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脚楼·简介·特点·文化·结构·形式·苗族吊脚楼·侗族吊脚楼·瑶族吊脚楼·土家族吊脚楼·吊脚楼欣赏湘西凤凰古城吊脚楼也叫“吊楼子”是,中国的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居住在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的传统干栏式民居,多见于湘西、鄂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区。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朝向多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一种半干栏式木质建筑。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作为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建筑特色国画-谭翃晶由于自然条件苛刻,吊脚楼的建筑布局单薄了传统建筑概念,往往依山依水而建,不追求轴线、中心和对称,而是随坡就坎,随弯就曲。从整体上看,山崖成为建筑空间的界面,建筑成为了岩体的支撑,吊脚楼的建筑哲学不强调规制的约束,而是强调依附于自然、顺应于自然、强调建筑造型与山地空间环境之间的自然平衡,充分利用山地自然空间,并由此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关牲口或用来堆放杂物。吊脚楼反映了人们坚韧顽强的意志。与四合院民居反映北京人的大气和安稳,与石库门建筑反映上海人的精细和开放,吊脚楼更能凸显出重庆人独特的精神魅力。由于山多,土地紧张,我们祖先。这些吊脚楼不是穿逗结构就是捆绑结构,十分简陋。远远望去,如果是独自一间,歪歪斜斜、晃晃荡荡,似乎风一吹就要倒下来。如果是一排排的,则你挤着我我靠着你,手握着手,肩并着肩,体现着一种团队精神。就是这样的吊脚楼,住了两三千年。遇上洪水,大水淹漫;遇上滑坡,泥土冲埋;遇上风雨,风吹雨打。年复一年,人们总是不断地与大自然抗拒,一次又一次的战胜它,把吊脚楼修得更加牢固,更加坚强。简陋的吊脚楼是千百年来在贫困的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修建的栖身之处,最能体现人们的顽强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文化结构特点吊脚楼的结构体系是属于穿斗式木构架,它的特点是吧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吧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吊脚楼博采我国木建筑井干式、穿斗式、抬梁式优点,集美观、坚固、实用与一体。吊脚楼木构架的主要部分由柱、梁、枋、檩等榫卯结构,全房不用一颗钉子是我国古建的精华所在,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企口板接缝大样檩条连接榫卯中柱打样吊脚楼最精彩的部分可能还要数“龛子”。厢房由吊脚楼支撑楼板,垂柱支撑走廊,并在山面盖采用类似官式建筑的歇山顶,这种厢房被形象地称为“龛子”。这种类似官式的歇山顶,土家人称为“思檐”,在挡雨通风的同时也带来了美感。带龛子的厢房龛子模型图一榀屋架由落地的柱和不落地的童柱组成,一般多为单数,一榀屋架的根数决定房屋的进深。既排架方向有四柱三骑,俗称“七个(柱)头”;五柱四骑,俗称“九个头”甚至有“十一个头”“十三个头”。用穿枋把各个柱子串起来就形成了排扇,继而就构成了一榀框架。檐口出挑用曲拱(挑梁),出挑远时用几层曲拱或板凳跳。排扇的构成单架排扇及联系构式四架排扇主成3间房屋房屋剖面图形式多样的吊脚楼·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二屋吊式·平地起吊式·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常常共处一地。·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苗族吊脚楼在凤凰古城东南的回龙阁一带,前临古官道,后悬沱江上。吊脚楼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占建筑群之一,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吊脚楼群的吊脚楼均分上下两层。俱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上层宽大,工艺复杂,做工精细。下层随地而建,很不规则。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这种建筑通风防潮,避暑御寒。体现了苗族独特的建筑工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苗族吊脚楼侗族吊脚楼湖南省通道侗族的住房,仍保留了百越民族“干阑”式建筑的特色,多为三屋以上的干阑式木楼,底层为猪牛等养牲杂屋,楼上住人,木楼都有走廊伸出,并装饰有栏杆,栏杆边备有固定式长凳供人休息,俗称“吊脚楼”。这种木楼,有高达五六层的,结构谨严,不许用一颗钉子,全系卯榫嵌合,显示了侗族建筑工艺的高超。瑶族吊脚楼瑶家吊脚楼“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瑶族人民根据实用性和环境特性,强化建筑性格,自由选址柴水方便、风光优美的地势,采用数十棵杉木撑起为基脚,建起被称为“千脚落地”的木楼。整座木楼以杉木为柱、为梁、为壁、为门窗、为地板,以杉皮为盖顶,不油不漆,无矫无饰,一切顺其本色,自然天成,朴实无华,或金鸡独立于山脊,或连片成寨于坡前,或负山含水,或隐幽藏奇,千姿百态,格局自由,情调浪漫,更重要的是它冬暖夏凉,不燥不潮,空气新鲜,是瑶山人最好的居所。土家族吊脚楼土家吊脚楼窗花雕刻艺术是衡量建筑工艺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有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内涵丰富多彩。有的象征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现农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孙、有的记录风情。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歌舞竞技、神话传说,栩栩如生,蓄意深刻。吊脚楼对现代建筑的启示吊脚楼之高低适应了地形变化,所需要处理的地基范围极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石方工程,也不需破坏地貌,保证了地表的原生态性。这是它最值得称道的特性。它能在恶劣苛刻的地形地貌条件下建造,适应地形能力极强。因地制宜吊脚楼根据山地独特地质特点和气候特征的适应性,采取了底层架空形式,它能更好地解决潮热气候下对房屋隔潮和通风的要求。底层架空不但是吊脚楼的主要设计思想,也是现代西方建筑的重要理念之一。建筑学家柯布西耶所倡导的现代建筑的五大特征实质上与吊脚楼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处。值得一提的是,柯布西耶极力反对装饰,他认为“装饰,总是掩盖构造的错误”,倡导用传统的模式来为现代建筑提供模板。因此,他致力于建立一种全新的风格去适应当今机器时代的发展。底层架空吊脚楼是用木或竹做材料,它的结构是梁柱式木架承重结构。梁柱等构件采用了捆绑方式联结,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这种建筑的墙由抹灰竹编或木板墙做成,自重轻,也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及经济性。现代建筑不可能用木或者竹做建筑材料,是因为它们不防火,而且成本高;但是现代建筑同样趋向于使用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现在大量运用轻制隔墙作为空间划分的、结构暴露的建筑形式,同样使建筑减轻自重从而达到更好的稳定。减轻自重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