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休克最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产科休克一、概述休克是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严重不足的反映。主要的病理变化为神经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组织灌注不足、缺血缺氧、代谢异常和细胞损害。产科休克以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最多见。二、失血性休克1、临床表现(1)精神状态:休克早期表现为兴奋烦躁、口渴,失代偿后表情转为淡漠、意识模糊、直至昏迷。(2)皮肤粘膜:逐渐发展为苍白、发绀、湿冷。(3)脉率:脉率加快常出现在血压下降之前,失代偿后发展为细、速、弱、乃至触及不清。(4)血压:收缩压低于原来的20%,脉压差小于20mmHg诊断为休克。(5)尿量:逐渐减少乃至少尿(17ml/h)、无尿(4ml/h),注意比重变化。(6)呼吸:休克时常伴有呼吸困难,注意并发ARDS。(7)辅助监测①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②中心静脉压(CVP):动态监测指导补液,正常值为5~10cmH2O。③肺动脉楔压(PCWP):监测肺循环阻力情况,仅用于严重休克病人的抢救。正常值为6~15mmHg。④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乳酸盐测定(直接反映无氧代谢,代谢性酸中毒),正常值为1~2mmol/L。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100×109/L,纤维蛋白原<1.5g/L,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延长3秒以上,鱼精蛋白试验(3P)阳性可确诊。正常情况下,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含量少,3P(-);DIC时,SFMC增多,3P(+)。2、治疗早期发现,及时适当处理是抢救休克的关键,其中包括病因治疗、抗休克措施及防治并发症。(1)紧急处理,诊断与抢救同时进行。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关键。①估计出血量应严格,力求准确(休克指数)。②补容原则:先快后慢、先晶后胶、适时输血。③补容剂的选择:在休克复苏中晶体液可有效补容。最初1小时内快速输入1000~2000ml生理盐水或平衡液,若血压恢复正常,表明失血量较少。如失血量多,上述方法不能维持循环容量时,立即输新鲜全血或浓缩红细胞(Hb<80g/L,HCT<25%时才需输血)。如果输入浓缩红细胞超过1000ml,需要检查凝血指标。发生DIC时应用新鲜冰冻血浆及其他凝血物质。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代血浆等血浆增量剂可维持胶体渗透压,但用量不宜超过1000ml。④补容量:应为估计失血量的2~3倍。2)迅速取得病史,仔细查体,寻找出血原因及有效止血。3)监测生命体征。4)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氧。(2)纠正酸中毒1)纠正酸中毒主要依靠补充血容量恢复组织灌流。2)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酌情应用碱性缓冲液,适用于复苏效果较差的病人。3)NaHCO3(mmol)=BE×体重(kg)/4(3)血管活性药物一般不用血管收缩药物,补足血容量后可慎用血管收缩药。多巴胺20mg+5%GS200~300mlivdrip15~20gtt/min始,以后视病情调整滴速。(4)改善心功能休克时心脏功能有所减弱,甚至发生心衰,可酌情应用强心药,如西地兰0.4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5)皮质类固醇一般用于严重休克,如地塞米松1~3mg/kg+5%GSivdrip≤2次/24小时。(6)抗感染(肾毒性抗生素慎用)。(二)感染性休克1、概述产科感染性休克常见于严重产褥感染引发的急性盆腔炎、腹膜炎、败血症等情况。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内外毒素刺激细胞和血浆生成的多种内源性介质导致休克的发生。2、临床表现与诊断(1)高排低阻型(暖休克):皮肤温暖、色红、血压下降。(2)低排高阻型(冷休克):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少尿、无尿。3、治疗(1)抗休克①补充血容量,以平衡液为主,配合适量的血浆和全血。②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东莨菪碱等,维持血压,保证组织灌流。③皮质类固醇,早期应用效果好,剂量宜大。④酌情选用中药。(2)控制感染①处理原发感染灶,如脓肿形成需及早引流或切除病灶。②根据培养药物结果,应用有效抗生素。(3)改善一般状况。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