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分析ppt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分析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一、课标要求及解读: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4、说出我国的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5、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6、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课标解读举例: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地理位置可从半球、纬度、海陆位置三个方面说明,并需落实到地图和地球仪上。地理位置特点主要体现在纬度和海陆位置上,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特点也反映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至于为什么优越,可从地理位置对各方面提供的有利条件说明。)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中国地理位置)1、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中国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评价评价优越性优越性P2图1.1P2图1.1P3活动P3活动2、教学建议:(1)运用P1图1.1及P4图1.4分析中国位置(从半球、海陆、经纬度位置三方面)(2)通过P3活动1、2对我国纬度、海陆位置与他国进行对比。(3)通过P4活动3总结我国位置的优越性。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课标要求及解读: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课标解读举例: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重点在地形、地势特征,避免记忆大量地形名称及分布。可适当介绍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对我国地形(势)作简单评价。说明一,大致了解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有利于判断某地区属哪一阶梯;说明二,了解各阶梯主要地形类型,可了解主要地形区分布)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资料包括气温降水分布图、气候统计资料、直方图、示意图(如季风)等(2)对气候主要特征,还要求分析其影响因素。(3)气候特征包括复杂多样(分5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4个干湿地区、5种气候类型);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亚热、温带三种类型)(4)影响气候因素可结合上述特征学习;气候特征评价可与同纬度地区比较。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A、主要河流可从地图上找出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及内流河。B、长江、黄河概况包括源流概况,人地关系中的突出问题:长江水能、航运、洪水等;黄河水能、泥沙及地上河等。)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1、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地势特征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分界线、地形类型影响P22图2.1P22图2.2及P23活动1P22图2.2P23活动2、3、4五类地形及分布各类地形内部差异地形复杂多样影响P24图2.4P25图2.5、P26活动P25文字及P26阅读五类地形比例优势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开发问题P28图2.8及P29活动1P30活动2P30活动2、3及P29图2.10气温分布规律影响温度带气候复杂多样影响干湿区降水分布规律影响P31图2.13、P32图2.14及阅读P33图2.15、P32图2.14及阅读P34活动2P35图2.16、P35阅读P36图2.17P37活动P42图2.26P43活动及阅读纬度位置影响特点季风季风气候海陆位置P38图2.19、20P40活动1P40活动2、3源流概况危害泥沙含量大治理地上河断流、水污染等治理黄河:P48图2.32P49图2.33P51图2.35P49图2.34、P50阅读P50阅读、P50活动1(2)P50图2.35及P52表P50活动源流概况航运开发问题及治理水能洪水危害成因长江:治理P53图2.36P53图2.36、P54图2.37P54图2.38P55活动1P58资料P56活动P55阅读气候多样部分:A、分析P31图2.13及P32图2.14,总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并分析影响因素。B、读P33图2.15,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不同温度带人们生产、生活的差异。C、读P35图2.16分析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完成P37活动1,认识降水差异对人类的影响。D、读P36图2.17,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完成P37活动2,认识干湿地区对人类的影响。2、教学建议举例:E、由上述部分直接归纳出我国气候特征之一:气候复杂多样。F、读P图2.26,了解我国主要气候分布并总结各类气候的特点。G、通过P43阅读材料及活动,认识气候多样对人类的影响。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课标要求及解读: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课标解读举例: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主要特点包括:总量大,种类全,主要利用类型分布不均,难利用土地比重大等。突出耕地特点及利用保护,可结合实例,尤其是当地实际情况。资料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一些国家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统计图表、一些具体事例等。)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1、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土地类型分类构成特点分布特点差异及成因对策P67图3.8及阅读P69活动P68图3.9评价P67活动问题P71图2、教学建议:1、复习旧知(P63材料),认识我国土地资料总量丰富。2、分析P67图3.8,了解我国土地构成特点。3、分析P68图3.9,结合P69活动,认识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特点及原因。4、利用P67活动对我国土地资料的优劣进行评价。5、给出家乡耕地变化的数据,指导学生分析耕地减少的原因,并提出对策。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一、课标要求及解读:1、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3、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课标解读举例:1、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分布指耕、林、牧、渔业的主要分布区,由此归纳农业的地区差异(东西部、南北部的差异),并简析自然原因。(资料包括地图、文字等。)联系实际指联系当地或其他地区,并通过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状况对比说明农业的地区差异。所举实例可抓住某一要素的不同情况加以比较:如从地形角度;从热量角度等。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1、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农业部门分类挑战、对策P100图4.13及阅读、P101活动P98图4.11各类农业地区分布及差异P102图4.16、P103图4.17及活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课标要求以外内容2、教学建议:1、利用P100图4.13及P101活动1,认识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和差异。2、利用P102图4.16、P104活动3,认识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注:P101活动2、P103活动3可根据实际作取舍)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课标要求及解读: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3、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1、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北方、南方差异自然环境差异P7图5.9及P8活动P8活动2成因P7图及P7文字、P8图各区域内部差异人文差异P9图5.13、P10阅读及活动2、教学建议:1、利用P7图5.9完成P8活动。比较南方和北方地区自然差异。2、利用P8活动2分析自然差异的成因。3、比较P7、P8几幅照片,了解北方、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4、结合P9图5.13完成P10活动1。比较南、北方人文差异及形成原因。5、通过P10阅读、P10活动2和3,了解南方和北方的其他人文差异及原因。区域地理举例:西双版纳一、课标要求:1、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2、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3、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4、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点。5、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6、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7、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二、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旅游资源雨林动植物资源民族风情文化旅游业及影响问题对策P58图7.11、7.12P59文字、P60阅读及活动2P63活动2P64活动3区位P57图7.10三、教学建议:1、西双版纳的动植物和少数民族风情可播放相关录像资料(或风光图片)。2、分析P57图7.10,归纳西双版纳的位置特点。3、利用P60活动分析气候特点、傣族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总结旅游资源的优势。4、分析P图7.16、7.17,认识旅游业发展情况及对其他行业的影响。5、利用P63活动2、3,了解出现问题及对策。关于乡土地理教学:乡土地理是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确定的四大板块内容之一。在初中学生中开展乡土地理教学,一方面可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了解家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立志投身家乡建设的情感。几种课堂教学模式一、调查(或资料收集)—分析—归纳模式调查(或资料收集)——分析——归纳模式是教师课前先布置调查(或资料收集)任务,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调查(或资料收集)成果,并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其适用于学生比较熟悉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二、活动探究模式活动探究模式是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学生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总结、归纳出结论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其适用于逻辑性、规律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三、问题导学模式问题导学模式是教师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其适用于知识性、浅显性的教学内容。几点体会:1、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充分利用地图、地理图表进行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地图素养。3、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地理教学。4、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5、积极进行评价改革。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