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干旱半干旱地区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探索干旱半干旱地区精准扶贫的新路子——以白银市为例一、白银市开发式扶贫的成效与经验二、白银市精准扶贫的思路与举措三、对精准扶贫相关工作的深度思考主要内容第一节白银市开发式扶贫的成效与经验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西部,北接腾格里沙漠,南靠秦岭山脉,西临青藏高原,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落后,贫困问题突出。,其中,40个县(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为一体,被纳入全国六盘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分布区域广、贫困程度深,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陇原明珠——白银市白银市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属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白银、平川两区为省属插花型扶贫县现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白银、平川两区白银会宁景泰靖远平川白银市白银기회를놓치지않음白银市作为“三西”建设的重点地区一、“十二五”期间白银扶贫开发的主要成效。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以极度干旱山区、煤炭关井压产区和风沙移民区为主战场,瞄准贫困村、贫困户,以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一是不断完善扶贫攻坚思路紧紧围绕《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要求,编制完成白银市《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划》、《五年基本消除贫困规划》、《六盘山片区白银市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明确了扶贫攻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工作和责任分工,为扶贫攻坚行动提供了科学指导。案例: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编制《六盘山片区白银市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过程中,有6大类560个项目被列入了国家规划,概算投资1256亿元。二是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不断加快农村地区路、水、电、房建设,新修农村公路2048公里,68%村实现了通油路或水泥路。积极推进大中型提灌工程更新改造,全面完成靖远双永供水和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5%,90.8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全面消除贫困村用电盲点,行政村动力电实现了全覆盖。投资12.59亿元,改造危旧房3.76万户,农村砖木砖混住房比例达到74%。三是不断激发内生发展动力积极培育瓜菜、草畜、林果三大主导产业,新建、改扩建日光温室2.05万亩,塑料大棚1.2万亩,瓜菜种植面积达到99万亩;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3960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8.8%;特色经济林面积50.8万亩,特色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例达到45%。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建市级信用村85个,成立扶贫互助协会287个,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5162万元;累计发放“三项贷款”32亿元,“三权抵押贷款”4606万元;市、县财政安排到贫困村的资金达到1.51亿元。四是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按照现有灌区挖潜改造吸纳一批、新建大型水利工程搬迁一批、加快园区和城镇开发安置一批的基本思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342户、1.03万人;在中心城区建成安置住宅楼71栋3224套,入住农户1.17万人;全市累计搬迁移民7.3万人。五是逐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举办各类培训班1980场次,培训农民15.66万人次,劳务输转64万人次,创劳务收入85亿元。改扩建农村校舍77.92万平方米,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01所。全市有标准化卫生室的村达到67.57%,有合格文化室的村达到57.15%。发放各类保障金6.47亿元,救助农村居民13.29万户、45.63万人。二、干旱半干旱地区贫困的主要特点贫困具有很强的地域分布性,主要分布在冬季长、夏季短、少数民族聚集的祁连山脉高寒山区,水资源较多、土地资源匮乏的陇南石山地区和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的六盘山片区。一是贫困人口数量较多,扶贫攻坚难度大从整体来看,按照国家贫困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计算,目前全市有贫困村295个、贫困户6.65万户、贫困人口28.59万人,贫困发生率21.3%,有17.1万人集中生活在干旱山区、风沙移民区和煤炭关井压产区,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增收难等问题十分突出,脱贫难度大。根据最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2013年我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66.8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5个百分点;对照5大类39项统计监测指标,我们有34项未达到阶段性目标,其中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差距还比较大。二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培育难度大从全市经济发展情况来看,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97亿元,区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29094元,为全国平均水平(46531元)的6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0052元和5777元,仅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5.2%和58.4%。从区域发展条件来看,白银市海拔1275-3321米,年降雨量180-450毫米,年蒸发量1710-2360毫米,降雨量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仅为14.09%。水土流失面积达2.0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95.5%以上,干旱、风灾、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三是公共服务条件滞后,稳定脱贫难度大全市各级政府财力有限,2014年教育、养老、低保、就业、医疗五项支出仅占地方财政支出的41.58%,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软硬件建设严重滞后。四是群众文化程度低,观念转变难度大贫困人口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部分群众在生产生活上“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十分严重,把脱贫和发展的希望寄于政府。三、开发式扶贫的几点启示——国家政策是做好扶贫开发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和省上进一步加大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力度,出台了产业扶持、融资投资、生态保护、农机补贴、农技推广、人才保障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快发展是做好扶贫开发的关键所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开发式扶贫,动员组织群众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瓜菜、林果、草食畜牧业等致富产业,形成了县有规模、乡有基地、村有特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聚集区。——生态移民是做好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对生活在不适宜居住、不适宜发展环境里的贫困人口实行移民搬迁、易地安置,使山区劳动力资源和川区水土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整村推进是做好扶贫开发的有效方式坚持“县(区)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以贫困村为重点,把专项扶贫、社会帮扶、小额信贷和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力量解决问题,有效提高了扶贫资源利用率。——自力更生是推进扶贫开发的内在动力坚持以“双联”行动为抓手,在国家和省上政策带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帮扶下,全市各级组织和干部全力攻坚,更加注重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引导贫困群众坚持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等不靠,自主创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白银——银凤湖第二节白银市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举措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小康,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扶贫线以下。二是扶贫艰巨任务的倒逼。现在距2020年还有不到6年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任务非常重。三是开发式扶贫机制的弊端。长期以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扶贫对象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造成了“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现象,甚至出现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习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聚精会神抓好扶贫攻坚工作,贯彻精准扶贫要求,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把扶贫开发作为当前最艰巨的使命、最重大的任务、最紧迫的工作来抓,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做到精力再集中、精准再具体、精髓再彰显,全力以赴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省委王三运书记在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座谈会白银市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按照“精准对象、分类施策、注重造血、着眼治本”的思路,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大调研活动,全面摸清了贫困村、贫困户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和脱贫门路。“五清”,即家底状况清,脱贫门路清,以往扶持情况清,帮扶责任清,脱贫任务清;“六有”,即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有驻村帮扶工作队及帮扶工作台帐,有村级综合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和增收计划、脱贫时限。从全省来看,贫困人口中有约200万人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深山区、林缘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从我市来看,现有贫困人口28.59万,确定到2020年搬迁11.25万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9%。第一,注重唱好易地搬迁这个“重头戏”“挪穷窝、拔穷根”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精准扶贫方案的部署要求,统筹搬迁地点、搬迁资金、进度安排,精准施策,努力在易地移民搬迁上实现突破,使扶贫工作取得更大成效。白银水土资源丰富,建成和在建的大中型灌区集中,具备容纳安置移民的潜力。一是通过现有灌区的挖潜改造吸纳一批“三西”建设以来,白银以兴水移民为抓手,先后新建、改扩建了景电、兴电、靖会等大中型水利工程,不但改变了当地26万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迁移安置干旱山区群众20万人。二是争取新建大型水利工程搬迁一批近年来,我们结合黑山峡水利工程建设,正在谋划争取景电三期电力提灌工程。案例:景电工程作为一个横跨甘蒙两省区,黄河、石羊河两大流域的大型电力提灌水利工程。进一步对接国家和省上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及“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把白银工业集中区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把园区建设的过程作为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过程,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现代社区的过程。三是加快园区和城镇开发安置一批正路工业园会宁工业园区平川工业园刘川工业园高新区银东工业园银西工业园完成投资6.38亿元,实施白银区武川、强湾两乡整体移民搬迁,建成居民安置住宅楼71栋3224套,入住农户1.17万人,逐渐实现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案例:近年来,白银区按照“整体搬迁、统一安置;集中改造、社区管理;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是实现扶贫对象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白银将始终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点和根本措施来抓,围绕多元化市场需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12313”工程。第二,注重做好产业培育这个“大文章”大力发展瓜菜、草畜、林果、粮油、劳务五大主导产业和中药材、马铃薯、小杂粮、乡村旅游四个特色产业,强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装备提升、农产品加工增值、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农业科技信息创新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振兴、循环农业提质增效六大建设工程。突出富民主导产业培育充分发挥能人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稳妥地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向现代农业企业、产业化项目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突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总结推广“万吨农产品进京”工程的经验做法,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贫困县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将城乡商业服务网点、农资和商品配送中心、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产品冷链等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新型经营体系构建第三,注重强化公共服务这个“硬支撑”。一方面,下功夫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切实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兜底作用。第三节以全面建成小康的视角审视精准扶贫如何实现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过程中不掉队、贫困地区与国家现代化建设有效对接,是我们对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第一,坚持统筹发展的思维,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习总书记指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对我市来讲,随着近年来城市发展的扩容提质步伐不断加快,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是提升中心城区承载能力二是加快重点城镇突破发展三是促进

1 / 7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