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doc7)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1世纪中国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一发展社区医学是21世纪中国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1.过去50年的医学发展史已经证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不符合已变化的客观健康形势(1)中国的老龄化进程相当快。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已出现老龄化现象,从2000年起,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6亿,并且还以每年3%速度增长。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每年5%速度增长。因此中国仅用了20年时间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行列。老年型社会的医疗要求显著不同于成年型社会,要求在社区发展各种综合性、经常性的日常照顾和医疗服务更多,这使我国现行的高度专科化的生物医学模式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显得无能为力。(2)在疾病谱已变化的中国社会,单纯生物医学模式也遇到了严重挑战。我国城市总人群中慢性病患病率已由1985年的23.7%增加到1994年的32.3%。三高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涨幅尤为明显。据有关部门调查,1959年三高者为7.73%,1979年上升到11.8%,1991年上升到15.4%,现在已超过20%,其中仅高血压患者已达1.3亿。又据上海市调查,10年前糖尿病患病率为1%,10年后的今天,已达到10%,估计全国糖尿病人已有4000万人。与此同时,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SARS等)又来势汹汹。因此中国社会面临着世界第一次卫生革命和第二次卫生革命的双重压力,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在这里确实显得束手无策,虽然采用了相当多的先进技术,但这些疾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却仍然是越演越烈。(3)医疗费用高涨和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由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立足点是疾病诊断和救治,又由于高科技医学在疾病诊治上的急剧投入,其结果必然造成医疗费用高涨和资源配置失当。有资料估计85%以上卫生资源投入大医院,从而使原有的分级医疗体系被打破,各类医疗机构之间无序竞争、功能失调,医药价格上涨幅度过大。1993~1998年我国门诊医药费年增长率分别为35.5%、44.4%、45.8%、46.3%和32.2%,明显高于我国同期GDP增长率。与此同时医疗服务的效率却在下降,如1997年与1990年相比,全国县以上医生人均日诊疗人次由5.5次下降到4.6次,医生人均每日负担住院人数由2.1人下降到1.4人,病床使用率由88.2%下降到67.4%。把这种服务效率下降和疾病增长相对照,充分显示出就医难。(4)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导致基层医疗保健服务的进一步萎缩。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当时全国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世人所瞩目。当时基层卫生工作确实有所发展,特别是后来的赤脚医生制度,曾为广大农村医疗做出了贡献。但后来由于过分相信现代高科技对医疗的作用,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导致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都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专科医疗服务模式,在80年代后甚至出现了基层医疗“门庭冷落”的情况,基层医疗走到了马鞍形的最低谷。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符合人类健康和病患的宏观规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是由美国医生G.L.Engle于1977年首先提出,他认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及其生活环境,并通过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1)人的生存、健康状态和疾病,与社会、心理、环境因素有着十分密切关系。例如肺癌,许多人均可能存在原癌基因,但同时也存在抑癌基因。在健康状态下,原癌基因不会被激活,处于在抑癌基因的控制下,因此不会发展成肺癌;由于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影响了免疫应答强度时肺癌的原癌基因有可能被激活,从而引发肺癌。有人研究过9万个双胞胎,即使在同卵双生子中的人同时患癌的亦只有3%,说明纯粹与基因有关的生物因素即使在癌症这类有较大遗传影响的疾病中其权重也是很有限的。(2)事实上人类极大多数疾病的发病模式与上述肺癌有相似之处,都存在着所谓各种致病基因即生物因素的存在,但它们并不一定处于被表达状态,因而表现为健康;但如果受到社会、心理、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生活方式等行为的影响,很可能转化为显形态,即发病状态。据美国疾病中心1996年的报告,美国自从7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发展了以控烟为中心的、以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脑卒中下降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WHO报告,人的健康与长寿,与遗传的关系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气象条件占7%,而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嗜好却占60%,可见社会、心理、环境,特别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在健康和病患之间的转化中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2)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必然会促使医生的服务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从历史上看,古代的医学注意的重心是病人。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说过“了解你的病人是什么样的人,比了解他们患的什么病更加重要”。我国传统医学也特别强调个体化的辨证施治。但随着以实验为基础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其结果使医生们的注意力从病人转向了疾病。虽然这种“转向”也是科学进步的阶段表现,但这种“转向”确实使医生逐渐忽视病人的需要,必然导致病人对医师信任的下降,以及“失人性化”(Dispersonality)医疗的出现。例如有人统计过一家内科诊所1000例门诊病例中,经检查证实只有16%居现在“疾病”范畴之内,是医生可以有办法去处理的,其余的“不适者”不属诊断范围的只好不予处理,忽视就诊者的需求,导致抱怨增多。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框架下,人的健康与疾病是与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的,医生在诊治时必然会通盘考虑求诊者的方方面面的情况,并从中分析出相关因素,然后做出适当的处理,提出协调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建议,而这种新的工作方式会延伸至求诊者疾病尚处早期分化之前。在这种新医学模式框架下,医生必然会转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上来,实现医学自身的回归。现代医学的这种回归正好和我国传统医学在整体医学哲学思想上的相似性,现代医学的这种回归必将有利于“预防为主”和“中西医结合”方针的落实。3.发展社区医学是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最近由国务院组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中“人口与健康”专题组的研究结果指出,今后我国医学发展的重点应该“前移”和“下移”,前移的意思是要以防病为主,注意“治未病”,下移的意思是要把重点放到基层。这种结论均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理念。前面已经分析过,生物、心理、社区医学模式确实有可能解决当前医学发展中所遇到的诸多矛盾,前景看好,但有一点已成共识,即新的医学模式的医疗实践基点不在现在城市的大医院和大诊所,而应在基层的居民社区中。因此社区医学应是发展生物、心理、社区医学模式的基本单元。二社区医学与医学工程1.社区医学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各国定义和内容略有不同。在我国,卫生部会同国务院十个部委在1999年7月发布过《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中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是:“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要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病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服务。”从上面的定义可看出,在我国的社区医学是六位一体的整体医学服务科学,也称全科医学。因此实施社区医学的主要成员是活跃在社区中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是由原历史上的通科医生,经过近十余年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实践和发展逐渐形成的。由于组成社区的基本单元是家庭,因此全科医生也可称为家庭医生,但现在的全科医生要求对心身疾病和心理学有更多的认识,以便以更好地按新的医学模式实施各项服务。根据生物、心理、社区医学模式理念,国际上的社区医学已流行采用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Community-orientedPrimaryCare,COPC)来为居民提供基层医疗服务,它强调以社区人群为导向,在个体服务中融入了群体服务,是一种个体化服务的类型。发展社区医学不仅可能解决前面所分析过的当前我国医学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还有可能加快和从真正意义上建立和发展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由于“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的观点日益深入人心,健康和医疗保健服务已经成为敏感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之一,因此加快和落实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已是涉及民生的大事,而社区医疗的发展可能加速医疗保险制度的落实。在这方面英国和瑞典等欧洲国家就是因为他们十分重视社区医疗和全科医生的作用,使其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全体居民,因此能以较低的费用,较少的卫生资源获得较好的效果。这值得我们借鉴。发展社区还可能大大缓解当前城市中大医院的医疗服务压力。由于社区医学是以家庭为单位和以社区为范围的医学服务为主线,因此基本的和大部分的医学服务是在社区及家庭之间的范围内由经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训练的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社区医学中心进行实施。只有少数需要专科医生参与时才有必要与以专科医生为主体的大医院进行联系,才有必要由大医院来实施专科医学服务。这种社区医学的服务模式可用统计数据予以说明。1961年KerrWhite对英、美发达国家社区居民患病与利用医疗资源情况的调查表明,1000个16岁以上的人口中,一个月里约750人发生过某种不适或疾患,其中只有250就医。所有250个求医者中平均只有14人利用过专科医疗,其中的5人由专科医生会诊,8人住社区医院,只有1人被送往三级医院。以上数字说明,社区医学发展起来后,确实能大大减轻现在大医院医疗压力太大的现状,也有利于改善现有的医患关系紧张状态。2.社区医学与医学工程(1)社区医学从医疗的角度上看,可看成是“治未病”的科学,是以健康为目标的科学。1986年WHO在渥太华制定的健康促进宪章中指出:“健康促进是指个人及社会增加对健康影响因素的控制能力和改善其整体健康的全过程,以达到身体的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善状态,确保个人或群体能够确定和实现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需求,改变和处理周围环境。”这就是说社区医学要求把过去的以“治病”为首要目标的医治调整到以“治未病”和促进健康为优先目标的方向上来。“龙头”的转向必然应该导致为其服务的医学工程学科方向上的相应调整,即从主要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主旨的医学工程发展方向调整到以“治未病”和“促进健康”,从而以健康状态监测和调整为首要目标的医学工程发展方向上来。(2)现在的问题。当医学的目的从“治病即一切”,转向以“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为第一优先时,医学工程将发生何种变化?“治未病”的医学工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对人体状态进行的观测、分析和辨识。它不同于现代医学的指标检测之处,在于它并不追求指标的特异性,而重在功能状态要素、表征(参量)观测方法(量化)的研究和系统综合分析(状态辨识)。b)从系统工程的观念出发,探索“预防疾病的损伤”,缓解、稳定、乃至逆转(局部或暂时)人体系统功能状态退变、恶化的可能性和可能的途径、方法、技术。现代医学的思维模式是大生产(工业化)思维模式(大样本统一模式)的外延,无论是疾病的诊断(指标体系),还是治疗,都有一个基于统计的统一的规范、统一的方法和统一的标准。而现代流行病大多系心身失调所致,带有很强的个体性。因此,现代社会流行病的预防必然是个体化医疗框架内的预防。与此相应,人体系统功能状态的变异,是指个体化的人体系统功能状态的时序变化。系统功能状态的分析、辨识重在个体化的纵向比较、分析,而以现代医学已知的、相关的、横向统计分布为其背景。同样,亚健康状态的调治亦必然是以已有的医学(包括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心理学、养生学等为基础的个体化调治。据此,以下几点对于以“治未病”为首要目标的医学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c)把人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考察其功能状态的变化规律。这里,生物力学方法和生物控制论方法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