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作赏析-双城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双城记》——激昂的时代摘要:《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揭露了封建贵族的恶行。作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狄更斯看到了社会矛盾,也非常希望被压迫人民能够摆脱压迫,但他反对暴力革命,寄希望于开明统治者的一些改革。同时他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不可避免的,这反映了他思想的矛盾性。狄更斯的人道主义不仅局限于理论道德的领域,还是它用来批判社会黑暗现实的武器。关键词:狄更斯;人道主义;法国大革命;矛盾性梅里特医生已经在法国巴士底监狱被关了十八年,他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不记得任何人了。不过幸好他女儿露西找到了他,他们和父亲以前的一个好友返回了英国。梅里特医生的病情渐渐好转,女儿也要和一个优秀的教师,代尔那,结婚了。似乎美好的未来向着他们靠近。然而,法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正在进行,恐怖的死亡机器正等著人民的“仇人”。代尔那为了救管家卷入了法国大革命,因为他的父亲和叔父是臭名昭著的厄弗里蒙地侯爵。“复仇女神”得法热夫人发誓要杀光厄弗里蒙地侯爵一家人。人民的激怒将代尔那推上了断头台。此时卡尔基——一个爱慕露西却不敢表白的落魄律师甘愿代戴尔那而死。梅里特医生一家人逃离了英国。卡尔基临终时发出了这样的预言:“我看见……由毁灭了的旧的压迫者而兴起的新的压迫者们都成排成对地被这报复器械(断头台)所毁灭,在这器械被废除不用之前。”狄更斯在全书最后又回到了基督教的道德思想,“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着;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远不死。”故事是以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为背景,革命将受苦受难的得法热太太变成了一个“复仇女神”;将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贵族的儿子代尔那推入了深渊;将聪敏却冷漠的律师卡尔登送上了断头台。革命本身就伴随着暴力,而作者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却始终对革命存在着矛盾的态度:他们一方面赞同改善人民处境的革命理想;另一方面有痛苦与革命带来的血腥暴力和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革命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下层的仇恨最终冲垮了旧的体制,暂时改善了社会不公平的现状,使社会短时间内呈现出一种不同于旧体制的新的气象。但由于阶级所限制,下层的仇恨缺乏构筑新的合理体制能力,一些社会赖以生存、维持人最基本尊严和权利的东西被当做旧体制的一部分被予以废除,这时新的体制与旧的体制就相差无远了,而各种人间惨剧也相应发生。法国大革命也不能避免,这就是作者抨击的地方(如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就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最终归于失败)。所以作者评价社会、褒贬人物的标准不是他们所代表的阶级,而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它肯定了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与价值。符合人道主义的,他就爱;违背人道主义的,他就憎。就这个方面来说,作者所赞同的人道主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要求人自我牺牲,要求完全利他,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理想境界,没有坚实的社会和现实基础,只能是空想,算作寒夜中的星光吧!就这个层次上来说,查尔斯的人道主义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这本书中具有两对贵族与平民的代表人物,并且每对中既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它们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贵族中的理想人物是代尔那,他在全书中始终是被作者用歌颂笔调来刻画的。代尔那出身于罪恶的厄弗里蒙地侯爵之家,生于这样一个罪恶累累、注定受到报应的家庭,他就像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不仅没有染上家族的一点恶习,他憎恶并且谴责自己贵族家庭的罪行,面对叔父侯爵说:“我们曾经胡作非为”,“甚至在我父亲的时代,我们就已经犯下了许多罪恶,伤害了妨害我们享乐的每一个人。”;他甚至主动放弃了爵位、财产、名誉,这些在别人看来是人生追求目标的东西,反而隐姓埋名到英国当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师,自食其力,不因自己的享乐而伤害别人的自尊、轻贱别人的生命。在他心目中,人的价值不是由身份地位、财富来衡量的,而是由一个人的道德价值观来评判的。但作者主要是从自我道德修养上来美化代尔那,然而连同代尔那那些脱离家族、自食其力也是缺乏牢固的社会和现实基础的;并且代尔那对这个明知不公平社会的反抗仅仅是想叔、父大发牢骚,并未向社会、大众公开揭露贵族阶级迫害农民的真相。他只能自救,不能救人,只能自己独立青山外,留世人于污浊之中,如中国的陶渊明,但此举对整个社会没有多大改善。与代尔那相对立的贵族是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这是作者予以揭露、讽刺、鞭笞的人物。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颇有贵族气派,实际上灵魂极其肮脏、凶残。像侯爵这样的贵族们,恣意挥霍人民的血汗,过着极度奢侈、荒淫的生活。一位侯爵每天喝朱古力茶,没有四个壮士帮忙就不能下咽。他们生活腐化、治理国家无能,残害百姓却是无以复加。他们草菅人命、荼毒生灵、残忍凶暴、灭绝人性。小说中揭露:为了霸占一个农妇,他们可以满不在乎地逼死四条人命。他们“填写一张空白谕旨,就可以把任何人无限期地埋在监狱里”。侯爵的马车横冲直撞,压死穷人的小孩,他一面破口大骂人们没有管好自己的孩子,一面从车里抛出一枚金币。“好像偶然打破一件平常东西,已经陪过了钱就够抵偿了似的。”然而,即便如此,这位侯爵大人还不称心,他还念念不忘目前失去的许多特权,念念不忘那碾死小孩连一个金币也不用赔的时代。他抱怨“法兰西现在越变越坏了。过去不远,我们的祖先对于周围的贱民曾经掌握过生死之权。就从这房间里,许多这样的狗被牵出去绞死……”作者树立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贵族形象,很明显,是想要展示两种典型形象,揭示两种不同前景。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人道主义是狭隘且没有现实基础的。他希望建立一个平等,人的权利可以得到尊重、价值可以得到体现的社会,但又不愿推翻旧的体制和社会,重新建立一个新的体制。他希望贵族都能像代尔那那样主动放弃贵族阶级特权,废除不人道的暴政,这样将会缓和已经尖锐的社会矛盾,避免一场浩劫;而不要像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一样,滥用特权、暴虐无道、激化矛盾,导致人民革命的爆发。作者希望不通过流血和暴力的革命而是通过人们内心的道德价值观使社会过渡到一个文明社会。这样的愿望多么荒谬,把一个理想的新社会的希冀寄托在统治阶级的觉悟、大发善心上,这只能是空想主义。如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提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财产私有制,但他却又不主张废除财产私有制,而是提倡富人应该自己自愿捐出自己的财产接济穷人,同样的荒谬。旧的体制不被推翻,新的体制如何能在夹缝中求生?平民中的代表是卡尔登和得法热太太。一个为心爱的人“微笑走向断头台”,一个则成为“坚决的复仇女神”。卡尔登聪敏有才华,而且思想敏锐,道德高尚,但却不被社会所欣赏,屈居于庸俗的皇家律师史曲勒俘手下做助手。正因为他有敏感的政治头脑,所以他愈发对这个社会失望透顶,于是他变得懒散、冷漠、玩世不恭,但这只是他的一副面具,事实上他仍具有善良、美丽的心灵。他深爱露西,甘愿为露西爱的人而死。最终他代替代尔那微笑着走上了断头台,并预言大革命最终会覆灭。我想卡尔登是查尔斯心中最理想的人物,他是一个完全的理他主义者。但遗憾的是这是最不有真实性的人物,作者以卡尔登的死来作为对暴力革命的控诉,恰恰暴露了作者思想的严重缺陷。而得法热夫人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她的父亲、姐姐、哥哥都被侯爵逼死,她决定变为复仇女神,杀光厄弗里蒙地家族的每个人。仇恨蒙蔽了她的双眼,使她不再具有理性,连无辜的露西也要赶尽杀绝。这是作者所批判的暴虐、残忍、不具有人道主义的做法。当写到革命爆发后的那一部分时,作者出于对革命暴力的恐惧和反对,也就怀着厌恶的情绪对她的形象进行丑化、这本来是一个具有革命坚定性的妇女,但作者故意把她写过了头,要表现一种残酷的报复心理如何使她达到了丧失人性的地步。这也是作者人道主义的另一个缺陷。作者的人道主义仅停留在不流一滴血、不杀任何一人、维持社会秩序表面的和平上,对于暴力是一概持否定态度。这组平民形象的对比,其用意也是十分明显的:他希望平民们都像卡尔登一样宽宏大量、舍己救人,哪怕是贵族阶级的人;而不要象像得法热太太那样残酷报复、毫不退让。查尔斯狄更斯希望所有的人——不分阶级和民族,都能够自愿遵守社会秩序,爱人,捐出自己的财产来帮助穷苦人民。他的愿望无疑是真诚的、美好的,然而,却是建立在空想基础上的,这导致了他笔下的正面人物苍白无力,不具有真实感。这是由于狄更斯生活的历史时代的限制,看不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方式,在作品中宣扬的也只能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他在同情被压迫劳动人民的同时,又反对人民进行暴力革命。这与他同时代的法国作家雨果的品《九三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两位作家出色地描绘了人民起义的波澜壮阔的画面,都主张阶级调和,幻想以“爱”战胜“恨”,虽然不能解决社会矛盾,但却是社会一个不缺少的精神支柱。狄更斯的人道主义,不仅仅局限于理论道德的范畴,还是他用来批判社会黑暗现实的武。卡屯在临刑前想到耶稣的话:“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是活着信我的必永远不死。”他还看到新的压迫者在旧的压迫者毁灭的废墟上兴起,而他们也很快就会在惩罚工具的手消灭。经过反复的斗争、成功与失败,伟大的人民终将在深渊中升起,获得真正的自由。这表达了作者反对种剥削制度替代另一种剥削制度的思想。总之,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把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达到了彻底的利他主义,这是对资产阶级道德准则的一次有力的冲击。参考文献:[1]薛鸿时.浪漫的现实主义-狄更斯评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2]王佐良.英国文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朱维良,赵澧.外国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4]狄更斯/孙法理译.双城记,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5]张玲.剥笋-《双城记》主题分层析,外国文学研究,1988[6]王玉芝.从《双城记》看狄更斯思想的矛盾性.外国文学研究,1997生活的悖论——《双城记》赏析《双城记》指的就是巴黎和伦敦,一座以浪漫扬名而且爆发了一场大革命的城市,另一座以绅士为风度而雾气重重的城市。狄更斯经过仔细的观察,认识到雾气弥漫的伦敦蕴藏着阴霾深厚的社会危机,跟18世纪末大革命前的法国非常相似,他试图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呼吁社会,发出警告,所以《双城记》是一部殷鉴式作品。《双城记》情节虽然复杂,但布局十分精当,小说三条线索的结构非常严谨:1、马奈特医生惨遭冤狱和他的女儿偏偏同仇家的后代查理·达尔奈产生爱情的故事。2、作恶多端的贵族侯爵兄弟和他们的侄子背叛家族的故事。3、农民家庭惨遭迫害家破人亡和他们的后代苔瑞丝复仇的故事。小说分为三部,第一部“复活”,写蒙冤十八年,马奈特医生精神失常被接出巴士底监狱。第二部“金钱”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述了医生与他女儿的生活。第三部“暴风雨的踪迹”写了革命后残酷的阶级斗争,描绘了苔瑞丝的复仇欲望和复仇行动。三条线索三组悖论,它是生活的悖论在文学作品中的显现。由此可见,《双城记》网状的结构,复杂的情节并不紊乱,相反作者严密而简练地叙述了1757年12月下旬的一个晚上,马奈特医生在散步时被侯爵兄弟强行带回府中,为两个病人看病,医生马上发现病人其实是伤员。一个是年轻的农妇,一个是农妇的弟弟,他们是侯爵的佃户,侯爵之弟为了霸占美丽的农妇,将其丈夫折磨致死,弟弟赶来复仇又被刺成重伤。两位伤者救治无效相继死去,马奈特医生写信向朝廷举报这项罪行,不料信件落到侯爵兄弟手中,医生被投入巴士底监狱,医生的妻子因丈夫失踪忧伤而死,留下幼女路希。马奈特在入狱后十年写下揭露真相的控诉信藏在烟道里,继而精神失常。法国大革命时,农妇的妹妹苔瑞丝无意间得到了这封信,知道了一切真相,决定要复仇。许多年过去了,路希爱上了法国青年查理·达尔奈,不料他正是罪恶侯爵的侄子。查理为了爱情,放弃了头衔和特权,到英国当了一名自食其力的教师。但是革命还是因为他的血统而向他清算,尽管有知情人证明他无罪,证明他背叛了自己的家庭,但他还是以贵族后代的罪名被判死刑!小说出人意料的描写了医生家的朋友,美国律师卡尔登长期暗恋着路希,现在他决定为所爱的人牺牲自己,他利用酷似查理的条件,顶替查理从容地走上了断头台。行刑的马车轰隆隆地开赴刑场,好像在问:爱是索取还是奉献?也许,卡尔登自己都无法回答,这也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