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与地基的概念: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性,需要将建筑物与地层接触部分的断面尺寸适当地扩大,以减小接触面上的应力分布,建筑物地步扩大的那一部分称为基础,而受建筑物荷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2.持力层与下卧层:当地基由多层土组成时,直接与基础底面相接触且承受主要荷载的那部分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一下的部分称为下卧层3.地基与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统称基础工程。研究内容:研究在各种可能荷载作用下以及各种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基础问题。4.基础的分类:浅基础和深基础地基的分类: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浅基础:通常埋置深度小于5m,只需经过简单的挖槽、排水等施工工序就可以建造起来。深基础:基础埋置深度较深,要借助于特殊的施工方法才能建造的。天然地基:不加处理就能满足设计要求、可直接在上面进行修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是经过处理后才满足要求的土层)5.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a强度要求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b变形要求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c上部基本结构的其他要求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6.地基基础设计包括地基设计和基础设计两部分7.基础工程特点:隐蔽性复杂性风险性时效性综合性8.浅基础设计内容:a基础材料类型的选择b基础的平面布置c持力层(基础埋深)的选择d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e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按规范要求进行必要的变形和稳定性验算f进行基础的结构设计g绘制施工图纸9.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的比较:刚性基础具有就地取材,造价不高,设计简单,不需要复杂内力分析计算等优点。缺点:强度不高,截面尺寸较大,埋深受限制和载荷较大时难以采用,某些材料的耐久性较差。柔性基础:由于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材料,其抗弯和抗剪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可在竖向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有水平力和力矩等情况下发挥其特点,并能适应基础埋深受限时对截面高度的限制要求。10.基础的底面到天然地面的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埋深,一般用符号d来表示影响因素:工程地质条件场地环境条件建筑物功能与结构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11.文克尔地基模型:其基本假设是土介质表面每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p(x,y)成正比,而与土和基础界面上其他点完全无关。P(x,y)=ks(x,y)缺陷:a按照文克尔模型,地基的沉降只发生在基底范围内,与实际不符。B在同一压力作用下,基床系数k不是常数,不仅与土的性质、类别有关,还与基础底面积的大小,形状以及基础的埋置深度等有关。12.为保证设计的基础及地基的安全,经济可行,基础工程设计计算的原则有:1)基础底面的压力小于地基承载力容许值2)地基及基础的变形值小于建筑物要求的沉降值3)地基及基础的整体稳定性有足够保证4)基础本身的强度耐久性满足要求-13.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乙级和丙级。14.倒梁法:倒梁法认为上部结构是刚性的,各柱之间没有差异沉降,因而可把柱脚视为条形基础的支座,支座间不存在相对竖向位移,基础的绕曲变形不会改变地基压力,并假定基底净反力Pjb呈线性分布,且除柱的竖向集中力外各种荷载作用(包括柱传来的力矩)均为已知,按倒置的普通连续梁计算梁的纵向内力,例如力矩分配法,力法位移法等。用倒梁法求得的支座反力,不等于愿柱作用的竖向荷载。15.地基承载力:为满足地基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基础工程设计时,必须控制基础底面上最大压力不超过某一限值,此限值称为地基承载力。其满足的要求:(1)要有一定的安全储备(2)地基变形要满足建筑物限值的要求。16.上部结构传到基础顶面处的荷载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中心荷载和偏心荷载。17.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即达到最大承载力或整体失稳或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而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承载力。18.地基或桩基失效应考虑到的问题:桩土复合地基破坏,复合地基桩体破坏19.计算基础内力时,基底的反力应取基底净反力20.相同地基土上的基础,当宽度相同时,则埋深越大,地基的承载力越大21.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修正根据基础的宽度和埋深22桩侧负摩阻力:当桩周土层由于某些原因使竖向受压本身向下的位移量小于周围土体向下的位移量,从而使桩侧土体作用在桩侧的磨察力向下,这种向下的摩檫力已经不属于土体的抗力,实际上成为作用在桩身的下拉荷载。因而称其为桩侧负摩阻力易产生负摩阻力的情况①在桩侧附近地面大量堆载,引起地面下沉②土层中抽取地下水或是其他原因,引起地下水位下降,使土层产生自重固结下沉③桩穿过欠压密土层进入硬持力层,土体产生自重固结④桩数很多的密集装群打桩时,使桩周土中产生很大的超孔隙水压力,打桩停止后桩周土的在固结作用引起的下沉⑤在黄土、冻土中的桩,因黄土的湿陷性、冻融行产生地面下沉23.单桩水平承载力应该满足如下要求:桩周土不丧失稳定桩身不发生断裂破坏建筑物不因桩顶水平位移过大而影响其正常使用;终止条件:桩身已断裂桩侧地表出现明显裂缝或隆起桩顶水平位移超过30~40mm(软土取40mm)24.设计值R=1.35*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值(8k)25.破坏形式:剪切破坏冲切破坏弯曲破坏26.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建筑措施,建筑物体型应力求简单;控制长高比及合理布置墙体;设置沉降缝;相邻建筑物基础间满足净距要求;调整某些建筑物设计标高。结构措施,减轻建筑物自重;采用刚度大的基础类型;设置圈梁或联系梁;减小或调整基地附加压力。施工措施:采用合理的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法。27.单桩竖向荷载的传递过程,就是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发挥过程:a在荷载增加过程中,桩身上部的侧阻力先于下部侧阻力发挥作用;b一般情况下,侧阻力先于端阻力发挥作用;c摩擦桩,侧阻力发挥作用的比例明显高于端阻力;d长径比较大的,即使桩端持力层为岩层,由于桩本身的压缩和弯曲变形,端阻力难发挥作用。28影响荷载传递的因素:桩的长径比桩端扩底直径和桩身直径之比桩端土刚度和桩周土刚度之比桩身刚度与桩周土刚度之比29.中性点:此点以上是桩侧负摩阻力非线性分布区域,以下是桩侧土体的下沉量均小于桩身各点向下的位移量,属于桩侧正阻力的分布区域,而两区域的交界点,桩身和桩侧土没有相对位移量,且不存在桩侧摩阻力,此点称为中性点。其深度与桩侧土的压缩性、固结性、土体的变形条件、土层的分布与组合及桩侧的表面状况、桩身的刚度条件等相关。30.桩下条形基础的概念:当地基较为软弱、柱荷载或地基压缩性分布不均匀,以至于采用扩展基础可能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时,常将同一方向(或同一轴线)上若干柱子的基础连成一体而形成柱下条形基础。这种基础的抗弯刚度较大,因而具有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并能将所承受的集中柱荷载较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基底面积上。柱下条形基础是常用于软弱地基上框架或排架结构的一种基础形式。31.地基变形特征分为: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沉降量:独立基础中心点的沉降值或整幢建筑物基础的平均值。沉降差:相邻两个柱基的沉降量之差。倾斜: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距离的比值。局部倾斜:砌体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32.高层建筑为了减小地基的变形,下列何种基础形式较为有效------箱形基础33.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若要显著减小柱下扩展基础的沉降量,较可行的措施是---------减小基础埋深(与基底面积无关系)34.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下列何种性质控制:倾斜35.在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深、宽修正时,埋深d的取值一般取-----室外设计地面到基底36.相邻建筑物的合理施工顺序:先重后轻,先深后浅37增大基础埋深虽然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但一般不能有效地减小基底面积38刚性基础通常是指无筋扩展基础39.通常情况下,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时,基础宽度增加,地基承载力将有限度地提高40.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有哪几种方法?⑴理论公式法:用临塑、临界荷载或极限荷载赋予一定的安全系数计算。⑵规范法:按表格查取。⑶现场原位测试。⑷当地建筑经验。41.连续基础包括:柱下连续设置的单向或双向条形基础、底板连续成片的筏板基础和箱型基础42.地基变形的三个模型:线弹性模型、非线弹性模型和弹塑性地基模型43.有限压缩地基模型(分层地基模型):就是用以计算地基沉降的分层总和法。地基沉降等于压缩层内计算分层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压缩量之和44.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45.桩基的分类:高承台桩基础和低承台桩基础。46.桩基的分类:(1)按直径:大直径桩、中等直径桩、小桩。(2)按桩身材料:混凝土桩、木桩、钢桩和组合桩。(3)使用功能:承压桩、抗拔桩和水平荷载桩(4)施工方法:预制桩和灌注桩。(5)根据成桩方法对土层的影响: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桩47.桩基抗拔力的影响因素:1、桩的几何形态2、施工方法3、桩身材料4、桩侧土体5、荷载特征48群桩效应:群桩基础受力后,其总的承载力往往不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这种现象称为群桩效应。群桩效应不仅在竖向荷载作用时发生,在受到水平力和拉拔力的作用时也会产生群桩效应。计算题相关:1)柱下条基和墙下条基的冲切计算和弯矩验算2)柱下条基节点的分配和调整3)对负摩阻力的计算和垂直荷载的桩基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