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的自我评价(一)基本指标分析1、业务指标分析①目标设定情况为了满足实验室发展和示范实训中心建设,2007年11月,我校申报的中央与地方共建数控技术实训中心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财政部的批准,总投资600多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42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投入建设资金200多万元。经费已于2009年7月底全部到位。目前,学校数控技术实训中心基础阶段建设已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成为了湘北地区最大的数控技术实训实验基地,起到很少的辐射和示范作用。②目标完成程度基础阶段,已经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对原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更新和扩建,能够承担我县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培养学生人数每届达1000多人,总人时数约2万左右。扩建阶段,拟投入经费120万元,将新增仪器设备30套,并完善配套设施,能够满足两个班级学生100人同时实习的需求。实训基地建成后,除了为全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相关理论课配套开设相关必修实验课和课内实践环节外,还为学生模具设计竞赛、课程设计、软件仿真实习、课外成人教学和自学考试等提供服务场地和设备。③组织管理水平实训中心建成后,学校成立了以实习处主任为组长领导小组,健全和完善了各实训中心运行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教师实训指导工作规范、实训教学工作考核方法等,同时制定学生实训行为规范,编写实训大纲、实训项目指导手册、实训项目作业指导书等。2008年开始了校企合作生产。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比如,学校在协议中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要派多少人去企业顶岗实习多长时间,企业已将此内容纳入生产计划,如果学校不能履约,导致企业生产损失,必须按协议赔偿。④经济效益培养了一批在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认可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实现了该专业学生90%的对口就业。培养一批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方面的机械制造、机械操作和机械维修等专业人才。目前,本专业的“梳刷式收获机”研究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果,现已开始推广运用,且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校企合作开发的产品,学校年获利20多万元。⑤社会效益该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成功,不久开拓了我校学生稳定的就业市场,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而且为服务我县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本地区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⑥生态环境效益该项目的实施对地区生态环境无任何负面影响。⑦可持续性影响该项目的建成,为促进我县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调整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我县“工业强县”的目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财务指标①资金落实情况项目计划总投资600万元,2007年10月,地方财政投资100多万元建成实训中心大楼;2008年7月,中央财政投资420多万元购置了数控仪器设备24台套和100台计算机;2009年,地方财政先后投入160多万建成了配电房等。②实际支出情况本着专款专用、量力而行的原则,学校制定了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和详细的实施计划,下达了项目任务书,并按规定、进度安排实验设备的购置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所有需购置的设备已经购置完备,实验室现有设备24套,总价约人民币480万元,其他配套设备设施约200多万,超支约80万元。③财务管理状况该项目启动后,经过了周密、细致的调研,实施方案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讨论、修改,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工程主体部分的设备规格书,向国内公开招标,经过专家组的论证,在纪检、审计部门领导的监督下,确定了主体工程的中标单位。配套设施如配点房等也遵照此办法实行。项目建设遵循规范、优质、公开的原则。专项基金由学校财务部门集中管理,并在专项基金的使用上,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财务收支的业务内容务求“真实、完整、客观”地予以反映,购置的固定资产也全部于支出发生时计入“固定基金”科目,保障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财务处会同实验室与设备处定期和不定期的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专项基金杜绝挪用或侵占现象。④资产配制与使用1、校内实习实训基础设施条件:计算机51台(数控加工仿真训练)、数控车床13台,车床20台,数控铣床5台、铣床20台、加工中心2台、线切割机2台、电火花机2台、激光雕刻机1台、平面磨床1台、台钻20台、钳工台50台、塑料模具成品5套、五金模具成品5套等其他设备工具。设备使用按照一年级焊工、钳工实训每大周5节。二年级数控操作实训每大周6节进行。外校学生实习实训随到随学。学生实习与企业生产同时进行。(二)绩效指标分析1、本项目的预期目标硬件建设标准:校内实习实训基础设施条件:计算机51台(数控加工仿真训练)、数控车床13台,车床20台,数控铣床5台、铣床20台、加工中心2台、线切割机2台、电火花机2台、激光雕刻机1台、平面磨床1台、台钻20台、钳工台50台、塑料模具成品5套、五金模具成品5套等其他设备工具。软件建设标准:加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经过3年建设,力争该专业有5名专业带头人,8名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15名。具体如下①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和聘请②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聘请③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④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改善“双师”结构。通过三年的建设,实现实训中心达到能满足学生100人同时实习的要求,年培训学生1000人;校企合作年创利润30万元。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本实训中心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已建设成为湘北地区最大规模的数控技术实训中心,现有实验仪器设备30套,已能够满足每年约4000-5000名学生的需求,总人时数将达约6万。扩建后的实验室从2008年9月起投入使用,在2007~2008学年共承担了以下教学和其他实践任务,为学生提供服务4000多人次,实现利润20多万元,基本实现了实验室扩建的预期目标。(三)项目主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1)每年可以培养数控技术专业初、中级人才1000~1200名。本项目按计划完成建设后,完全可以满足本校内外及周边学校数控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实验环节的需要,也可以通过假期开放满足县内外企业、自学考试人员的再教育要求。(2)可以配套自主开发的实验箱,自编教材,开展远程网络实验辅导,开展社会化服务,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在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又可以进一步创收,获取显著的经济效益来满足设备更新和自身发展的需要。(3)本实验室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类实验室,不但提高了我校数控技术与制造专业实验教学的水平,也为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提供了条件,显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其主要辐射作用有:①校外开放:在完成本校实验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心的资源和教学优势,承担自学考试、成人教育、其他同类学校的实践教学任务。②经验交流:实验中心积极与兄弟学校进行工作和学术交流,近年有几十多所职业学校和企业到中心参观访问。并参加研讨会介绍实验教学经验。近三年,我们将分批次的从企业单位聘请“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家对我校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指导,传授实际操作经验③教学成果推广帮助校内外进行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制定和论证,如校内的财会实验教学实验室。县内其他职业学校的实验室建设也来我校取经。三年内,力求完成各项建设预期目标,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实习实训体制,依托本基地兴办实业,为教研教改提供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