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成本的形成与控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代理成本的形成与控制摘要:企业制度的两权分离,导致了企业的代理问题,如何实现企业经营者(代理人)与股东(委托人)利益一致,激励相容,是解决代理问题的关键。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规模在管理上就会出现复杂性,比如资本结构的多元化,所有者管理技能的有限性,此时由所有者直接进行管理的风险和成本都会加大。于是所有者寻求有效的代理人,分离出经营权成为委托人的角色。代理人和委托人在利益上存在的冲突产生了代理难题,而为此设计出监督、约束、激励和惩罚等措施都是有成本的,即代理成本。严格来讲,代理理论是金融学、经济学和财务学交叉研究成果之一。正是代理理论的出现使得我们对企业的内部构造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将以代理成本难题、代理成本的性质、其他类型的代理成本和代理成本的控制方法这四个方面来对代理成本进行综述。关键字:代理成本形成;代理人;股东与债权人TheFormingofAgencyCostandIt’sControlAbstract:Theseparationoftwopowerstotheenterpriseresultedtheagencyproblemofenterprises.Howtoachievecommoninterestsofenterprisemanagers(Agent,owner)andShareholders(Principal),isthekeytosolvetheagencyproblems.Whenenterpriseruntocertaindegreetherewillbecomplexityinmanagement,suchasdiversificationofcapitalstructure,becauseoftheowner'smanagementskillshaslimitation,therisksandcostsofdirectlymanagementbyownerwillbeincreased.Afterthatownershavetoseekforefficientagents,separatemanagementgivetoagents.TheconflictininterestsofenterprisemanagersandShareholderscausetheagencyproblems,andthemethodswhichcansolvetheconflictlikesupervision,restraint,encouragementandpunishmentareallhavecosts,namelyagencycost.Instrictly,theprincipal-agenttheoryareoneoftheintersectresearchresultsbyFinanceandbanking,economicsandfinancialaffairs.Justbecausetheprincipal-agenttheoryappearslettheinternalstructureofenterprise'sresearchbecomeworkable,andwehavebreakthroughprogress.Inthisarticle,weusepiecewisebywayofexplanationtoanalysisagencycosttheoryandform,anditspracticalsignificance.Keywords:Agencycost;Agent;Shareholdersandcreditors一、代理难题的形成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企业规模逐渐扩大,经营一个企业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经营者所需要投入的精力也越来越多。初始的投资者将以更多的精力用来吸引新的投资者加盟本企业,将以更多的时间用在有关企业发展、壮大的战略思考上。此时,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所有者,将会选择聘请外部经理管理企业,而将自己从繁琐的日常经营中脱身出来。这种社会分工从总2体上来说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并在一种良好的机制配合下,实现所有者和经营者双赢的结果。但这种分工即两权分离必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就是代理难题的出现。这种企业所有者聘请外部经理管理企业而产生的关系,按照詹森和梅克林(JensenandMeckling,1996)的定义将其定义为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企业所有者(Principal,委托人)将某些决策权委托给经理(Agent,代理人),经理以企业所有者的名义从事各种活动。如果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双方都追求效用最大化,那么经理就不可能完全按照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行事。因此,企业所有者必须设计出一种合适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以限制经理偏离企业所有者的行为,这就产生了监督成本问题。代理难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所有者和经理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经理在第一线从事经营活动,掌握着企业货币资金的流入流出,在一定的授权范围内负责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控制着企业各项费用的支出。因此,经理处于相对的信息优势,而所有者则处于信息劣势,同时经理完全有可能利用信息优势为自己谋取额外利益。代理难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归纳起来,代理难题在企业中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偷懒行为问题按照经济学中边际分析的学说,工作是一种负效用,但有收入作为补偿,闲暇是一种正效用,但会损失收入。代理人会在闲暇所带来的效用与丧失收入所带来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对闲暇的偏好直到闲暇所带来的边际利益与丧失收入所带来的边际成本相等为止,同时经理会判断勤奋的边际收益是否小于闲暇的边际收益,最后决定他选择是否更多地偷懒,此时公司的损失就越大。(二)任期问题一般来讲,经理人员都有一定的任期。相对于经理人员任期来说,公司有更长的生命期间,股东们关心的是未来期间的现金流。而经理人员在任职期间的要求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期的现金流。当经理人员接近退休时,他们任期的有限性与股东持股期的无限性(如不将股票抛出的话)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代理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比如,经理人员可能偏好投资于具有较低成本和能够更快取得成效的项目,而放弃更具获利性的但是成本较高且需长期见效的项目。公司应投资多少研究发展费的决策就是此类问题的一个例子,研发费的支出削减了会计收益从而减少了经理人员的当期报酬。因此,临近退休的经理人员可能会承受研发费的成本而未能享受其所带来的利益。(三)风险偏好问题股东对企业的要求权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对企业未来价值的期权,所以为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人员投资于一定风险项目时,股东的利益并不会受到损害。然而,经营者倾向于较低的风险项目或较低的净现值项目,相对于股东偏好而言,经营者可能采用更小的负债融资,更多地进行内部融资,为避免较大投资风险而放弃了有较大收益的投资项目。因此,风险偏好的不同使代理人与股东在企业政策方面产生分歧,从而产生代理问题。(四)在职消费问题代理理论认为,代理人都是机会主义者,谋求私利的动机促使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把与企业有关的其他权益持有者的财富转移到自己的手中。由于契约条款的不完善,或无法限制不良行为,代理人往往要求进行更多的在职消费。例如,豪华的办公设施,昂贵的轿车等等。(五)资产使用问题公司资产的不正确使用与用于个人消费也会带来代理问题。在职消费可以使公司吸引具有丰富3经验的经理人员。然而,如果津贴过度,则会使股东财富遭到减损。经理人员仅仅负担此类支出成本的一部分,但是却获得了全部的利益,所以他们有强烈的动机进行比股东所希望的更多的在职消费。经理人员也有动机进行无利润的投资以增大公司的规模,从而增大了他们的报酬与特权。来自一些对美国公司CEO报酬的研究(比如Murphy,1985)发现,对于样本CEO报酬而言,公司规模(用销售额表示)比经营绩效具有更高的解释力。Jensen(1986)指出,经理人员具有过度投资的动机是非常明显的,通过此种方式他们可以获取超额现金流,Jensen将超额现金流定义为公司所有具有正净现值的可投资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与需要投入到其中现金流之间的差额,他还指出最可能产生超额自由现金流的公司是具有有限增长机会的盈利公司。代理关系的产生与维持,势必会发生一定的费用和效率损失,这就是代理成本。二、代理成本一般来说,代理成本是由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的。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是由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的。股利的支付有利于缓解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而这正是代理成本的一种表现。首先,管理者主要是通过自由现金流量来增加在职消费的,股利的发放直接缩减了这部分资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管理者的在职消费;其次,股利的发放减少了企业的股东权益,进而提高了公司的债务/权益比率,从而加大了破产风险,增大了管理者所担负的破产成本,管理者的努力程度便会因此而有所提高;再者,由于过度投资的资金也主要来源于自由现金流量,股利的发放同样可以抑制管理者的过度投资。代理成本可分为三部分:第一,委托人的监督成本,即委托人激励和监控代理人,从而使后者为前者的利益尽力的成本;第二,代理人的担保成本,即代理人用以保证不采取损害委托人行为的成本,以及如果采用了那种行为,将给予赔偿的成本;第三,剩余损失,它是委托人因代理人代行决策而产生的一种价值损失。显然,第一、二是制定、实施和治理契约的实际成本,第三是在契约最优但又不完全被遵守、执行时的机会成本。三、其它类型的代理难题与代理成本(一)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成本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主要指公司对债权人财富的转移,这种转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第一,增加债务融资。在融资决策上,公司可以通过发行新债来稀释原有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第二,大量派现。公司亦可以通过诸如发放现金股利、进行股票回购等方式来将大量现金发放给股东,从而降低企业偿债能力。第三,选取风险大的投资方案。股东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对高风险项目甚至净现值为负的项目进行投资,以此使股东财富最大化与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目标发生严重偏离。股利的支付减少了企业的股东权益,提高了公司的债务权益比率,增加了债务人的风险;同时又减少了现金总额从而增加了剩余资产的平均风险。而债权主要是通过要求公司进行实物担保、在债权契约中对股利支付进行条件限制等方式来缓解此类代理成本。(二)公司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当股权比较集中时,此时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大股东为获得控制收益而对上市公司进行的控制活动是有成本的。当大股东持有股份较多,且在利益方面与中小股东存在冲突时,大股东会以中小股东利益为代价获得短期利益。随着控制股东持股比例的下降,在公司产出中,他所占有的份额将下降,这会鼓励他以控制收益的形式来获取公司更多的资源,从而导致更大的代理成本。(三)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代理成本4我国政府分权的制度变革产生了政府间委托代理成本和中央、省、市、县等不同层级政府控制国有企业的控制权结构,政府间代理层的级别越多,代理链条越长,这一代理成本越高。另外在中国因为国有企业的政府主管部门拥有在西方由股东任命经理的权力,但却不是真正的股东,并不能称为真正的委托人。这是渊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基础上的委托-代理理论在中国国有企业运用时所面临的最大、也是最为本质的问题(严格地说,政府主管部门更应该属于国有企业的一级代理人,而企业经营者则属于二级代理人的范畴)。政府主管部门作为国有资产的委托人并不真正关心企业的货币收益,从而并没有积极性选择具有企业家素质的人当经理,在公有制下的委托人比私有制下的委托人较少得到利益和承担成本,由此委托人缺少选择合格代理人的动力。并且在公有所有权下,任何决策或选择的成本对选择者的压力完全要比私人财产条件下要小。政府主管部门具有选择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权力,同时具有不受替代性约束的限制,这种不对等权利与利益的相配,注定是缺乏效率的。从前文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代理难题和代理成本的产生原因,实际意义以及对企业、公司和其他商业群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