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撰写业务工作总结的探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如何撰写业务工作总结的探讨(个人体会,不作申报依据)申报高级会计师的人员需要根据浙江省财政厅浙财会字[2003]32号通知规定撰写“个人业务工作总结”。对撰写的要求,《申报高级会计师填报材料说明及要求》作了具体说明:“业务工作总结,主要总结担任会计师职务以来或取得会计师资格以来的主要工作经历和业绩,要能体现或反映具有高师水平和能力的工作业绩或撰写的专业论文,不要把担任会计师职务以前的工作或不能反映高师水平的工作都写上,以方便评委抓住重点,一目了然。业务工作总结的字数一般控制在3千~5千字,并采用打印稿。”应该说,按照文件精神撰写业务工作总结(以下简称“总结”)已无多大困难的了,但不少申报人在具体撰写时,往往又有难以落笔之感。笔者在对一些资料的接触和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如何撰写个人业务工作总结谈一点体会。一、总结的总体框架对总结的总体框架,多数人采用三段式,即:1.基本情况;2.工作业绩;3.申报理由。也有人在这三段前面再加上一个名片式简介,构成(1+3)的格式:简介。1.基本情况;2.工作业绩;3.申报理由。这种1+3格式的优点在于增加的字数虽不多,但能使看材料的人从一开始就对申报人处于何种档次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下一步看材料时应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心中大致有个数。名片式的简介可以写成:张某某,女,1963年生,会计师,大专毕业,某某公司财务科长。或,李某某,男,1959年生,会计师,税务师,本科,某某市财政局副局长。二、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工作经历、任职、主要培训情况;学历、职称、社会兼职;单位概况。现分述如下:(一)工作经历、任职、主要培训情况工作经历和任职(应与填表要求“从初中学历开始”有所不同)掌握“远简、近细”,即时间较远的可一带而过,象简历表一样,何年何月在何地任何职;对担任会计师职务或取得会计师资格以来的工作经历和任职应写得较为详细,尤其是对现职,应写明某年某月某日起至今任:单位全称,职务全称,如为副职还应写明分管工作内容。关于培训(应与填表要求“不论培训、进修时间长短”有所不同),要注意选写规格上档次的培训情况,切不要将一般性的、每个会计人员都要参加的,如学习“两则两制”,学习会计法,参加会计后续教育等内容都写上去。(二)学历、职称、社会兼职学历要写财经类中专及以上的,按时间先后,依次写明何年、何月、何学校、何种专业中专、大专、本科毕业或肄业。如为在读本科,应写明在何学校在读何专业已几年,特别应注意把本人的最高学历写清楚。对获取的学位,也要一一写清楚。申报人的学历是评高师的重要条件,写清楚了会有利于评委作出初步判断。取得注册会计师或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全科合格的也应写明。职称主要写中级职称。写明何年、何月通过评审或通过考试取得何种中级职称。中级职称的聘任也要详细写明聘任年月、聘任单位等情况。如一人兼有不同种类的中级职称,如会计师兼有税务师、经济师等,也应一一写明兼有情况。关于社会兼职,应选写和财会有关的兼职,如为哪一级会计学会会员或在其中兼任的职务。与财会无直接关系的社会兼职,如工、青、团、妇等就没有必要都写进去。当然如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也可作简要说明。(三)单位概况申报人所在单位如为企业,则应写明企业名称、规模、性质、业务范围、企业年主要指标等。如,某某电子集团公司,1998年成立,2002年组建为集团公司。公司总资产2亿元,主业电子产品,年销售3亿元,年均创利税3千万元,公司拥有控股子公司5家,分公司4家等。如为机关、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应写明单位名称、单位级别、所辖工作范围、主要业务或工作指标等;如为单位某科室负责人,在简要写明所在单位概况后,还应着重写明所负责的工作范围内的有关情况;任副职的则应写明所分管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量等。总的是能使阅看材料者了解该申报人所负责的工作职责范围,这也可从一个侧面了解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上各项内容的撰写,可以是列表式,也可以是文章式,总的是要使阅读者便于通过阅读,较容易地熟悉申报人的情况。三、工作业绩(一)工作业绩部分的不同撰写方法工作业绩部分是整个总结的核心部分。现在有两种不同的写法,分别介绍如下,供申报人在撰写时参考选用。一为分列式,即按照评审条件中的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以及这三条中所列的“款”,一款一款地对照写;一为序时式,即按所写内容的发生先后,从远到近,择数条要点作较为详细的总结。这两种不同的写法各有优缺点:第一种写法有利于将材料和评审条件一一对照,并通过对照对申报人是否附合评审要求,有一个初步印象,再进一步有的放矢地阅读其他内容。其缺点是撰写者为了说明自已已经附合某一条某一款,就要想法找材料去凑合,看条款做文章,以致有时会将一个完整的内容分成好几块,既要用这一内容去证明自已的专业技术水平,又要用同一内容去证明自已的工作能力,还要用这一内容来说明自已的工作业绩与成果,这使得先后在几个地方出现同一内容,让人有重复之感。第二种写法的优点是能将一件有价值的工作内容完完整整地写清楚,而且借此可以表明自已所拥有的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业绩与成果。如,某财务科长参与了一件以自已为主要代表的,标的为1亿元以上人民币的对外融资谈判并取得成功,他在材料中能将这一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自已所起的作用写清楚,这就充分证明了他所具有的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所取得的业绩与成果,无须将这一内容硬性拆成三块去分别证明。用这一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阅读材料者在看完之后,还要再经过仔细思考材料中有哪些内容是附合评审条件中的什么条款,而在这里又往往有可能掺入阅读者的主观因素。(二)考试成绩、文章、获奖、兼课考试成绩及格或合格是申报高师的前提条件,按规定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和兼职上课等都是破格申报条件和评审中的重要内容。因此,1.申报人按第一种格式撰写时,应在“专业技术水平”中,一要写明这次考试成绩,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申报者已达到的经济、财会理论水平和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二要写明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什么财会文章,这也包括在一定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并已编入论文集的论文(按破格申报条件第三、四款要求),应选择三至五篇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加以简要的阐述,而且一定要写明新观点、摆出新论据,切忌将大家早已熟悉的和十分常见的观点大加分析,对有价值的调查报告,虽未发表但也可在工作总结中作介绍;三要写明兼职上课的受聘学校、上课时间、课程内容、属中专大专档次(按破格申报条件第四款要求)等。论文和上课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申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因而也是必需撰写清楚的重要内容。对获奖情况可以在工作业绩中结合有关业绩一起写,即做了什么工作,得到了什么成绩,获得了什么奖项。对比较重要的单项奖,应较为详细地按破格申报条件第一款要求详细写明。应注意对与财会无关的或不重要的,不要一一罗列,因为这与评高师无关。如果按第一种方法撰写,还应在工作业绩后面分别单独列出文章、获奖(其中获奖文章应按破格申报条件第二款要求)、兼课的清单。这是因为,前面虽然已将这些内容分别叙述,但却分散在各个段落中,难以形成一个整体形象,因而还得要加以梳理,各自按发表文章、获得奖项、讲授课程的档次,由高到低列出清单,使阅读时有一个整体概念。当然,对无关评高师大局的,仍没有必要一一列入。如个人发表文章较多,可只列出最主要的几篇,其余可另列清单,附于总结之后,以节篇幅。2.如果申报人按第二种方法撰写,则应将学术论文、获得奖励和兼职上课等,各自单独列条来分别阐述,写法同上。(三)分点、分段,通过小标题亮出自已的闪光点写材料切忌不分点、不分段地一口气往下“砸”,使阅者辛辛苦苦看完后搞不清这里头究竟讲了多少个问题,其中哪些是和评职称有关的,还得帮申报人作一番整理,理出个头绪来。为避免这一情况,必须在撰写前先将要写的内容按撰写业务工作总结的要求作一番整理,不符合要求的内容要舍得放弃,只选用有利于评职称的精华部分,同一类型的内容可以适当归类,将同类材料归在一个点内,再从中分成几个自然段落。在小点前面,应加一个简要的,但能说明本点主要内容的鲜明小标题,通过小标题亮出自已的闪光点,让阅者从一开始就被吸引住,尝心悦目,以下的文字只是对标题作出证实而已。如,某财会科长曾先后负责或执笔拟制、修订有关的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这其中可以称得上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在运用中效果显著的有三项,尤以制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实施后效果最为明显。如果这一内容属第2点,则应写:“2.拟订会计内控等制度,扭转管理混乱局面”的小标题,在着重写清这一制度的制订原因、组织实施和实际成效后,对其余次要的几次制度的制订,可以附带讲一讲,切忌不分主次地全部详细描述,造成喧宾夺主之感;或“3.先后三次参加地市组织的重大经济问题检查,受市财政局立功嘉奖”;或“4.发表财会论文12篇,获全国二等奖1篇,省级一等奖2篇,三等奖4篇”等。总的是要让人一目了然,无需阅者再费神去沙里淘金。对适当在分点时加以醒目的小标题,不应等同于“戴帽”看待。四、申报理由在材料后面写上申报理由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使人在阅读完材料之后有一个总的看法,再对照文件规定,已可以对该申报人是否附合申报条件,以及是否能够评上高师有一个初步概念。申报理由宜写得简明扼要,首先应写明已取得多少考试成绩,并通过何级英语考试,何种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什么资格等。如果是正常申报的,应写明附合《浙江省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条件(试行)》第二章基本条件第五条第几项规定;如果是破格申报的,则应列明符合第六条破格条件第几项、第几项或第几项第几款等,已具备七项条件中的3项以上,可以破格申报高级会计师。由于有关怎样撰写高级会计师的业务工作总结问题,早在一些杂志上刊有文章,本文主要从具体接触多份材料后有所感触出发,对撰写的形式作一探讨,仅供申报人员在写材料时参考之用,如果与文件有抵触或今后文件有新规定的,应以文件或新规定为准。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