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沧浪亭入口处景观景观透视图。网师园南部的主要厅堂是?网师园的平面图绘制。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二)历史背景Contents皇家园林1私家园林2寺观园林3其他园林4明朝清初元朝皇家园林元朝以大宁宫为中心建新都城“大都”,这是北京的前身。大内御苑,占去皇城北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段。主体为金琼华岛及周围湖泊再加开拓后的太液池,池中三岛布列,沿袭皇家园林的“一池三山”的传统模式。最大的万岁山(原名琼华岛),山上建广寒殿,为岛上的一幢建筑。此外还有一处特殊的水景,是效仿垦岳的。另两岛为“圆坻”、“屏山”,“圆坻”为夯土筑成的圆形高台,上建仪天殿,北面为通往万岁山的石桥,东西架桥连接太液池两岸;屏山最小,上植木芍药。太液池水面遍植荷花,沿岸设殿堂。明朝皇园建设重点亦在大内御苑,与宋代不同的是规模趋于宏大,突出皇家气派,著上更多的宫廷色彩其中少数建在紫禁城内廷(紫禁城内大内御苑仅有御花园和慈宁宫花园两处)几座主要的大内御苑都建在紫禁城外、皇城内的地段(如西苑、万岁山、兔园、东苑)明北京的皇城平面图包括现在的故宫、中南海和北海以及景山等第一次扩建西苑填平圆坻与东岸之间的水面,变成半岛,把原来的土筑高台改为砖砌城墙的“团城”,把原来与西岸间的木吊桥改称石拱桥“玉河桥”。往南开凿南海,奠定北、中、南三海布局“玉河桥”以北为北海,北、南海之间为中海。在琼华岛和北海北岸增建若干建筑物,使太液池的天然野趣更增益人工点染。西苑水面大约占二分之一,东面沿三海东岸筑宫墙,沿三门,西面仅在玉河桥的西端一带筑宫墙。明代的西苑,建筑疏朗,树木蓊郁,既有仙山琼阁之境界,又富有水乡田园之野趣,无异于城市中保留的一大片自然生态的环境。(一)御花园——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尽端,“前宫后苑”的传统格局1.2公顷,南面正门通往坤宁宫,东南面各有角门通往东西六宫,建筑密度较高。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园路布设亦呈纵横规整的几何式,山池花木仅作为建筑的陪衬和庭院的点缀,但建筑布局在端整之中力求变化,虽左右对称而非完全均齐,山池花木的配置较自由随意。都城规划•以宫殿为主体的规划结构:择中、居高•礼制秩序: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前朝后寝•经纬涂制的道路系统•井田方格网系统式规划方法“九五之尊”的皇权思想源于《周易》,“九”是“极阳数”,代表“天”,“五”是“天数”的中位数,在易卦中代表最尊贵的位置。北京城内的宫殿和其他建筑常以九为数。如内城有九个城门:南三门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北二门为安定门、德胜门;东二门为朝阳门、东直门;西二门为阜成门、西直门。古人还有“天子之五门”的都城制度,古代都城自外廓城门至皇城宫殿的中轴线上,共设有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等五重门。明清北京城还保留着“天子五门”的制度,在内城南北中轴线上,正阳门至太和殿之间,从南向北布置了大明门(清朝改为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五重门。北京城的宫殿、门楼等的室内布局上也采用九五之数,如太和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此外,保和殿、乾清宫、天官门、端门、午门的城楼等都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二)大内御苑——北海简介历史沿革特点局部照片北海简介北海位于北京故宫西北,是我国现存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一处古代帝王宫苑,素有人间“仙山琼阁”之美誉。这里原是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皇家“离宫御苑”。北海全区面积为68公顷,其中水面约39公顷,可分为琼华岛、团城、北海东岸和北岸四个部分。历史沿革从辽代(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开始,就有了关于北海的记载。金代(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北海宫苑的基本形态,是金海陵王天德三年开始至金世宗大定十九年间基本完成的。元(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灭金后,琼华岛及其周围的湖泊再加开拓后命名为“太液池”,包入大都的皇城之内而成为大内御苑的主体部分。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北海在明代是大内御苑——西苑的一部分。西苑即元代太液池的旧址。天顺年间(1457~1464年),进行了第一次扩建,奠定了北、中、南三海的布局。此时,北海第一次有了明确的范围划分。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清初对于北海的修建仅有两次:一是顺治八年(1651年),建佛寺“永安寺”。在山顶广寒殿旧址建喇嘛塔“小白塔”。二是康熙年间,玉熙宫改建为马厩,清馥殿改建为佛寺“宏仁寺”。特点“琼岛春荫”主景突出。城市水系重要一环。西苑宫城相依相衬。城市立体轮廓标志。园中之园相互联系。局部图片(四)兔园西苑之西的皇城西南隅,在元代“西御苑”基础上改建而成,大假山“兔儿山”,皇城内的一处制高点。布局规整,有明确的中轴线,山池、建筑均沿中轴线配置,可视为西苑的附园。(五)万岁山(景山)紫禁城之北,皇城中轴线上,采取对称均齐的布局,园内居中的是人工堆筑的土山万岁山,呈五峰并列之势,中峰最高,原意镇压之代“王气”,客观上确立了中轴线北端的一处制高点和紫禁城的屏障,丰富了中轴线上的轮廓变化的韵律。郊区由于明朝当时的边疆形势,没有在风景优美的西北郊修建行宫御苑作为猎场和供应基地而兼有园林性质的两处行宫御苑—南苑和上林苑,择地于南郊和东郊清初总说康熙中叶以后,逐渐兴起一个皇家园林的建设高潮,于乾隆时完成;乾隆、嘉庆年间,达到全盛局面清王朝的皇家园林的宏大规模和皇家气派,比明代表现得更为明显重点在离宫御苑,主要成就:融糅江南民间园林的意味、皇家宫廷的气派、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的美姿为一体大内御苑紫禁城内建筑及规划格局基本保持明代原貌皇城的情况则变化较大,导致清初大内御苑的许多变化兔园、景山、御花园、慈宁宫花园,仍保留明代旧观东苑仅有少量景观保留西苑进行了较大的增建和改建1、西苑毁琼华岛南坡没、诸殿宇改建为佛寺“永安寺”,广寒殿旧址上建“白塔”。康熙年间,北海沿岸建筑坍废,中海东岸崇智殿改为万善殿。(三)东苑东苑是一处寓于天然野趣,以水景取胜的园林,又称“小南城”的后苑,如同御花园一样采取较规整的布局,植物配置多为“移植花木清翠蔚然”,保留原东苑的古松大柏,以及其田园风貌。南海南台一带环境清幽空旷,顺治年间稍加修葺,康熙年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建、扩建,改南台之名为瀛台,把其分为相对独立的宫苑区,北堤上新建勤政殿,另外还有一组宫殿建筑群,共四进院落,自北而南呈中轴线对称布列。勤政殿以西为互相毗邻的三组建筑群,靠东的丰泽园四进三路,其附近还有明代的御田多处。西北的一组建筑名春藕斋,西南有佛寺大圆镜中。南海的东北角上有在明代乐成殿旧址上改建的一座小园林“淑清院”。2、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北京西北部山青水秀,如香山、玉泉山、瓮山。明代以大内御苑的建设为主,而清初则以建离宫御苑为主。1、平地起造畅春园既显示高度的人工造园技术和浓郁的诗情画意,又表现出一派宛若自然生态的环境气氛。2、避暑山庄则从造址到规划、施工,始终贯穿着力求保持大自然的原始、粗犷的原则,建筑少而疏朗,着重大片绿化和植物配置成景,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起来,以自然融汇于园林,开创了一种特殊的园林规划——园林化的风景名胜区。西区以香山为主体,包括附近的山系及东麓的平地;中区以玉泉山、翁山和西湖为中心的河湖平原;东区即海淀镇以北畅春园背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首次南巡,对江南秀美的风景和精致的园林印象很深。归来后在北京西北郊的东区、明代皇亲李伟的别墅——“清华园”的废址上,修建大型的人工山水园。园林性质:离宫御苑。是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北京西北郊建造的第一座“避喧听政”的皇家园林。命名为“畅春园”,寓意“四时皆春”,“八风来朝”、“六气通达”。意义:畅春园是明清以来首次较全面的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规划布局:畅春园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600米,占地900亩(60公顷)。设院门五座:大宫门、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西北门宫廷区外朝三进院落:大宫门、九经三事殿、二宫门、内廷两进院落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苑林区是一个以水面为主体的水景园,水面以岛、堤划分为前湖后湖,建筑及景点的安排,按纵深三路布置。仅存的恩佑寺山门和恩慕寺山门中路——宫廷中轴线的延伸云崖观水中大洲(瑞景轩等,其中延爽阁是全园最高大的主体建筑物)前湖后半部(遍植荷花)后湖东西两路建筑,结合于河堤岗阜的局部地貌,或成群组,或散点布置,因地制宜,不拘一格。东路北端为一组四面环水的建筑群清溪书屋,环境清静,是康熙日常静养居住的地方,雍正元年建恩佑寺,后建恩慕寺,至今尚存。畅春园建筑疏朗,大部分园林景观以植物为主调,明代旧园留下的古树不少,总体花木繁茂、建筑朴素。西园为其附园,康熙时原为未成年皇子居住的地方。建筑少而疏朗,完全为一处清水涟漪、林茂花繁的自然环境。畅春园园林景观特点:建筑及景点的安排按纵深三路布置。1)理水:利用“清华园”原有资源丰富水面,创建水景园,水面以岛堤划分为前湖和后湖两个水域,外围环绕着萦回的河道。2)建筑:建筑密度小,建筑朴素,多为小式卷棚瓦顶建筑,不施彩绘。园墙为虎皮石砌筑,堆山则为土阜平冈,不用珍贵湖石。3)植物:大部分园林景观以植物为主调,园内有大量明代遗留的古树、古藤,又种植了腊梅、丁香、玉兰、牡丹、桃、杏、葡萄等花木,林间散布麋鹿、白鹤、孔雀、竹鸡,景色清幽。整个园林景观崇尚简约,与康熙所提倡的简约精神有关。选址此地的原因:康熙北巡避暑时从当地居民口中探听到一处蒙民牧场,人烟稀少,没有坟墓、蚊虫和蝎子,树木草地繁茂,泉水水质好。缺点:没有大面积水域。整理后的地貌环境:面积564公顷,开辟人工湖泊和水系,大致环境有以下特点:1)有起伏的峰峦、幽静的山谷,有平坦的原野,有大小溪流和湖泊罗列,几乎包含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2)湖泊与平原纵横交错,地势由平缓趋向险要,此地貌形成了全园的三大景区:山岳景区、平原景区、湖泊景区;3)周边有奇峰异石,为山庄提供了良好的借景条件;4)山区的大小山泉沿山峪汇聚入湖,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5)山岭屏障于西北,阻挡了冬天的寒风;加上山峰、树木、湖泊等的有利条件,使该地具备冬暖夏凉的优越小气候。避暑山庄(离宫御苑)地貌特点:①包含了几乎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②山岳风景、平原风景、湖泊风景三大景区鼎列;③有很好的借景条件;④三大水源构成完整的水系,能充分发挥水的造景作用,来表现水的静态和动态美;⑤优越的小气候条件。避暑山庄又叫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总体布局:按“前宫后苑”规划形式进行规划。1)宫廷区包括三组平行的院落建筑群:正宫、松鹤斋、东宫。2)苑林区包括三个大景区: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1)湖泊景区,人工开凿的湖泊及其岛堤和沿岸地带。景观特点:①整个湖泊由洲、岛、桥、堤划分为若干水域。其中最大的是如意洲4公顷;②建筑:在全园中相对建筑密度比较集中。建筑布局与水域有机结合。(2)平原景区南临湖、东界院墙、西北依山,呈狭长三角形地带。景观特点:①建筑密度较低;②植物配置丰富。3)山岳景区面积较大,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二。景观特点:①以山体为主,各山峰形成起伏连绵的轮廓线。②建筑布局,建筑密度低,起点缀作用,以突出山庄天然野趣的主调。苑林区的总体布局:湖泊景区具有浓郁的江南情调,平原景区宛若塞外景观,山岳景区象征北方的名山。从修筑“芝径云堤”入手,利用平地和山区丰富的泉水开辟湖泊,然后在把山麓一带的地形稍加整理,以便导引水源而汇聚湖中,宁可保留大、自然粗犷的风格也不流于纤巧雕琢。(康熙)建筑和景点大部分集中在湖区及其附近,康熙三十六景,2/3是建筑与局部自然环境结合的,1/3是纯自然景观。建筑布局疏朗,体量较小,外观朴素淡雅。=.html著名的三山五园是玉泉山的_____________、万寿山的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