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特点韩琦内容提要:本文概括了20世纪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即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理论经历了两次大的转换,率先进行了外围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尝试,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但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不显著,初级产品出口在经济增长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长期存在,与之相关的是技术进步相对缓慢,宏观经济管理水平不高,体制变革始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更好地面对21世纪的挑战,拉美尚需要进行更加深入持久的改革。关键词:20世纪拉丁美洲经济发展20世纪拉丁美洲国家在寻求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历史性进步,1900年拉美地区的总人口为7000万,到2000年已经超过5亿,全地区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不足10%提高到25%,人均收入增长了4倍多,城市化水平由25%提高到近70%,人均预期寿命由40岁提高到70岁,成人识字率由35%提高到了85%。①但是,从横向比较看,1900年拉美大国的人均收入是美国的14%,现在降为13%,拉美地区在世界贸易中的参与比重由7%下降到3%,拉美的贫困状况依然严重。与正在发展中的东亚国家(地区)相比,又被后者在20世纪的后期所超过。一个世纪的拉美经济发展史有成有败、有喜有悲,回顾这段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无疑会有利于更好地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一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两次大转换在20世纪开始的时候,作为对发达国家工业化浪潮的一种反应,拉美正处在经济扩张阶段的中期,这种出口带动的经济扩张结束于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二个经济扩张阶段开始于20世纪的30年代至50年代,1982年的债务危机为之画上了句号。1982年以后进入了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与此对应,拉美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两次大转换:即从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向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转换,从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向以非传统产品(包括工业制成品)为基础的新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转换。初级产品出口导向模式适应了发达国家对拉美初级产品的需求,利用外国资本建立起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发挥拉美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因而有力地促进了拉美的经济增长。虽然1913年国际经济中已经出现了不利于这种模式的种种迹象,但直到1929年大萧条受到严重打击后,拉美国家才调整发展方向,其主要国家放弃了黄金本位制,对消费品的进口实施了汇率控制和歧视性贸易限制(诸如关税、配额制、多重汇率制),并采取了反周期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一系列政策被称作内向增长模式。国家通过保护贸易政策和税收、信贷激励为与进口竞争的制造业活动提供方便,进口替代工业部门、以及为满足这些工业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部门和服务业成为昀有活力的增长部门。到50年代,在拉美经委会结构主义理论的倡导下,更多的拉美国家转向了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许多国家的政府承担起推动工业化的责任,建立国有企业,并通过道路、堤坝、公用事业等的建设合同促进新的企业家形成。全地区的经济在整个50年代年均增长5.1%,工业年均增长6.9%,①罗斯玛丽·索普:《进步、贫困和排斥,20世纪拉美经济史》(RosemaryThorp:Progreso,PobrezayExclusion,UnaHistoriaEconomicadeAmericaLatinaenLaSigloⅩⅩ.)华盛顿:美洲开发银行和欧洲联盟联合出版,1998年版,第1-3页1到60年代初,进口替代的初级阶段基本完成。这时,工业化的一些弊端也越来越显露出来,如内部市场狭小;外汇缺口加大;财政赤字增多,昀重要的是没有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实现内部资本积累的良性循环。东亚国家在市场饱和后,能很快转向出口替代,但拉美国家却转向了耐用消费品、中间产品和部分资本货的高级进口替代,虽然巴西、墨西哥有向促进出口模式转移的倾向,但1973年以后大量低利率贷款的涌入,使它们走向了“负债发展”的道路,错失了向正确的发展模式转换的机会。“内向发展是对1913年以后国际市场动荡的一种合理反应,拉美的问题在于,这一阶段启动太慢而延续时间过长”。①1982年债务危机之后,在债权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之下,拉美大多数国家不得不调整发展战略,实施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国际化的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奉行一种以非传统产品(包括工业制成品)为基础的新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但在实际运作中,不少国家出现了过分贬低国家干预的必要性和循序渐进的重要性的倾向,因而又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拉美发展模式的转换也可以归纳为从开放到封闭再到开放,其对外出口商品量的变化情况(年复合增长率)反映了这一特点。在20世纪开始的时候,拉美国家约为3.7%,与发达国家的4.2%相差不大。在1913-1950年,拉美为2.3%,比发达国家的0.7%要好一些,这主要是由于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达国家对拉美初级产品需求增加所致。到1950-73年,拉美的表现较差,为3.7%,而发达国家为9.4%,拉美的贸易壁垒和保护增加了,没有很好地利用发达国家贸易扩张的机会,而同期韩国为20.3%,台湾为16.3%。到1973-94年随着拉美发展战略的调整,出口增长有所加快,为6.2%,1994—2000年间又增加为8%,这两个时期,拉美国家的增长高于发达国家(分别为4.7%和6.6%),但仍低于韩国和台湾的平均数(分别为11.7%和12.3%)。②阿尔伯特·赫希曼将拉美国家这种在政策制定中的从市场到国家干预再到市场的容易走向极端的现象称作“钟摆现象”,钟摆是机械的,说明拉美缺少通过达成共识来修正其左右摇摆和产生连续性的能力。③二经济发展理论出现了两次大更替与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时间大致相同,拉美的经济发展理论也经历了从自由主义到结构主义(依附理论)再到新自由主义(新结构主义)的两次大的更替。在1930年以前的大半个世纪里,拉美经济的主导思想是自由主义。各国政府信奉斯密的自由贸易学说、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并深受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关于技术进步的好处可以通过逐渐地扩散到整个贸易系统的前景展望的影响。而各国的初级产品出口带动了经济增长的良好绩效更佐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但1929年大萧条标志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失败,拉美结构主义经济理论应运而生,以普雷维什为代表的拉美经济委员会的理论家们提出了中心—外围论、贸易条件恶化论、工业化论、计划化论、经济一体化论等,对推动拉美经济发展模式向进口替代工业化转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进口替代工业化问题的暴露,结构主义理论首先受到了来自左翼的挑战,所谓左翼是指“依附理论”,其贡献者包括富尔塔多、松克尔、卡多佐、多斯桑托斯、马里尼、弗兰克等人,他们对拉美经济失败的根源做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关注点从经济史扩大到了社会和政治领域,对国际资本主义给予了强烈的抨击,提出了社会主义的选择方向,但依附理论是受各国(除古巴外)统治阶级排斥的意识形态,基本没有付诸于实践的可能。同时,在拉美经委会形成了一套新①(美)维克多·布尔默-托马斯著,张凡等译:《独立以来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483页②安德烈·A·霍夫曼:《从比较的视野看拉美的长期发展:近期的和昀终的原因》(AndreA.Hofman:LongRunEconomicDevelopmentinLatinAmericainaComparativePerspective:ProximateandUltimateCauses.)智利:拉美经委系列出版物2001年版,第30页.此处“拉美”是指8个主要拉美国家。③1996年9月新泽西普林西顿的会晤(Entrevista,princeton,nuevajersey,septiembrede1996),转引自罗斯玛丽·索普:《进步、贫困和排斥,20世纪拉美经济史》第301页2的思路,即反对外汇限制,通过经济计划和拉美市场的经济一体化,以求渡过进口替代的第二阶段(即生产耐用消费品、资本品的高级进口替代阶段)。这种观点与结构主义关于通货膨胀的观点一起被标以“结构主义第二阶段”的标签。但到70年代中期,结构主义又遭受到来自右翼的挑战,所谓右翼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特别是芝加哥学派的货币主义经济学,其在军人掌权的南锥体国家影响特别大。到80年代,随着债务危机的爆发、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东亚经济发展的成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体制的崩溃,拉美思想界急剧向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倾斜,新自由主义理论家对结构主义和依附理论的明显失败所发起的攻击导致了新自由主义改革(市场化、私有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同时,结构主义在总结失败教训、吸收新自由主义理论成分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变体,即新结构主义,其在不放弃中心—外围论和国家干预观点的前提下,倡导以“从内部发展”取代“内向发展”;赋予市场、私人企业和外国直接投资更为重要的地位;并接受了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新结构主义尚未成为主流经济思想。三地区经济一体化曲折发展拉美地区一体化思想在19世纪初的“玻利瓦尔主义”中就有了其雏形,但真正的拉美一体化只是在20世纪才变为现实。为了促进拉美发展模式的转换,20世纪50年代初拉美经委会提出了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设想,这一设想将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概念从国家的层次扩大到了地区和次地区的层次。到50年代末,随着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作为扩大拉美市场规模的一种手段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同时它也被看作是对抗美国经济优势和扩张主义的一种创造性防卫。拉美的地区经济一体化几乎与欧洲经济一体化同时启动,开始的时间早,有理论有实践,在发展中国家中独具特色。但拉美经济一体化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再到复兴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60年代至70年代初,特点是广泛的国家干预和为逐步取消地区内的贸易障碍、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制定了时间表。其间,拉美大陆有三次、加勒比地区有一次建立地区贸易组织的尝试,它们分别是:1960年2月“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LAFTA)的建立;1960年底“中美洲共同市场协定”(CACM)的签订;1969年“安第斯共同市场”(ANCOM)的建立和1968年“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CARIFTA)的组建。第二阶段是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是一个整顿和巩固的时期,由于第一阶段的实绩与昀初的高期望值差距很大,结果令人失望,也由于受拉美国家内部政治挫折(巴西、阿根廷、智利的军事政变)和外部经济冲击(石油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影响,拉美各国放弃了早先的宏伟目标,而主要在局部范围的双边协定基础上采取一些谨慎的合作。第三阶段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的复兴,在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推动之下,南锥体国家组建的“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于1991年达成协议并于1995年正式运行,安第斯条约组织和中美洲共同市场也重新焕发了活力,特别是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于1994年正式施行,开创了南北合作的新范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90年布什政府提出的创建一个“从安科雷奇港延伸到巴塔戈尼亚”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完全颠倒了50年代一体化产生的昀初动机。拉美国家为适应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挑战,提出了“开放的地区主义”的新战略。半个世纪的一体化运动对拉美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1962年,拉美地区内(不含古巴)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的5.1%,而到1980年增加到47%。1990—1997年拉美区内出口贸易额增长了3倍多,由161亿美元增加到537亿美元。区内出口贸易的增长快于区外出口贸易的增长,1990—1996年前者扩大了160%,后者仅扩大44%。①区内贸易对实现90年代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但是,拉美一体化要深入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难以克服的障碍,①里查德·弗伦奇·戴维斯:《拉丁美洲改革的再改革》(RicardoFrenchDavis,ReformingTheReformsinLatinAmerica)麦克米兰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183页3如“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突发的政治经济事件,大多数企业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