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0文化传播•第一节茶馆的发展历史•第二节茶馆的类型•第三节茶艺馆的筹备(选址、定位、装饰等)•第四节茶艺馆的开业准备内容•第五节茶艺馆的经营管理•第六节知名茶馆的经营特色第七章茶艺馆2008-12-20教学目标:1、了解茶馆的发展历史2、掌握不同时期、不同地方茶馆的特点。职业技能教学点:1、茶艺馆的类型划分2、不同地方茶馆特色教学设计:提问→导入新课→讲授茶馆的发展历史→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方茶馆的特点→图示讲解茶艺馆的类型→总结→布置作业教学重点:茶馆的发展。教学难点:茶馆在不同时期的特点。教学手段:讲授法、提问2008-12-202008-12-202008-12-20第一节茶馆的发展历史中国的茶馆,萌芽于西晋,成形于唐代,完善于宋代、元、明、清。繁衍于近代和解放初期,神采再现于当代。它应运而生,不断地柔和中国的饮食文化、茶文化。无间断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又杂汇有各地的奇风异俗,形成综合性的茶馆文化。2008-12-20•茶馆:古代称为茶坊、茶肆、茶寮、茶店、茶社、茶园、茶铺、茶室、茶楼等。茶馆直到明代张岱《陶庵梦忆》:“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在文献典籍中出现,清代成为惯称。•有句老话:北京衙门多,上海洋行多,广州店铺多,成都茶馆多。北京人侃,成都人摆,北京人说大话,成都人说闲话。2008-12-20一、中国茶馆演变茶馆——茶艺馆,中间一个字的横插,经历了一千多载1、茶馆的雏形约在(南北朝)时期,《广陵耆老传》记载:“晋元帝时期(公元265—316年)有老姥每日擎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竟买。茗所钱,散路旁孤贫人”。2008-12-202、茶馆成形于唐代(618—907)。约在公元八世纪初,唐玄宗开元年间,封演《封氏闻见记》:“开元年间,城市多开店铺,煎茶买之,不问道俗,投钱取之。3、宋代茶馆(公元960—1279年)唐朝经“安史之乱”后进入五代十国(902—979)这期间南方制茶业最为发达,当时茶也是十分重要的商品。撑起宋代茶文化兴盛局面,茶叶品种很多,仅精品、名牌就有90多种,福建建安龙风团茶黄金2两/斤。“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宋王安石语)•北宋创引“交子”,这是我国使用纸币的开始。•宋代斗茶有三种形式:斗茶品、行茶令、茶白戏(分茶、分茶何以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2008-12-20•宋代风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一般茶坊中都会备有各种茶汤供应顾客。南宋临安的大茶坊“四时卖奇茶异汤”,据《武林旧事》载,茶坊中所卖的冷饮有甜豆沙、椰子酒、豆儿水、鹿梨浆、卤梅水、姜蜜儿、木瓜汁、沉香水等。妇孺皆知的《水浒传》中提及的茶汤亦是多姿多彩,宋代有的茶肆在卖茶业之外还兼营其他生意,《东京梦华录》载:潘楼东街巷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领抹之类,至晓即散”。周密《武林旧事》载:“天街茶肆,渐以罗列灯球者求售,谓之灯市。”还有兼营旅馆或浴室的。2008-12-20•《水浒传》西门庆想见潘金莲,到隔壁王婆(王干娘)喝茶,他们精彩的对话中提到了含有深意的四种茶汤:“梅汤(乌梅十茶)→姜茶→宽煮叶儿茶→合汤(一种甜茶)。2008-12-20“茶博士”与多样服务•宋代都城茶肆茗坊遍及大街小巷,而且由都市普及到乡村。如《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中写道:“那清风镇也有几座小勾栏并茶房酒肆。”茶坊之外,还有提壶往来叫卖的人。在杭州城内亦有一种流动的茶担、茶摊,称为“茶司”,服务对象为普通民众。•宋代茶坊大多实行雇工制,茶肆主招雇熟悉烹茶技艺的人,称为“茶博士”,进行日常营业。茶博士是城市中职业专业化较强的技术雇工,是市民阶层中有特色的人群之一。2008-12-20•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民俗风光画,手工业、酒楼、药铺、十字路口红茶铺,众多茶旗在空中摇摆。•宋代的茶馆已由都市→农村,杭州城里有一种流动的茶担、茶摊,称为“茶司”。•宋代茶馆对称茶坊、茶肆、茶楼。茶肆多招雇熟悉茶技艺人,称为“茶博士”(相当于专科)。(博士一词起源于战国时秦国官名,汉代为太常寺属官,掌握图书,博学以备顾问,后世演变为专精某种技艺的人)。2008-12-20《清明上河图》2008-12-20•张择端:宋代著名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诚)人。曾在北宋皇家翰林图画院任职。自幼好读书,又攻绘画。擅长“界画”,尤善画舟车、市街、城郭、桥架皆独具风格。他的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烟雨风雪图》和《西湖争标图》等。2008-12-20•作者张择端系宋徽宗时画院高手,字正道,山东东武(今诸城县)人。幼年离乡,赴汴梁求学,后又习绘画,本工界画,尤擅市桥郭径、舟船车较而自成一家。《清明上河图》为张择端流传至今的唯一作品。画卷描写清明之际发生于京师汴梁(今开封)郊野汴河上土桥及东角于门市尘通街上与创新艺术相结合,不但色彩准确,而且神情逼真,精湛的制作技术与画作的迷人神韵互相辉映,弥足珍贵。该挂毯长24米,高1米,由8名织工手工打结1030万个,用时近一年完成。2008-12-20•全图分为三个段落。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画中人物衣着不同,神情各异。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桥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2008-12-20•4、元代,小炒极少,致使民间以物易物,及私立茶帖、酒牌、竹牌、面帖,转相行使”。这是宋代与元代的不同之处。2008-12-205、明代茶坊:明清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茶馆文化从唐朝单纯的饮食需求到宋代消闲等多功能的文化层次,到明清更为雅致精纯明代学子沈德符《野获编补遗》记载:“今人取初萌之精者,顾泉置鼎,——遂开千古茗饮之宗。乃不知我太祖实首辟此法,真所谓圣人先得我心也。用茶芽而以沸水浇之。•煮茶、点茶依然风行,手工业和商业繁荣,茶馆饮茶的讲求雅致,走向简约化。2008-12-20•明末,北京街头柳巷摆起粗茶碗,买大碗茶,以红巾起义的朱元璋所建的明朝有300多的历史,其第十七子朱权《茶谱》。•到了明代,杭州的茶馆有了进一步发展,随着制茶技术的提高和茶叶质量的改进,对茶叶品种、泡茶用水、煮茶火候及泡茶器皿等越来越讲究。•茶馆的起步比酒楼晚了千年,到明清才平衡,在古代,茶比酒便宜的多。2008-12-207、清代茶坊•茶馆真正的鼎盛时期——清朝(260年历史),以卖茶为主的茶馆——清茶馆(因在野外,又称野茶馆),有荤铺式茶馆。•乾隆、嘉庆年间,北京开设了多处书曲茶馆,茶客可以一边品茶,一边欣赏曲艺表演,别有一番风趣,上海的茶楼始于清同治初年。典型的上海茶楼是,商人在这里谈交易,艺人在这里说书、卖唱。宋元时有戏曲艺人在酒楼、茶肆中做场,到清朝才开始在茶馆里专设戏台,梅兰芳:“最早的戏馆统称茶园。是朋友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只收茶钱,不卖门票。•久而久之,茶园、戏园,二园合一,所以旧时戏园往往又称茶园。后世的“戏园”、“戏馆”之名即出自“茶园”、“茶馆”。所以有人说,“戏曲是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话具有权威性:“最早的戏馆统称茶园,是朋友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受西方风俗的影响,音乐茶坐、公园露天茶室应运而生,其他大中城市也相继仿效。2008-12-20•乾隆皇帝还于皇宫禁苑的圆明园内建了一所皇家茶馆——同乐园茶馆,与民同乐。新年到来之际,同乐园中设置一条模仿民间的商业街道,安置各色商店、饭庄、茶馆等。所用器物皆事先采办于城外。午后三时至五时,皇帝大臣入此一条街,集于茶馆、饭肆饮茶喝酒,装成民间的样子,连跑堂的叫卖声都惟妙惟肖。2008-12-20•包世臣《都剧赋序》记载,嘉庆年间北京的戏园即有“其开座卖剧者名茶园”的说法。久而久之,茶园、戏园,二园合一,所以旧时戏园往往又称茶园。后世的“戏园”、“戏馆”之名即出自“茶园”、“茶馆”。所以有人说,“戏曲是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话具有权威性:“最早的戏馆统称茶园,是朋友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当年的戏馆不卖门票,只收茶钱2008-12-202008-12-202008-12-20茶客们(Tea---drinkers1899n昆明)2008-12-208、近代茶坊:中国历史上近代指1840—1919年“五四”。今天所要谈的近代是指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鸦片战争后,茶叶出口每况愈下,有时甚至出现贸易逆差,抗战胜利后,1948年为1.75吨,1949年为7500吨,中国茶馆也容纳鸦片、香烟、弹子房,有了洋化色彩。2008-12-20四川茶馆•“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成都有句顺口溜:“一去二三里,茶馆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成都1909年有街巷514条,茶馆454家,1941年成都有街巷667条,茶馆614家。•巴蜀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四川茶馆是中国茶馆的一大代表,汉唐时川西平原就成为全国的重要产茶区。“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2008-12-20•四川茶馆除了休闲之外,还是重要的社交场所。在旧社会,三教九流相聚在此,不同行业、各类社团在此了解行情、洽谈生意、看货交易;黑社会买卖枪支、鸦片也常在茶馆进行;袍哥组织的“码头”也常设在茶馆里。这些茶馆大多还兼营饭馆、旅店。每逢寒暑假,茶馆又成为争聘教师“六腊之战”的战场。可以说,七十二行,行行都把茶馆当做结交聚会的好去处,茶馆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2008-12-20•四川民间曲艺专场,能欣赏到大鼓书和金钱以及诙谐的现代“散打”剧种。•真是舌品茶味,鼻嗅茶香,暖胃涤肠,清心醒脾,心旷神怡。•茶博士的斟茶技巧,又是四川茶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嘎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平齐,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2008-12-20•成都茶馆有许多“约定成俗”的、别致有趣的行业语言:•加茶叶叫做叶子,把茶叶放进茶碗叫做“抓”每碗茶叶多的叫做“饱”,少的叫做“啬”,本来是饮茶或喝茶却叫做“吃茶”,把开水第一次冲进有茶叶的茶碗叫做“发叶子”或“泡茶”,开水温度不够,茶叶不沉底,一部分浮在水面上叫“发不起”,讽为“浮舟叶子”,开水放置稍久,温度已降低,叫做“疲”,或说“水疲了”,第二次向茶碗内冲开水,叫做“掺”或“冲”;不要茶叶,只喝白开水叫“免底”,或叫“玻璃”,顾客少的时侯,叫“吊堂”,顾客多的时侯叫“打拥堂”;抹桌布叫“随手”,最早还叫“探水”……“一开”、“两开”,是茶馆里常用的词。这里的“开”、是指每冲一次开水必须揭开一次茶盖的意思。2008-12-20•“白”,是指掺过多次开水,茶已泡到没有颜色,成了白水了。•“关”,是指配茶而言。茶馆常把几种不同等级、不同价格的茶叶按一定比例配搭,叫做“关”,也叫“勾”。“关法”和“勾法”是保密的。•“喊茶钱”,是茶客为朋友会(给)茶钱向茶馆伙计打招呼。当你进茶馆时,先到的熟人就要喊“茶钱我这里会了”,这就叫“喊茶钱”。喊茶钱的人越多,这个顾客的面子就越大,表明他朋友多、交游广。“换过”,是另换一碗新茶。当别人在“喊茶饯”时,被“喊茶钱”的人就满面春风地拱手说“换过,换过”,喊的人多了,还得说一句“一事换过”。“一事”,代表“一起”或“完全”之意。这些都是假客套,很少有真正“换过”的。•“揭盖子”,指象征性地喝茶领情。当别人给了茶钱,泡好了茶,哪怕喝不下去,或事情忙来不及喝,都要把茶盖揭起来在茶碗里荡一荡,象征性地喝一口,否则就不礼貌。2008-12-202008-12-202008-12-202008-12-20•①盖碗:花茶(汤色原来黄,现在要求绿),唐德宗(公元780—784年)四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发明盖碗;•②成都茶馆分早晨、下午、晚上三段,晚上有评书、打洋琴、敲金钱板。有名的“华华茶厅”有三厅四院,坐椅千余;•③掺茶续水者——幺师,或堂倌、茶博士,中国掺茶第一高手方忠轾(雪花盖顶、二龙戏珠、金蝉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