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站区产城融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合肥新站区少荃湖区域产城融合总体发展规划研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6.031.特征与问题2.案例研究3.总体方案4.少荃湖片区方案汇报内容特征与问题11.1现状特征1.2主要问题1特征与问题1.1阶段特征:工业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2014年三产结构0.9:81.1:18.0,属于工业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7万元,低于合肥全市平均的3.19万元。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增幅16.3%;工业投资163.1亿元,增幅12.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22.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9亿元,增幅17.2%,增速居全市第二。2014年人口约4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10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居合肥全市第二,但总量在合肥四个开发区中仍处于起步阶段。财政收入7.36亿元,增幅26%。2014年新站区产业发展亿元增长,%生产总值209.9913.1第一产业1.80-0.4第二产业170.3914.2工业142.9017建筑业27.331第三产业37.738.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3610.6批发和零售业8.249.7住宿和餐饮业1.787.8金融业2.627房地产业13.368.6营利性服务业1.469.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888.8其他营利性服务业0.579.9非营利性服务业4.867.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8611.2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2.002.51.1结构特征: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工业与全市比较,新站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工业发展形成对中高端技能和高教育人才需求的格局。截至2014年12月,新站区新型显示产业从业企业35家(规模以上),已投资项目40个,总投资超800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约755亿元。已形成了涵盖面板、模组、装备、基板玻璃、光学膜、偏光片、显示光源、电子化学品、大宗气体、整机生产等环节的产业链,产业整体规模、创新能力、本地化配套水平等全国领先,2014年产业规模(不含整机)占全国比重约16%。高新科技发展势头良好。已有35家国家级高新企业入驻新站产业基地,涵盖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光电等产业。215.0280.1138.2163.141.182.7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0-2014新站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比较(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2005-2013合肥市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制造业房地产1特征与问题1.1区域特征:与中心城区受到交通阻隔铁路交通阻隔轨道交通尚未贯通快速路交通压力大新蚌埠路晚高峰道路拥堵情况1特征与问题1.2问题一:产业体系相对单一独大新站区的产业发展呈现出初期发展的不协调状态,制造业一支独秀,相应的服务业并没有跟进。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效应仍然有限,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仍在起步阶段。商业服务业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远不能满足需求。0.020.010.710.810.270.18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20102011201220132014新站区产业发展趋势图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10-2014新站区三次产发展趋势,亿元20102011201220132014第一产业2.161.791.881.811.80第二产业72.00106.96132.11149.21170.39第三产业27.3430.0331.6034.6537.731特征与问题2013年工业产值(亿元)工业522.8高新技术产业351.3平板显示产业158.71.2问题二:产业对本地就业包容性不足由于主导产业的资本密集特性,所需要的劳动力有限并以中等以上技能为主,这使得现有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以外来工人为主。2014年规模上工业企业就业人数为57853人。新站区的人均资本占有量远高于合肥的平均值,几乎是最高的。本地人才供给无法满足不断增加和提升的人力资源需求,农业转移人口出现结构性短缺,特别缺乏技能型、专业性人才。新站区2014年1.8亿元的农业增加值所雇用的劳动力大约为6500人。本地户籍登记的8万劳动力会有一部分外出务工。新站区接近30万人的总就业中,异地单身或非家庭居住成员应该占有很高比例。2014年合肥各区规模上工业人均产值、人均利税、人均资本占有量类别全市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高新区经开区新站区巢湖经开区工业总产值,万元8589397684933724293321654389624303210429545245085056211811729501利税总额,万元7642971362102219791972034721461260203206069467339779090固定资产合计,万元21756415410566714706573961369599020517723218168386149596798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5959941171721966108135481156383108718578537751人均产值,万元144.172.5110.6153.0113.9185.0225.4107.494.1人均利税,万元12.83.110.118.28.622.419.011.610.2人均资本占有,万元36.535.032.553.167.436.429.666.712.51特征与问题1.2问题三:空间结构有待优化板块分割明显工业板块、生活板块、高教板块分割明显,板块划分过大用地结构不合理就业空间偏高商品房建设刚刚起步,小区数量极少1特征与问题1.2问题四:公共设施配置不完善,环境质量有待提升公共设施配置不完善教育设施容量饱和,品质不高医疗设施不足文体设施仍空白主城区重点文化设施主城区重点体育设施公共空间不足现状公园、广场数量少主要集中在启动区,生产组团内公共空间严重缺失1特征与问题案例研究22.1开发区产城融合经验:成都天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无锡新区、苏州工业园区2.2少荃湖片区比较研究:百家湖、金鸡湖、三湖片区对比2.3小结2案例研究2.1开发区产城融合经验:成都天府新区天府新区产城融合单元层级产城融合单元功能小区基层社区中心体系单元中心功能小区中心基层社区中心边界生态廊道、基础设施带快速交通河流水系、道路、市政廊道规模15-45km²2-6社区1.5-3km²类型制造单元、商务单元、研发单元、游憩娱乐单元、农业旅游单元经验:以产城融合单元组织生产生活活动,并根据不同的单元类型确定其规模及空间组织方式2案例研究2.1开发区产城融合经验: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结构规划》1992《张江高科技园区总体规划》2006功能分割→功能混合化探索期:完全的功能分区培育期:各类用地逐步混合发展期:腾笼换鸟,市级副中心,用地高度混合化功能分区到用地混合2案例研究2.1开发区产城融合经验:无锡新区开发区独立发展阶段以区带城发展阶段以城促区转型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独立式极化、依赖功能配套式综合式内涵式发展1992—19981999—20042005年至今重要特征外向型经济龙头作用综合实力壮大从业人员增加以IC、光伏、光机电、IT为新区主导产业工业用地优先公共设施用地增加用地均衡功能逐渐多元化、综合化向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型城市新区转变单一功能到多元综合2案例研究2.1开发区产城融合经验:苏州工业园启动期(1994-2000)规划之初便考虑了职住平衡与功能混合软件先行(基础设施、环境营造)苏州工业园总体规划(1995)定位:国际化现代工业园区、“示范性工业区”工作重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升管委会职能: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和拆迁安置成效:良好物质基础和软环境;2案例研究加速期(2001-2005)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01年)定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和创新载体建设工作重点:引进高科技、资本密集、有辐射带动效应的项目管委会职能:陆续新增设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等13个社会与城市综合管理部门成效:是城市人口增长最快和第三产业发展最快的阶段。伴随着城市人口的集聚和服务业的发展,开始向新城转型。(企业入驻、解决就业)2.1开发区产城融合经验:苏州工业园2案例研究转型期(2005-新城出现)苏州工业园区战略规划(2006年)定位:东部新城和市域CBD做法:2006年园区将行政中心东迁至金鸡湖湖东地区,以带动湖东地区的开发成效:二产之外,第三产业,如园区房地产、商贸娱乐、科技教育和旅游等快速发展提出转型发展功能综合,CBD为核2.1开发区产城融合经验:苏州工业园2案例研究深化期(2011-—)2012区划再调整,设街道退二优二进三,老镇改造引入“白地”、“灰地”、“弹性绿地”等理念,对短期内不明确用途的地块实施弹性控制,有效提高土地开发效益和集约利用水平。白地:对地块还没有清晰认识灰地:退二进三的工业用地弹性绿地:绿地两边是不同性质用地,随着建设推进可慢慢压缩,最终成为一个小型绿化地块2.1开发区产城融合经验:苏州工业园2案例研究2.2少荃湖片区比较研究:南京江宁百家湖百家湖片区是江宁开发区早期的工业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工业到城市、从边缘到中心的演变过程。现状片区人口:22.27万2案例研究先生产、后生活待工业布局完成后,再进行功能的调整2.2少荃湖片区比较研究:南京江宁百家湖案例研究南京百家湖退二进三退二优二案例研究南京百家湖退二进居退二进绿南京百家湖中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3)2案例研究2.2少荃湖片区比较研究:苏州金鸡湖轴心引领、三湖联动、四区统筹、多片繁荣规划形成“双核‘十’轴、四区多片”的空间结构1、双核湖西CBD、湖东CWD和BGD围绕金鸡湖合力发展,形成园区城市核心区。2、“十”轴沿东西向城市轨道线和南北向城市公交走廊,形成十字型发展轴,加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3、四区多片包括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每区结合功能又划分为若干片区围绕金鸡湖布局城市中心功能三大功能区苏州工业园区中轴上,金鸡湖两岸,总用地面积为489公顷中央商务区:商务办公、购物中心和酒店娱乐,98.7公顷商业文化区:商业、会展、文化、休闲娱乐等,209.7公顷行政公共服务区:园区管委会行政管理用地、商业、文化娱乐和高档居住,179.6公顷环金鸡湖商业区湖底隧道(规划阶段)和轨道交通(已经建成),避免对湖面的分割2案例研究CBD2.2少荃湖片区比较研究:苏州金鸡湖2案例研究商业文化区2.2少荃湖片区比较研究:苏州金鸡湖2案例研究与中心城的关系2.2少荃湖片区比较研究:三湖片区对比•少荃湖:距市中心约13km•金鸡湖:距市中心约5.5km•百家湖:距市中心约11.5km13km11.5km5.5km少荃湖与百家湖均位于城市边缘,到城市中心的距离相当金鸡湖则紧邻市区2案例研究交通条件•少荃湖•金鸡湖•百家湖快速路、主干道、地铁联系古城新城;地铁轻轨设多个站点现状路网不成熟,通达性差,且有铁路阻隔;至合肥城区30分钟。主要道路快速路高速路现状道路完善,有两条地铁联系主城。地铁与百家湖、金鸡湖相比,少荃湖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较弱2.2少荃湖片区比较研究:三湖片区对比湖面面积•少荃湖:约0.86km²•金鸡湖:约7.4km²•百家湖:约1.67km²少荃湖湖面面积最小,约为百家湖的1/2,金鸡湖的1/92.2少荃湖片区比较研究:三湖片区对比2案例研究规划定位•少荃湖:城市副中心•金鸡湖:市级CBD•百家湖:东山副城中心东山副城中心区和高品质居住区,副城主中心,形成以商贸商务、文化行政、居住为主的综合枢纽区国际领先的高科技园区、国家开

1 / 8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