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设计方案-1-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一)基地分析XX市城西街道上XXXX线拆迁安置暨空心村改造项目南临03省道,北靠XX市看守所用地区块,东临上XX旧村区块,用地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是拆迁安置用地的理想地块。本用地建设核准规划总占地面积为29.1万平方米,其中旧村用地为12.5万㎡,新村建设规划用地为16.5万㎡。新村用地建设按规划分期建设,其中新村一期建设用地80538㎡。二、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一)批准的有关文件l、XX市相关部门签发的城西街道上XX新农村建设用地总规划核准文件2、甲方提供的建筑规划设计任务书3、国家、地方、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二)本工程适用的相关规范及标准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居民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2003年版)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没计规范》JGJ50-200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计规则和配建标准》(三)水、电、热等能源供应条件l、生活、消防用水均由城市自来水管网供给。2、废污水排放采用分流制,室内废、污分流,室外雨、污分流,污水经沼气池净化处理后与生活废水共同排入城市排水管网,雨水直接排入雨水干管。3、本工程消防用电及重要设备用电等级二级负荷要求设计。4、本工程生活燃气采用管道液化气,管道沿厨房外墙明装。5、本工程在小区内部设有配电用房。(四)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l、方案设计总体要求(1)本工程的总体设计,应综合考虑住宅与公建配套设施的布局、群体组合、路网结构、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2)要充分利用每寸土地,使建筑布局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使建筑与环境间做到因地制宜、节约土地,减少工程管网和公用设施投资,降低建筑的总造价。(3)要满足停车泊位、交通组织、避雷、消防和人防等方便的要求。(4)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并细化好建筑、道路、广场、庭院、公共绿地和建筑小品间及人的活动之间的关系,创造环境优美,品质典雅的居住空间。(2)、方案设计具体要求(1)总平面布置要求:建筑总体布局根据地形条件,特别重视人、建筑、环境的相辅相承的关系。(2)建筑退让及间距要求:除满足设计条件的要求外,还严格按照《XX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的规定》控制。(3)立面要求:营造一个全新的居住环境,突显新农村新住宅风格。(4)结构设计要求:应满足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多层住宅建筑,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抗震、抗风结构体系。达到金华地区抗震设防的要求,且要根据国家住宅设计规范及浙江省住宅设计有关规定进行设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设计方案-2-三、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本安置住宅小区的总体指导思想:自然生态、人文休闲。在设计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均好性——处处均有优越的环境和便捷、安全的交通,户户拥有良好的朝向、视域、日照、通风和景观。2、开放性——现代的社区应该包括开放的内涵,体现在空间、功能等模式的设计上,例如户外空间、道路的通向、开放性的社区活动和人际交往、私人家庭生活的对外接纳与交流等。3、时代性——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e生活(宽带运输、电子商务、SOHO、VCD视频点播等)不仅是一种时尚,且已上升为必需,小区内按照国标进行智能化配备为此提供基础。4、合理性——设计中注重对小区各功能区块的分析、路网系统的合理布局、户型的精心设计、造型时尚的重新创作、以及对各项感性及理性指标综合量化的理解贯彻等诸多方面。5、人文性——以人为本,突出居住的人文特色,营造多元化的小区文化特色。6、生态性——对自然条件的关注成为在设计中情趣与感性表现的基础,人类的外在环境已不再是过去的自然生态系统,它是一种复合人工生态系统,自然形态与建成形态之间的界线变得日益模糊,自然要素透入建筑,建筑构成景观的框架。而对自然条件的理解现在已经扩展到对人文历史等因素的关注。结合本地块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在规划设计段充分体现对小区建设生态性的关注尤显重要。第二章总平面设计一、规划设计手法小区的规划以前述理念和指导思想为原则,从人本出发,以建筑“生态人居典范”为目标,规划设计独具匠心,处处精雕细琢。以多种手法组织富有人性化的空问,把提升环境的吸引力作为创造居住区高品质的目标,使其作为物质化的信息媒介向人们传递全新的人居模式和人性化的生活态度。l、疏密有致,造就鲜明个性和宜人环境;2、虚实渗透,层层展开,形成耐人寻味、和谐的整体。3、布局灵活,灵动中隐藏秩序;内容充实,丰寓中包含韵律。4、建筑形态、空间走势、体现“阴阳相抱”的原理,使小区的每一幢楼都处在较好的环境位置,使整体环境达到相对完美的境界。5、运用中国传统空间中“收入顿曲引,隔敝敛透遮的手法塑造富有人文韵味、激发居住人文的环境氛围;6、将合理的功能分区与多层次空间结构通过简洁、流畅的交通网络和空间渗透手法结合在一起,使优美的环境更富于人性和切合实际;7、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资源,取景引景,柔合硬环境创造对景;引伸环境,组织空间的流动性,步移景异。8、强化环路的景深层次,抑扬顿挫,给人以震撼的同时又留有丰密的想象余量。9、规划设想以“绿化带”景观上轴为主线,以生态水网系统为纽带,串联起各种物业类型。充分利用地块周围的景观资源,在规划中以水为主题,让水穿梭其间,提高大环境的质量,使居民真正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绿色环境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景观带,强调周边环境,连接丰富多彩的主题景观及阁边特有的景观小品,提供令人自豪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设计方案-3-的休闲体验。10、建筑体量依路网的蜿蜒而变化,造型丰富,采用不等量体量相结合,跃层、退台、既创造丰富的造型,又允分利用土地价值。11、建筑单体外观采用经典民居风格,辅以新人文主义装饰手法,创造典雅、艺术、尊贵形象。12、注重对社区公共空间场所的考虑,为居民提供多层次、高档次的服务。13、合理的布局,保证朝向、视域、日照、通风、景观都趋于最佳。14、停车采用室内外相结合的设计;既方便居民生活又减少人车交叉机会对居区环境的干扰。二、总体布局在注重协调统一的基础上提升整个小区规划设计品质,彼此呼应,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统一、充满活力的居住服务社区;强调规划建设的整体性,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与市政基础设施;通过规划设计手法力求将周边的不利因素降低到最少。2、整体布局建筑产品主要是联体排层和多层,并设有幼儿园、菜市场、老年活动中心、篮球场、室外娱乐设施等,配套设施齐全。三、道路体系与停车科学合理的小区道路设计,能创造方便、安全、宁静的膳住环境,从而提升居住质量。小区的基地外围有较好的交通条件,小区内部道路规划以加强内部功能组织和便于内外交通为原则,同时将道路设计和景观设计相结合,创造良好的景观环境。四、景观系统设计在各入口均处考虑了较为集中的小品景观系统,融人工与自然风韵景观元素于一体,集成多功能、丰富的小区景观节点;小区内的中心花园是本小区的“绿肺”,它为住宅健身、休闲、社区活动提供了理想场所,也是本小区品质提升的关键,同时也是小区人气集取地。整个小区的绿化环境本着生态的原则,以绿色为主,配以颇具现代人文气息的铺地、座椅、灯饰、亭台、小雕塑及环境小品等勾勒出一系列精彩的景观画面,在暄嚣的城市环境中构架出一片绿色的方舟。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规划用地:29.1万㎡其中旧村建设用地:125387㎡新村建设用地:165680㎡新村建设经济指标一期用地面积:80538㎡总建筑占地面积:21277㎡(折成安置基数为27972)其中多层住宅:21060㎡(585间)沿街住宅:4212㎡(109)间高层住宅:1080㎡总建筑面积:100238㎡其中多层住宅:63180㎡沿街住宅:16848㎡高层住宅:16200㎡建筑密度:33.9%容积率:1.24绿地率:30.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设计方案-4-第三章建筑设计为了使规划的配套齐全,规划中布置了物业管理用房、老年活动中心等配套服务用房、配电用房和托幼用房等。本方案在建筑造型上采用经典民居风格。暖色墙面、弧窗,加之现代的铁艺栏杆和烟囱,力求以精致、成熟的手法加以提炼和升华、创造出全新的建筑形象。我们力图运用丰富的建筑语汇,以艺术的视角描述我们对建筑造型独特的见解,通过综合运用建筑体量与细部,色彩与肌理、比例与尺度的把握,创作新颖、独特的造型效果。立面设计追求简洁、明快、高贵典雅,通过对建筑细部的设计和推敲,使之焕发出精致、稳重的建筑网络,同时不失活泼、跳跃的时代气息。屋顶设计考虑坡屋顶、屋顶露台,使建筑的第五立面更加丰富。第四章结构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主要由3层的普通住宅和双联排屋组成。二、设计依据:(一)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35KN/㎡基本雪压0.55KN/㎡抗震设防烈度:6°,不设防(二)设计规范、规程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10-200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J94-94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三、设计要求1、恒荷载楼面面层:1.0KN/㎡240砖墙双面粉刷:4.9KN/㎡120砖墙双面粉刷:2.8KN/㎡混凝土:25KN/m32、活荷载房间楼面2.0KN/㎡车库4.0KN/㎡楼梯间3.5KN/㎡阳台2.5KN/㎡上人屋面2.0KN/㎡不上人屋面0.5KN/㎡3、本工程合理使用年限50年。四、结构选型:多层住宅为框架结构;本工程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来决定本工程所采用的基础形式。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设计方案-5-第五章给排水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二、概述本工程建筑为低层和多层住宅建筑。三、给水系统设计1、生活给水系统(1)水源:本工程给水水源选用城市自来水,由市政管网从不同方向接入两条DN200给水管。(2)用水量: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1282.6m3/d,最大时小时用水量为49.91m3/h。用水量计算见附表。消防用水量为25L/S,其中室外消防用水量25L/S,室内无消防用水。(3)给水系统:序号用水名称用水量标准用水单位时变化系数用水量备注平均时(m3/h)最大小时(m3/h)最高日(m3/d)1住宅150升/人·日2628.52.616.442.641023.4用水时间24小时2公建50升/人·日1801.50.91.353.5用水时间10小时3绿化2升/㎡·日34911.469.82每日二次4商铺5升/㎡·日9470.461.53.955.92559.25用水时间12小时5未预见10%116.6合计49.941282.64层及4层以下建筑由市政给水管网直供;四、排水系统设计1、排水体制:室内污水、废水分流,室外雨水污水分流。2、污水系统总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0%计算,最高日生活污水量约为:1026.08m3/d。室内污水经沼气净化池处理达标后同废水一同排入市政污水管网。3、雨水系统雨水采取有组织排水。空调冷凝水就近排入雨水系统。雨水由小区雨水系统收集,然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雨水量按当地暴雨强度公试计算。场地排水设计重现期为1年,地面集水时间5分钟,综合径流系数为0.60。4、室内排水系统室内雨、污、废水分流。主管尽量沿卫生间、厨房角落敷设。地下室废水设明沟汇集后到集水井,由潜污泵排至雨水系统。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设计方案-6-五、管道及材料1、室内给水管采用PP-RⅢ型塑料给水管。消防管道采用镀锌钢管。生活水泵出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