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曾有人言:西服之美,美在立体;满服之美,美在繁复;而汉服之美,美在取法自然,天人合一。服章之美构成华夏民族延续上千年的独特风景线,成为古典中国文明的重要象征……“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汉服之美,尽在其中。何谓汉服?汉服,即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相传始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到满清的“剔发易服”时衰落,连绵千年,这一时期的服装,被称为汉服。而汉服复兴是以重现汉服为出发点,借此复兴华夏传统文化的一场文化运动。正所谓“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复兴汉服,是为了让美的事物的到更多的欣赏。复兴汉服,是为了让堂堂汉族重新拥有拥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复兴汉服,是为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定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汉服运动迄今已历十载——从无到有,自弱而盛,中国各地民众无不为汉服所感染,并远播海外。2003年以前,是网络汉服时期。2004年到2007年,是汉服复兴流派产生,以及不同的流派逐渐构铸起自己理论体系的时期。2007年到2012年,是汉服圈内的社团化时期。2012年以后,汉服界掀起了实体化浪潮。提起汉服运动,不得不提的便是为汉服复兴而奔走呼号的前辈们。是他们虽然几经沧桑,几度彷徨,但仍坚持着: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2003年11月22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网名“壮志凌云”的王乐天把汉服穿上了郑州街头。尽管有人嘲笑,有人不解,王乐天还是坦然地穿过人群,走在郑州最繁华的街道上。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记者偶然看到了这些照片,并据此写成了一篇报道《汉服重现街头》,这篇文章也成为第一篇报道汉服的文章。王乐天在采访中说“在行人的眼睛里,我就是一个出土文物,一个怪物。有一个路边小店的店员说,快来看,日本人来了。在街上,没有一个人说我是中国人,这是中国最大的悲哀!”所以不禁让人诘问:“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衫,你却说我行为异常?为什么我倍加珍惜的汉装,你竟说它属于扶桑?”但是从这一刻,汉服运动正式扩大为社会公众事件,所以2003年被认作是“汉服运动元年”。公元两千零四年,天津建卫600周年。网友“天涯在小楼”只身着汉服参加天津祀孔大典。白衣胜雪,不染纤尘,在那群穿着清代服装的人中,一身洁白的汉服,显得格外孤独而又靓丽。她曾言道:“多年之后,我想我还会记得这天,记得那天籁般的韶音雅乐,记得稚嫩童声颂出的论语,记得寒风中庄重的祭文。”并在撰写的后记《一个人的祭礼》的结尾写道“一件深衣,一份信仰,一个人。一场盛大的祭礼,一次对儒家文化的呼唤,一群崇尚传统的中国人。只是,我依然坚持的相信,这是一个人的祭礼——白衣胜雪、不染纤尘。”而对每一个炎黄子孙人而言。我们不该忘记: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曾经有一条河流叫长江,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曾经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曲裾,在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衣服的前后片是由下往上歪曲缠绕的所以称为裾,衣领互相交叉,衣襟的左片压于右片之上,系于右腰固定。称为交领右衽。齐胸襦裙,齐胸襦裙最早见于南北朝,盛行于唐。古称束腰襦裙,束带位置在以上,裙子高束于胸下。一般配有披帛,使人显得很高挑,雍容,大气。交领齐腰襦裙:裙腰与腰部平齐,上儒一般束在裙子里面,并用腰带齐腰固定。上衣为交领,下裳为围合式长裙。对襟齐腰襦裙:裙腰与腰部平齐,上衣衣襟呈对称状,故称对襟齐腰襦裙。袄裙:也称明制襦裙,上儒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为护领,上衣穿在裙子外面。下面常搭配马面和普通褶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