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第一单元-第3课哈姆莱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第3课哈姆莱特学国学1.夫行非为影也,而影随之;呼非为响也,而响和之。故君子功先成而名随之。——选自《曾子·子思子》【译文】人的行动不是为了留下影子,而影子却始终随着人的行动。呼喊不是单纯为了发出声响,而声响却伴随着人的呼喊。因此,君子先成就功劳,名声会随之而来。【评说】只要愿意走,脚下总会有路;只要愿意面对阳光,就不会有阴影。人生贵在行动,前进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作精彩;若是糟糕,叫作经历。实际上,这已经离成功不远了!2.孟子曰:“声闻过情,君子耻之。”——选自《孟子·离娄下》【译文】孟子说:“声望、名誉超过实际情形,有德行的人引以为耻。”【评说】何谓名人?名声的主人。管理好了,名声是个好仆人;管理不好,名声就是恶主人!3.无稽①之言勿听,弗②询之谋勿庸③。——选自《尚书》【注解】①稽:考证。②弗(fú):不。③庸:用。【译文】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评说】事不轻为,人不轻用;话不轻信,语不轻言;心不轻动,情不轻染;责不轻托,业不轻弃;师不轻从,志不轻变。夯基础1.作者名片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1564—1616),生于英国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少年时代在当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文学学校”学习,后因父亲破产,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1616年4月23日在其52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作品有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四大悲剧)等,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喜剧)等,悲喜剧(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历史剧《亨利四世》等,十四行诗《爱人的怨诉》等。2.背景介绍哈姆莱特的故事,最早见于12世纪末丹麦历史学家萨克索所著的《丹麦史》,讲述的是发生在8世纪末丹麦的历史故事。16世纪末英国作家把它改编成戏剧,以复仇为主题,广为流行,但现在已失传。莎士比亚的作品一般被公认是根据那部失传的悲剧改编的,但莎士比亚采用借古讽今的方法,把这个中世纪的复仇故事写成一个具有新时代特点和深刻意义的社会悲剧。尽管剧情发生在中世纪的丹麦,但剧中所写的矛盾冲突和社会环境处处使人联想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现实,即伊丽莎白末年。当时正是英国封建制度瓦解、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一方面,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并日益暴露出它的腐朽性和反动性;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也加紧了对农民的掠夺。作品充分体现了时代的社会本质,揭示了当时的阶级矛盾。3.文学常识(1)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出现的一种新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基本内容。人文主义又称“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其基本思想是提倡以人为中心。人文主义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使人觉醒,使人们把关注重点由来世转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创造、崇尚科学实验的精神。(2)莎翁悲剧的特点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②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③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4.识记字音(1)单音字鲁莽.()枭.下()藩.属()棕榈..()()忏悔..()()国玺.()破绽.()嗣.位()阿谀.()戕.害()禀.赋()蟊.贼()辞藻.()吮.吸()包涵.()揩.干()山鹬.()嗜.杀()拘捕..()()昭.告()万恶不赦.()(2)多音字处()处死()处所露()露出()露富鞘()鞭鞘()剑鞘宿()宿愿()住一宿()星宿答案:(1)mǎnɡxiāofānzōnɡlǘchànhuǐxǐzhànsìyúqiānɡbǐnɡmáozǎoshǔnhánkāiyùshìjūbǔzhāoshè(2)chǔ/chùlù/lòushāo/qiàosù/xiǔ/xiù5.填字组词(1)战lì()沧海一sù()(2)xiāo()下niǎo()娜fú()水(3)chāi()开chè()裂zhé()叠(4)繁文rù()节rù()子rù()暑(5)破zhàn()下dìnɡ()dìnɡ()子荷花diàn()(6)kāi()干kǎi()书和xié()xié()行答案:(1)栗粟(2)枭袅凫(3)拆坼折(4)缛褥溽(5)绽碇锭淀(6)揩楷谐偕6.成语积累[识记](1)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错点提醒:注意使用对象,不能用于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2)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错点提醒:注意感情色彩,为贬义词。)(3)不自量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4)当之无愧:承受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而不惭愧。(5)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运用]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对的打“√”,错的打“×”)(1)乌克兰首都基辅市中心爆发的骚乱已造成200多人受伤,场面惨烈,扣人心弦....。()(2)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3)如果我国经济依赖于低效企业,动不动就给他们低价资源,给他们输血注资,将使政府财政收入大量失血,即使政府想改变目前的模式,也是不自量力....。()(4)2015年3月1日,在云南昆明火车站,10余名万恶不...赦.的新疆分裂分子,向无辜、脆弱的旅客下手,致使几十人死亡,百余人受伤。()答案:(1)×使用对象不当。(2)×望文生义。(3)×不合语境,此处应使用“力不从心”。(4)√7.近义词辨析(1)沟通·勾通两者都有“通连”的意思。沟通:使两方能通连,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勾通:暗中串通,勾结,贬义词。一般只用于人与人之间。①和平的女神必须永远戴着她的荣冠,________彼此的情感。②达赖与外部反华势力________,不断制造反华事件。(2)置疑·质疑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质疑:提出疑问。①在学习中,对于前人的观点可以大胆________,提出自己独有的观点。②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这是不容________的事实。答案:(1)①沟通②勾通(2)①质疑②置疑一、阅读课文,从开头到“哈姆莱特……他们的水泡就破裂了”,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理解语句含意]“哈姆莱特:我既然感觉到危机四伏,——我还没有向我的脑筋商量一段序幕,脑筋就把全戏安排好了。”如何理解这句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人公的表白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洋溢着斗争的喜悦。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哈姆莱特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思维的敏捷。2.[分析剧情的作用]哈姆莱特后悔自己对雷欧提斯的行为对剧情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为下文比剑前哈姆莱特请求雷欧提斯谅解做铺垫。3.[理解语句含意]“相信我,他是一位完善的绅士,充满着最卓越的特点,他的态度非常温雅,他的仪表非常英俊”,奥斯里克为什么要极力赞美雷欧提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目的是想刺激哈姆莱特,让他爽快地答应比剑,帮助国王实施阴谋,完成自己的使命。二、阅读课文,从“哈姆莱特请了,先生”至“跟我的母亲一道去吧!”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4.[概括戏剧情节]请分条概括一下选段的情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开始比剑。②王后替儿子喝下国王配制的毒酒而死。③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④雷欧提斯死前揭露国王的阴谋。⑤国王被哈姆莱特刺死。5.[分析潜台词]“雷欧提斯: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雷欧提斯还不能下定决心杀死哈姆莱特,想从国王那里获得勇气。6.[分析舞台说明的作用]选段中的舞台说明“雷欧提斯挺剑刺伤哈姆莱特;二人在争夺中彼此手中之剑各为对方夺去,哈姆莱特以夺来之剑刺雷欧提斯,雷欧提斯亦受伤”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比赛双方因这个阴谋而双双毙命的原因——双方都被雷欧提斯的那把毒剑刺伤。7.[分析戏剧冲突]选段写了哪些矛盾冲突?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要有两对矛盾冲突:雷欧提斯为报父仇与哈姆莱特的矛盾,哈姆莱特为复仇与国王的矛盾。8.[分析人物形象]从选段中可以看出雷欧提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雷欧提斯是一个受国王蒙蔽、有良心、比较正直的人。在和哈姆莱特比剑的过程中他知道剑上有毒,不忍心用力搏杀,自己也被毒剑所伤。在死前,良心发现,告诉了哈姆莱特真相,并原谅了哈姆莱特。问题1戏剧《哈姆莱特》的最后以哈姆莱特的死亡结束,有人说,哈姆莱特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哈姆莱特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哈姆莱特的行动不单是为父报仇,而且还要和整个社会做斗争。在这种宏大的目标前,他想要行动但又不知如何下手,并且恶势力过于强大,而时代与人文的局限性又决定了他不可能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终于被恶势力吞没。作者正是通过这一悲剧,唤起人们对生命意义的严肃思考。②哈姆莱特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哈姆莱特的犹豫,并不是他胆小,而是他看问题看得深入,认识得更为深刻,他已经看清了宫廷里面的各类人的真实面目,已经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宫廷里面也并非铁板一块,反对克劳狄斯的人大有人在,以哈姆莱特的地位,肯定能找到拥护自己的人。安排这样一个悲剧结局,是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是为了加强戏剧的悲剧效果。【点拨】西方人爱看以伟大人物的死亡和美的毁灭为结局的悲剧,这主要是因为西方的基督社会信奉人死后灵魂得救,把死看成是一种充满殉道者牺牲精神的高尚行为。而我国的宗教文化是以“永生”为主要特点,这一精神渗入戏剧,便形成一种“团圆”的结局模式。因此,西方戏剧多以大悲惨、大毁灭为结局,中国悲剧往往在悲剧结束后又长出一条欢乐的尾巴。问题2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