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无力感的三个来源:负向评价、负面经验、无效行动)2.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能力,但障碍可以改变3.服务对象有能力、有价值4.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能力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人们的能力可以不断增强。这里的能力发生在三个层面:个人层面、人际关系层面、环境层面。增能是个人在与他人用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以及促进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能力的过程。一、取向:①从伦理价值的角度强调推动社会正义、尊重服务对象自己决定与自我实现,并让他们充分参与服务计划的制定。②所谓干预认可是指,来自各个方面的对干预计划可能出现的允许范围,社会工作者要尽可能在各方允许的范围内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的帮助资源。③在概念框架方面,增能观点认为能力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能力是可以不断增加的。二、层次①个人层次:指个人感觉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②人际层面:指个人与他人合作促成问题解决的经验;③环境层次:指能够改变那些不利于实现自助的制度和规则。①以专业伦理为依据,有意识的选择长期处于“缺乏能力”的人或社区为服务对象;②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建构协同的伙伴关系;③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非缺陷;④维持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⑤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应有的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①协助他们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②协助他们了解社会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③协助他们认识社会工作者只是协助和帮助受助人解决问题的伙伴,受助人自己则是解决问题的主体;④协助他们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丈夫对张女士很关心,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家里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张女士觉得自己是负担。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