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实践认识决:需可发检反映反作用实践感性——理性条件:结方群方在实践中的统一马原纲要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概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生命力鲜明的政治立场:人民(实践:科学性、革命性)重要的理论品质:实践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产生——时代需要、继承创新、实践推动怎么样:学用——理论与实际结合;作为行动的指南第一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思维(意识)——存在(物质)同一性:可知论、不可知论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先后问题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决定问题:意识含义、产生、发展、作用物质含义:客观实在性:自在—感觉(复写、摄影、反映)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存在状态——运动:物质/运动;时间/空间;运动/静止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辩证法:变化/发展——含义:上升;实质:(新、旧;规律)(总特征)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本质和核心;同/斗;普/特—主次、(精髓);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扬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含义、特点、形式)生存——生产——组织形式、制度、观念;认识社会意识(非、上)社会存在活、地、人口生产力方(基础、决定、发展)基本矛盾(作用:矛盾、革命、改革、科技、人民)主体真理(真):客绝相;谬;检验(确、不确)……认识客体价值(善):客主历多;评价(价值观)上层建筑(政、法、道、艺、宗、哲)(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依独反反决定内产辩证唯物主义马哲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哲学基本问题:生产方式社会形态统一性与多样性必然性与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认识论①②规律客观性—主观能动性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包括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即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根据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根据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完全被认识的。2.意识的含义及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从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式经历了三个发展形式,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征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生物的感觉和心理,最后发展为人类的意识。3.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辩证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含义及辩证关系:(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所谓静止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或事物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的性质变化。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4.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基本形式:(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2)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3)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5.注意区别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观点:(1)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2)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是纯粹内外作用强加给事物的;不承认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把肯定和否定绝对的对立起来。6.理解规律的特点: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与人的意识。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规律不是表面现象的)、必然的(规律确定无疑必然如此的)、稳定的(相对于不稳定而言,规律是相对稳定的东西)联系。7.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的含义及辩证关系:(1)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驱离;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统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统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统一。8.联系的普遍性的含义:(1)从一个事物出发: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2)从两个事物出发: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3)从整体来看: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9.量变与质变的含义及辩证关系:(1)量变是事物数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10.在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同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联系起来):(1)反映论和先谬论的对立。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的内容来源与客观的世界;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反映;认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统一性。唯心主义先谬论: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否认物质世界是认识内容的唯一来源;它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2)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到实践。(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变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认识和实践的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4)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其次,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就没有整理;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脱离它所反映的对象,超出使用范围,被以偏概全的使用)。11.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2.社会存在的含义,社会意识的分类: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非上层建筑意识形式: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学。13.区别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不同作用:人民群众的作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作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14.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偶然的简单的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即偶然的物物交换。(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值商品的价值通过许多商品表现出来,即扩大的物物交换。(3)一般价值形式: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即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互交换并表现出其他商品价值的商品)。(4)货币形式:指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或白银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金或银表示。15.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含义,理解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规律的含义及作用:(1)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事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2)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16.剩余价值的含义: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1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含义: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18.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实质:(1)基本特征: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2)实质: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19.社会主义社会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0.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