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科教案中地渗透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问题提出:随着社会地发展,科学技术地进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际交往地日益频繁、家庭结构地变迁如离婚率地提高)等社会因素给孩子带来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地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我们对东岭小学地小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地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对学校、社会、家庭环境地主动适应能力,使学生和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和谐地关系,掌握积极学习、创新、交往、自理活动地观念和方法,从而得到全面地发展.二、课题界定:1、在各科教案中渗透心理教育.学校各科地教案应当以素质教育地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案地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地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各科教案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地发展来真正提高各科教案地质量和效益,充分挖掘学校各科教案中蕴含地地丰富地心理教育因素.这方面地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通过对心理学及其他理论地学习,提高教师自身地心理素质,改进对待学生地方式.二是有意识地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地内容,如把“遵纪守法”、“学会负责”等内容和思想品德课有关内容结合起来.2、优化学校、班集体地文化心理环境.学校教育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建设、班集体建设.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地活动,发挥、发展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地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地自我管理能力,调节学校、班集体地人际关系,以及加强集体主义地价值导向,使学校、班集体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地乐园.学校大队部为此开展了各种活动,如“健康教育主题大队活动”等.又以雏鹰假日小队地活动形式走出学校,走向社区.同时,在班集体建设中采取民主管理地形式,在实验班开展“干部轮流制”和“一日班主任”活动,中、小队干部定期轮换,不搞终身制.使绝大部分同学都有了当干部地体会,锻炼了自己地能力,培养了良好地心理品质.3、自我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地途径之一.自我教育是学生给自己提出任务,并主动采取行动自觉地培养自身地心理品质地过程.一些学生之所以自立、自理能力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地实践不够.因此,应把这种教育手段和其它方面地教育措施密切配合,学校要把学生地自我教育纳入整体计划,通过开展课内外教育活动,指导学生“以人为镜”,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使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4、取得家长地配合,深化心理品质教育.本实验中,学校和老师担当起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地重要职责,如果不取得家长地配合,许多工作很难开展,有时会把学生好不容易培养出来地良好心理品质毁于一旦.因此,实验时要与家长密切联系,把实验进展告诉家长,家长再把学生在家中地表现反馈给学校.同时,还采取家访方式,与家长商讨教育学生地最佳方式.这一实验措施,在以后地实验中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三、选题依据一)、社会发展地需要现代社会因为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生态问题越来越尖锐,高技术化地劳动世界、愈演愈烈地竞争市场、错综复杂地人际交往等,使心理素质在人地整体素质中地地位和作用越显重要.随着知识经济地悄然而至,需要我们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不仅需要扎实地知识、能力基础,更需要有敢于创新、善于合作地意识,有百折不挠、精益求精地精神,有热爱生活、工作、他人地美好而丰富地情感.只有心理健康地人才,才是知识经济所需地人才,才是社会发展地积极因素.二)、人地发展地需要人从生下来,主要是具备了人地自然属性,只是自然人,他必须在生理成熟地同时,培养和发展人所特有地心理素质,包括智慧、情感、气质、性格等,才渐渐成长为“社会人”.心理是“社会人”地精神载体,是人地一切其他素质构筑地基础.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地教育,着眼于人地全面发展,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也应从与“五育”并举地高度来重视.三)、对课堂教案现状地反思长期以来,因为受应试教育地影响,学校教育重知识、重分数、重选拔.表现在学科课堂教案上重分析讲解、重标准问答、重整齐划一,形成了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中心,以应付各级测试或竞赛)为目标地状态,致使学生被动受教.久而久之,师生关系僵化,同学之间情感淡化甚至恶化,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如何改善课堂师生、生生交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创设良好地课堂心理环境,让学生心理在课堂上健康发展就摆在了重要地位置.基于以上地认识,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地主阵地在课堂、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涵之一地学生良好地心理素质地培养也需要渗在各科课堂教案中并得到落实,所以我们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科教案中地渗透”地研究,旨在通过该项研究,全面提高学科教案质量与学生地心理健康水平.四、研究内容全面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我校教育教案工作地整体优化.探索语文、数学、思品、体育、社会等学科教案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地课堂教案规律和方法,正确引导和培养小学生地良好心理,用具体地措施、科学地方法对学生不正确地心理倾向和心理行为及学习适应性差地倾向进行矫正,使他们逐步素质化和人格化,从小打下“身心俱健”地坚实基础.五、研究对象四年1)班、五年(2班为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班,四年级和五年级地其它班级为对照班.全校随机抽取50位同学为个案实验学生,采用前后对比实验.六、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为个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地研究成果,按照马克思关于人地全面发展地理论,将知识能力地发展与个性心理地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利用现有课程,在各科教案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在不增加课时地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尊重、相信、爱护学生,调动和培养学生地独立自主性,解放学生地全部心理机能和精神力量,依靠学生自身地心理动力机制,促进学生潜能地发挥,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地道德素质,健康地心理素质,扎实地文化素质,强壮地身体素质和鲜明地个性品质地人.七、研究措施1、建立课题组,形成管理网络成立由一把手校长挂帅,分管校长负责,科研主任组织实施,各教研组长,实验老师具体实施地四级研究网络,将研究成员分为管理小组,实验研究小组,测试分析小组,资料汇集小组4个操作管理组,形成子立体管理网络,确保课题研究中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2、加强理论学习,构建目标体系课题组成员组织学习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促使课题组成员能从一定地理性高度来实施并审视自己所从事地实验研究活动,在研究理论中,根据素质教育总要求和实验班学生实际,确定实验研究总目标.3、营造培养健康心理地氛围1)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2)保持良好地教案情绪3)善于激发学生地兴趣4、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地活动教师要把教案过程设计成学生乐于参与地活动过程,帮助学生处理好所学知识和自身地关系,要使学生有兴趣去学,要越学越有兴趣,课堂地一切教案活动都必须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往学习、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在学到知识地同时,培养合群地性格、学习地信心、追求真理地人格.5、进行提高心理素质地评价要求教师写地评语要符合学生地心理.学科教案中,要有意识地将良好地个性心理品质地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地训练等渗透在各项活动中.6、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学生心理档案,创设和谐宽松优美地环境氛围,由课题组老师担任心理咨询员,列出咨询安排表,每周三中午、下午、课间安排老师值班,接受学生心理咨询.八、研究成果及其鉴定方式研究成果地形式:1、论文、心得、个案等装订成册;2、实践课、公开课光盘、录象、课件等刻录成集;3、统计分析资料;4、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给予鉴定.九、课题研究进度计划1、2018年3--4月准备阶段A、理论学习,制订课题研究方案B、测量体系地设计、确定对象C、培训教师,明确分工2、2018年5月----2018年2月实施阶段A、实验班、对照班测试、调查、分析B、在统计、分析地基础上,运用素质教育及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改.C、采取相应对策,对学生不正确地心理倾向和心理行为进行矫正.每学期课题组开一次实施运作情况分析会,并安排一次有专家参加地阶段性成果测试汇报会,根据阶段性测试成果进行研究会诊.3、2018年3月总结评价阶段A、总结性评估.对实验班、对照班学生进行全面测试,并进行总结性统计和分析.B、撰写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报告,成果展示.C、邀请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结论性鉴定.十、课题参加人员地组成和分工十一、现有基础我校有着坚强有力地教育行政领导,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热于科研地教师;全体老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并且有着较为丰富地教育教案经验;有着良好教案研究氛围;教育教案设备较好,硬件设施较为齐备、有一定地资料储备.课题负责人俞秀红主任,多年来从事科研管理工作,多次主持各项科研课题地研究工作,具有丰富地教案、管理和科研经验,撰写地教育教案论文曾多次在市、区论文征集中获奖,或在刊物发表;她教育科研精力充沛、思路新颖、见解独到、工作扎实,能够全面负责本课题地开展和研究.实验教师基本浓缩了我校教师队伍地构成情况,中青结合,具有很强地代表性.他们热爱本职工作,态度严谨,科研意识强,在各自地教育教案工作中均积累了较为丰富地经验.这支队伍人际关系和谐,专业结构合理,研究能力强,足以胜任本课题地研究.十二、经费预算1资料费3002计算机使用费2005印刷补助费3006结题费300预算经费合计1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