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P28):(1)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2)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猜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素材。(3)提出了一些含有历史唯物主义萌芽因素的见解,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局限性:(1)他们的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因而不能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2)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3)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依靠力量。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主要观点历史条件(P32):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政治运动的兴起,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运动的实践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阶级冲突、社会矛盾更为剧烈。英法等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兴起。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吸取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成果,加以批判继承,创立了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与剩余价值理论。他们将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了科学,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观点:(P37):(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无产阶级肩负着根本变革资本主义就制度、建立共产主义新制度的伟大历史使命(3)物产阶级要同农民和其它劳动者结成联盟,建立统一战线(4)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者联合起来,同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团结斗争,互相支援(5)创立共产主义的政党,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6)采取各种斗争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7)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8)过渡时期结束后的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阶段具有不同的基本特征(9)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苏联模式的特征及其形成根源:苏联模式:当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采取的方针方法及实行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的总称,所以苏联模式又叫斯大林模式。特征:一、经济方面(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2)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成的所有制结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3)严格限制商品生产和商品流转范围(4)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二、政治方面和文化方面(1)苏共独掌政权,党政不分,以党代政(2)各种文化单位都由国家包揽,文化学术上的是非,往往有党组织或党领导人一锤定音形成原因:一、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根源。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为实现无产阶级对国民经济管理领导权的需要。二、政治方面的根源。是一个政治经济落后的国家,为迅速建成社会主义、以摆脱帝国主义干涉威胁的需要。三、思想认识方面的根源。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当今的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怎么看待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新变化:1普遍经历了世界新科技革命。把人类从机器大生产时代推进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代。2产业结构发生了大调整。由于科技革命的新变化、生产力的新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变化。3阶级结构发生了大变动。设计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大调整,导致发达资本主义国际阶级结构的大变化。4改善了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推行了社会福利制度,实行高工资、高福利和搞税收政策等一系列改良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5垄断有了新的发展。控制进一步增强,垄断有了更大的发展,垄断资本进一步国际化。6殖民统治采取了新的形式。一般不采用直接武装侵略和占领的形式,而是利用其经济、科技和军事优势,通过输出商品、资本、技术等主要手段,在大力推进经济全球化中,为资本的扩张和增值开辟新天地。7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加强了合作关系。建立了各种国际经济、政治、军事组织,解决共同困难,谋求资本主义的整体利益,联手对付共同国际问题。长期性与艰巨性: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全世界取代资本主义必然要经历长期、曲折、复杂的斗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目标,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全人类创造一个自由、平等、和谐、幸福的崭新世界。这是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最伟大的社会革命。这个革命的激烈程度、广泛程度和深刻程度都是往往任何社会革命所不能比拟到的,因此,必然要经历一个更加长期、更加漫长、更加艰巨的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的暂时强大决定它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个漫长的、曲折的、复杂而艰巨的斗争过程。资本主义的贪婪本性、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野心,决定它不会自动退出世界历史的舞台,它必然会拼命维持它的统治地位;也决定它不会容许社会主义知道的存在和发展,它必然千方百计对社会主义实施破坏活动。所以社会主义事业每前进一小步都要付出艰巨的努力,每一份发展都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子啊全世界代替资本主义是波浪式推进起伏反复交替的漫长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的衰亡和社会主义的兴盛都不是直线发展,而是曲线发展的,但总的趋势是:资本主义由强到弱、逐步衰弱;社会主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近现代社会,两种制度斗争的这种波浪起伏态势,在今后的历史发展中,必然还会出现,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和斗争将长期持续下去,他所体现的正是社会主义在全市代替资本主义的曲折性、复杂行、艰巨性和长期性。2.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为什么要发展)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二是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能否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就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三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命运。能否大力发展生产力,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能否取胜。因此,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四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更具有迫切性,在当代中国,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前提、时代特点和现状决定的,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3.只有发展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只有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确保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可使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得以体现,从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面临经济全球化趋势,科技革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强烈,乃至霸权的和强权政治的压力,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什么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1.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指,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之所以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第一,这是由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并将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始终着眼于发展,执政的任务始终致力于发展,执政的措施始终围绕着发展来制定,执政的成效始终要由实践来检验;第二,这是科学总结其他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最为深刻的教训,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关系到执政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第三,这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的,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维护与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显得迫切;第四,这是适应当代世界发展变化实际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非常迅猛,综合国力的竞争不断加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唯一正确决策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3、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途径;二是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三是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怎么发展?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适用于整个初级阶段的一个长期的基本的方针,它充分体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1)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2)改革是动力,是第二次革命,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