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上海市闸北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15页)2015-2016学年上海市闸北区七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题(满分6分)1.(6分)默写(1),独立蒙蒙细雨中。(2)枕中云气千峰近,。(3),最是橙黄橘绿时。(4),吹尽狂沙始到金。(5),冷露无声湿桂花。(6)三月残花落更开,。【参考答案】(1)海棠不惜胭脂色(2)床底松声万壑哀(3)一年好景君须记(4)千淘万漉虽辛苦(5)中庭地白树栖鸦(6)小檐日日燕飞来【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与默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能做到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要注意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另外不要出现写错别字、漏字、添字的情况。【备注】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防止记忆混淆;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二、解答题(满分11分)2.(11分)(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第2页(共15页)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甲文作者是(朝代)(人名)乙文选自《》(2)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②《爱莲说》全文的中心句是:(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韵的;“说”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B.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甲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乙文借莲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生活态度。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用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D.乙文通过赞美莲,说明爱莲的理由,借以表明自己的人格操守。【参考答案】(1)唐刘禹锡周元公集(2)惟吾德馨莲,花之君子者也(3)B【解析】参考译文:【甲】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有灵力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乙】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李氏的第3页(共15页)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欢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气散播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人。唉!喜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的人,人该是很多了。(1)本题是对作者及其作品的等文学常识的考查。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周敦颐(1017﹣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号濂溪先生,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曾任江南东道南康军刑狱。儒家理学思想鼻祖,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乙文选自《周元公集》。(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逻辑,需要通读两文,才能把握文意,首先需要抓中心句甲文《陋的中心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通过对本句的理解可知答案。乙文主要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借莲花表明自己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高洁志趣。(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及写作方法的把握。通读两文,可以发现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可结合作者背景答题。甲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生活态度;乙文借莲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备注】一词多义1.之: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案牍之劳形②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③代词,代指前文所指的事物④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第4页(共15页)2.往来:①表示交往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词类活用1.名:名词活用动词,出名。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有灵气。例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例句:无丝竹之乱耳5.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例句:无案牍之劳形6.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例句:苔痕上阶绿7.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例句:苔痕上阶绿古今异义1.无案牍之劳形(形:身体;今常用义为:样子)2.惟吾德馨(馨:品德高尚;今义为:芳香。)3.谈笑有鸿儒(鸿:大,渊博;今义为:鸿雁,书信。)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乐器的声音;今义为:丝绸和竹子)5.可以调素琴(调:弹奏;今义为:调解)3.(8分)(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辄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1)解释划横线的字出执(2)翻译句子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3)本文表现了陶侃的品质。【参考答案】(1)外出、拿(2)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别人的稻子!(3)爱惜粮食、体恤农民的辛苦、重视农业。第5页(共15页)【解析】参考译文:陶侃曾经外出巡视,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你要)用这来做什么呢?”那人说:“走路时在路旁看见的,随便取玩一些罢了。”陶侃改变脸色大怒说:“你不耕田,却去盗窃人家的稻谷!”然后陶侃就捉拿那人然后鞭打他。老百姓听了这消息后都努力耕种,每户人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熟悉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①句意为:陶侃曾经外出巡视。出:外出。②句意为:然后陶侃就捉拿那人然后鞭打他。执:拿。(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要注意句中文言虚词“而”的用法。(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本文表现了陶侃爱惜粮食、体恤农民的辛苦、重视农业的品质。【备注】词义积累:而1.表并列关系。《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捕蛇者说》:“黑质而白章。”2.表相承关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3.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愽学而日参省乎已。”《赤壁之战》:“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4.表转折关系。《殽之战》:“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5.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6.表假设关系。《信陵君窃符救赵》:“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7.表因果关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赤壁之战》:“表恶其能而第6页(共15页)不能用也。”8.表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祭妹文》:“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三:现代文阅读(30分)4.(16分)没有开花的紫罗兰(1)开始,我不知道我家的附近还有一个那样大的苗圃,里面有着那样名目繁多的花草树木。当然,我更不知道刚上小学的儿子小铁放学之后常常光顾那里,一直疯玩到吃晚饭的时候。有时看他回到家一脸热汗腾腾的或一身泥猴似的样子,我不知道都是那个苗圃惹的祸。(2)从那时起,小铁开始总往家里拿一些花花草草的,种在花盆里,摆得阳台上到处都是。反正是小孩玩,我没有管他,任他自己摆弄、自得其乐,好像那些花花草草是他统帅的千军万马。(3)有一天,他搬回来一棵紫色的植物,长长的叶子,细细的茎,还带着胡须一样的根。(4)他进门就喊我帮助他赶紧找个盆,自己从书包里掏出早在外面挖好的一包土来,把这家伙栽在了盆里。看他满脸是土,我催他先去洗脸,他不动窝,问我:“爸,您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一脸认真的样子。(5)我便也仔细地看了看这个紫色的家伙,然后摇摇头说:“不知道。”(6)他兴奋地说:“您不认识,我认识,我告诉您吧,它叫紫罗兰。”(7)“紫罗兰?”(8)我犯起了疑惑。紫罗兰,我在公园里见过,不是这样子的呀!紫罗兰的茎比这粗多了,再说,叶子也不对。但我不敢轻易地说这不是紫罗兰,因为我知道他最喜欢植物,光买的有关植物的书就不少。(9)小铁看出了我脸上的疑惑,就对我说:“爸,您不信?”(10)我赶紧说:“不是不信,是和我以前见过的紫罗兰不大一样。”(11)“您以为紫罗兰就一种样子?就不能多几样?”(12)看看他眼中的坚持,我说:“就叫它紫罗兰吧!”【A】于是全家都跟着叫它紫罗兰。其实除了小铁,我们都知道它不是紫罗兰。(13)它是那天小铁在苗圃里意外发现的,把它挖了出来,就爱不释手,因为它与众不第7页(共15页)同。这么漂亮的植物得有个名字,他便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最后决定管它叫作紫罗兰,那兴奋地劲头就像科学家给一个新发现的星星命名一样。只不过还想从我这儿得到证实罢了。(14)紫罗兰成了他的新伙伴。他关心的是它开没开花。在他的想像种,既然叫作紫罗兰,它就是要开花的。他特意查了《少年百科辞典》,里面关于紫罗兰的词条告诉他紫罗兰是开紫色、紫红色或血青色的单瓣或双瓣的花朵,怎么也得开出甭管是什么样子的花朵来,哪怕是如米兰一样那种白色细小的花,也得开出来。(15)于是,盼望它开花,成了小铁心里的一件大事。每天早晨起床,每天下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他的宝贝紫罗兰开没开花。(16)可是,过了好长时间,它也没有一点开花的意思。我故意对小铁说:“我看这家伙是开不了花了。”他立刻反驳我:“为什么?您没看见它的叶子都长大了吗?”“可是它是一点花骨朵儿都没有冒出来呀!”“您别着急呀,好饭不怕晚,它肯定能开花!”(17)他像是在给我给自己也给紫罗兰打气。(18)我便与他一起等待,盼望着哪一天它能够突然奇迹般地绽放出新奇的花朵来。(19)但是,它始终没有开花。(20)一直到这棵它认为是紫罗兰的植物枯萎,最后彻底死掉,也没有开花。(21)花开在哪里?(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请说说第(13)段中小铁“兴奋”的原因。(3)文中有描写小铁迫切等待花开的句子,请找出其中两处。①②(4)文中划线【A】处是对父亲的描写,表现出父亲对儿子养“紫罗兰”的态度是。(5)“紫罗兰”最终没有开花,但作者却以“花开在哪里”结尾,你认为花开在哪里?结尾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没有开花的紫罗兰(或:紫罗兰)(2)小铁为自己的得意命名高兴,兴奋。(3)例:①哪怕是如米兰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