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课后思考题比较东西方政治文化的差异性,以及由此对政治制度的影响。比较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社会关系西方人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实证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个人放任,创新发展,张扬荣誉“重利”、“重法”平等意识较强中国人注重直观整体经验注重群体、社会、和谐注重谦虚谨慎,不偏不倚“重义”、“重情”等级观念较强东西方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比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延伸到政治文化领域,核心问题是个人和整体(国家、社会、集体)的关系问题。•东西方在观念上对此存在明显的区别。东方文化传统是偏重整体,而西方则是偏重个人。东西方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比较•东方人特有的整体观念中,一方面注重了整体利益的维护,做到了顾全大局,另一方面个体却存在过多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性格,从而使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西方则恰恰相反,个人的独立地位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充分的活力和生机。然而其分散的效应却造成人际关系上的冷漠和社会的某些混乱。东西方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比较东西方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比较基督教创世说原罪说救赎论拯救资格双城论无赖假设自由主义性恶论民主宪政肯定人的权利和尊严,但这恰恰是立足于对人性的不信任、对人的理性的局限性的觉醒和深切反思。•(1)基督教义有助于形成西方民主政治的哲学前提。•国家起源的性恶论:基督教文化下,认为国家起源于人的堕落,是对人类之罪的惩罚和补救,它只是俗世之物,一切道德的、审美的和精神的美好价值都不属于它。在自由主义,国家植根于人类本性之恶,或人类固有的缺陷,是人们按照”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所作出的选择,是不可避免的祸害。东西方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比较•(2)基督教假定政治家都是小人,于是主张有限政府论来限定其权力。•无赖假设:18世纪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休谟指出:在设计任何政府制度和确定该制度中的若干制约和监控机构时,必须把每个成员都假定为是一无赖,并设想他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谋求私利,别无其他目的。•这是条正确的政治格言。基督教处于对精神生活的彼岸得救命运的珍重,将世俗权力视为外在的、低级的甚至是罪恶的。出于这种观念,基督徒以陌生的、不信任的甚至敌意的态度来对待国家和世俗政府。这并不是说西方的统治者都是恶劣的。东西方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比较•(3)基督教提倡自由、宽容的思想。•基督教政治哲学通过将人的肉体与灵魂、此岸命运与彼岸命运、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分离,从而突出了人的精神价值,或作为精神存在物的价值。在人类思想史上,人的尊严最初就是以这种方式获得的,个人价值得到高扬也是以此为基点的。基督教的信仰滋育着个人意识的成长,独立人格的形成。从这点上说,它也在孵化着自由主义精神。东西方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比较•依据中国的儒家所推演的政治逻辑•(1)伦理的而非政治的政治观。•强调内心,在“心性”中寻找政治问题的答案。夸大迷信道德教化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2)以性善论和可知论考虑政治。•王朝意义上的天命可知论与个人意义上的性善论,假定存在全知全能、英明的统治者,把希望寄托在少数圣贤上。•(3)政治主善论和空想、浪漫主义。东西方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比较东方人性善道德教化德治西方人性恶制度约束法治东西方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比较对二战后德国和日本对待战争问题的不同政治态度和行为进行分析。德、日对待历史的不同政治行为分析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的双膝,站起来的是德意志的民族。这是一个耻感民族!1970年12月7日德、日对待历史的不同政治行为分析不少日本网民在新闻后发表评论表达对鸠山不满,称“说真的,不能禁止鸠山由纪夫去海外吗?”“不要再给这人发护照了!”“真让人生气,羞耻”。2015年8月12日鸠山由纪夫以“日本前首相和一个日本人”的身份参观有着“抗日象征”之称的韩国首尔西大门刑务所博物馆并跪拜道歉。德、日对待历史的不同政治行为分析•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指出,西方文化是一种“罪感文化”,原罪的忏悔贯穿着历史与人生;而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对于污名和失败造成的羞辱感使他们敏感、谨慎和忧郁。•在“罪感文化”中,人一旦觉察到自己违背了“绝对的道德标准”,便会有深重的罪恶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恶行不被他人发现,自己也会受到罪恶折磨,尽管这种罪恶可以通过忏悔来得到解脱。”•也就是说,“罪感文化”中的那个向善的力量是以自发和主动为主的,那迈向善心世界的脚步,无须他人的催促便在灵魂的深处不停地向前迈进着。•在“罪感文化”下,常见的社会现象是人们习惯于忏悔。人们通过忏悔来获得灵魂上的罪恶感的解脱,尽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德、日对待历史的不同政治行为分析•在“耻感文化”中,一个人感到羞耻是因为被当众嘲笑或遭到拒绝,或者自己感到被批评或嘲弄。无论哪一种,羞耻感都是有效的强制力量。但这要求有外人在场,至少要当事人感觉到有外人在场。•亦即,“耻感文化”中向善的力量主要是依靠外部的促醒和推动,因此,其中被动的成分是主要的。•这样的后果:当人做了恶事后,首先想到的是“千万不能让人知道”,并会想尽办法隐瞒、掩盖、抵赖所做的丑行、恶行。日本官方通过篡改历史教科书,隐瞒历史真相和拒绝认错道歉等方式百般抵赖历史上犯下的滔天罪行正是“耻感文化”的体现。德、日对待历史的不同政治行为分析为什么中国采取了协商民主的制度形式,却难以发展出竞争性民主的制度形式?关于协商民主发展的思考•将民主分解为自由选举、竞争性的政党政治、舆论自由和分权制衡的制度安排等,视之为推进中国民主化的唯一出路。•主张对竞争性选举、政党政治、舆论自由等问题设定限制性条件,渐次推行。注重民主形式,主张激进民主改革注重政策绩效,主张保守民主进化对中国民主的讨论关于协商民主发展的思考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取向,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在此价值导向下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权组织形式人大制度。高度一体化的政治形态经济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日益多元的社会阶层和结构的分化,利益日益多元,深刻改变着中国社会的权力关系与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关于协商民主发展的思考•政治一体化与社会多元化的现实发展历程让中国民主政治直面一个基本的抉择:“在不得不告别非竞争性民主的条件下,是选择竞争性民主,还是选择协商性民主?”•这意味着中国的政治发展进入了转型与调整期。•对上述抉择的最终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将既取决于中国民主政治本身的价值发展取向,又取决于中国传统和现实的政治基础所提供的事实上的文化或制度支撑。关于协商民主发展的思考•当然,中国在短期内难以具备竞争性选举制度所必须的政治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中国是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度。长期的专制社会形成了社会个人顺从型的依附性人格和“安守本分”的臣民文化。•这种政治人格和政治文化时至今日仍有较大的影响力,导致政治冷淡主义、民主意识的缺失、政治参与内在自主性诉求的缺乏。•这种政治文化的进化规律决定了只能以协商政治来渐进推动政治民主化心理基础的养成。•中国政治发展强调的是民主的效率,而不主张政治多元化;同时,中国的“和合”政治文化与现实的政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相结合,使中国民主发展的协商取向具备了深厚的政治资源为支撑。•从价值层面看,协商民主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价值相契合。•“和”的内在精神就是和而不同,不同却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种以“和”为依归的政治文化传统为协商政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良好的思想资源和文化背景。关于协商民主发展的思考•从政治传统上来看,古代“民本政治”的传统注重“廷议”,强调君主要善于接纳大臣和人民的建议甚至批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协商作为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价值偏好选择更具社会可接受性,更有利于社会性的推动。关于协商民主发展的思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单位等渠道,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特别是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协商,以求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和工作机制。•协商民主以尊重差异、多元兼容为前提,以理性平和的对话协商为方式,以化解矛盾、规避风险、增进共识、促进和谐为目的。关于协商民主发展的思考•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化体系,渗透到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以及基本单位政治生活中,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协商:关于协商民主发展的思考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以及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国家重大事务进行协商社会协商•执政党、人大、政府等国家权力中枢与社会公众、社会组织就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协商对话基层协商•基层领导机构与基层广大群众之间进行的一种协商议事和对话的制度关于协商民主发展的思考•一方面可避免被动政治参与的弊端,激发公民良好的意见表达,保障公民有序、有效的政治参与,提升法律、制度和公共政策的政治合法性;•另一方面又可开启民智、汇聚民意、凝聚民力,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提高治理能力,在公民之间和公民与政府之间积累起长期的信任与社会资本,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公义,推动国家良性治理的实现。倡导和建立协商民主的意义•总之:“我们的民主新路,要和平、稳定的民主政治,不要暴力连连、社会动荡;要统一、和谐的民主发展,不要国家分裂、一盘散沙;要繁荣发展的民主建设,不要经济停滞、生活倒退;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民主政治,不要官员腐败、政府变质;要吸收人类民主政治建设共同文明成果,又与本国实际结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避免封闭保守、简单照搬。”(叶小文:推进协商民主,走出民主新路)关于协商民主发展的思考谢谢大家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