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页)1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A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业班级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题分备注: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2、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质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5、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6、下列选项中,强调外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A.出污泥而不染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C.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D.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7、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8、“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9、“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共4页)2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A.客观世界B.感觉C.思维D.实践1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1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宿命论的历史观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D.循环论的历史观13、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取决于()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14、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15、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16、“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A.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B.共同的人性C.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表现为阶级性17、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18、在商品经济中,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反映的是()。A.劳动的自然属性B.劳动的社会属性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19、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商品与货币的对立C.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D.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20、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21、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22、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共4页)323、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C.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24、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25、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形式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在资本运动中的不同运动速度26、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27、被马克思称作“商品的惊险的跳跃”,是指()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B.商品转换为货币C.货币转换为资本D.剩余价值的资本化2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A.参与制B.个人联合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29、无产阶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集体领导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民主集中制30、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2、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3、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A.同志间的相互帮助B.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C.磁铁南极和北极的相互依存D.两个事物的绝对同一4、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要求我们()A.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B.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C.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D.要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共4页)45、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A.具体劳动B.社会劳动C.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6、劳动力的价值包括()。A.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7、资本积累阐明了()。A.剩余价值转化为了资本B.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C.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本质D.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8、纸币作为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它的基本职能包括()。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9、跨国公司()A.是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大型垄断企业B.从事跨国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C.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D.是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1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前者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从理性出发B.前者侧重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有测无法知道的事情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5分)1、辩证的否定,就是自己否定自己,抛弃过去一切。2、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经济范畴。3、商品质量越好,商品价格越高。4、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5、社会进步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社会发展是直线上升的。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并作扼要说明,每题小6分,共30分)1、简述量变和质变之间的辩证关系。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3、简述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4、简述人民群众的内涵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5、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4页)5五、材料分析题(15分)以下是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材料1]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20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2700万立方米,并以10%~30%的年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有一定反渗透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38万吨。大型海水淡化吨成本一般在1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40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10年之久。1958年起步,1965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1986年建设日产3000吨的海水淡化装置,1997年建成舟山日产500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造成我国海水淡化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由此可见,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努力将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材料2]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请回答:①根据材料1,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②结合材料2,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意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③结合材料1和2,分析人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遵循的前提条件。五、材料分析题(15分)[答案要点](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7)(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4分)(3)意识主观能动性应当遵循的前提条件。(4分)(共4页)6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装1、A2、A3、D4、D5、B6、B7、B8、A9、C10、D11、C12、B13、C14、C15、C|16、C17、C18、B19、B20、C21、A22、A23、B24、D25、C26、D27、B28、B29、D30、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至少有2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CD2、AC3、BC4、ABCD5、AC6、ABC7、ABC8、ABCD9、ABCD10、ABCD|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5分)1、错误。(1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而不是“抛弃”,将“扬弃”理解成抛弃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2分)2、正确。(1分)阶级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因此,它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同经济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它是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劳动分工而产生的;阶级斗争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因此,它也是一个经济范畴。(2分)钉3、错误。(1分)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