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知识点整理二、现代文阅读考察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不管考那种体裁,拿到一篇文章,首先确定是哪种文体,这样在答题时才能用相应的文体术语去答题不然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一)记叙文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作用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大家千万要记住,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题型:概括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方法:考虑记叙文的六要素不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即可公式:谁干了什么,结果怎么样?当概括许多事件时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找出相关语段,再分层。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A、人物描写及其作用类型: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答题思路:对于划线句首先确定属于什么描写,再考虑其作用,提到描写就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首先答描写了**特征,再联系人物形象,其次考虑是否有结构上的作用。B、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2、渲染气氛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3预示人物命运4、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形象例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中。“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他苦恼地叹了口气……”这里的景物描写衬托卢进勇因受伤而掉队后迷茫、无助、苦恼、着急、盼火的心理,为后边火柴的出现作好了铺垫。5、推动情节发展如高尔基的《海燕》中开头写道:“在沧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中间部分“乌云越来越暗,越业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结尾中“狂风吼叫……雷声轰隆……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这三个地方的景物描写可谓是层层递进,天气环境越加恶劣,暴风雨步步逼近,营造出令人紧张恐惧的气氛,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更有力地烘托海燕的形象。6.为下文***情节作铺垫。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运用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C、描写会考到的是一个“侧面描写”,作用烘托了***(为主要事物或主要人物服务的),如《口技》。三、记叙文的抒情,议论,说明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和描写,穿插适当的议论或抒情是为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感受,是关键句,有时画龙点睛,有时开篇点题,有时卒章显志。(1)抒情的作用:打动人心,引起读者感情共鸣,增强文章感染力。(2)议论的作用:表达观点,卒章显志,有助于读者把握文章主题。4、写作手法(表达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5、常见记叙文线索(1)以时间为线索如:鲁迅《社戏》(2)以人物行踪为线索如:鲁迅《故乡》(3)以人物见闻为线索如:鲁迅《孔乙己》(4)以某物为线索如:冰心《小桔灯》(4)以事件为线索如:《最完美的礼物》(6)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如:杨朔《荔枝蜜》找线索:①文章题目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作用: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的表达出来。(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作用:或能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能使结构有变化,叙述有波澜,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插叙:在记叙过程中,插入另一些有关情节,再接续原来的事情。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交代、衬托的作用,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中心思想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丰满。七、理解句子段落作用首先要概括句子,段落的内容,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结构上①开头: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起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思考),奠定文章感情基调等②中间:过渡作用,承上启下,照应上文,与下文情节形成对比,突出表现了**,为上下文**情节提供理由或依据,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注:单句成段有强调作用)③结尾: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2)内容上:写了**(概括本段内容),表现了**,(有时对比也放在内容的作用上)(议论文)为中心论点服务,使论证更全面,立论更严密,结构更严谨。段落作用词例句:开篇点题,是记叙类文章常用的开头方法之一。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的开头是:“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篇扣题,行文显得简洁,抒发了人们强烈的盼春之情。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名篇《背影》也是运用这种方法起笔的:“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样开篇点了题又设置了悬念,同时这种总扩式开头法又较好的引出了下文对父亲背影的叙述和描写。“总领下文”是下文内容的概括、总起;“引起下文”是下文的开头,由它引出下文,起过渡的作用。“总领下文”是对下文的概括,位置在下一段的开头或中间单独一段。“引起下文”是过渡引起下文,位置在上一段的最后或中间单独一段。两个都可以用在文章的开头或文章的中间。总领下文是对下文的内容总的概括引起下文是对下文的引导,有承上启下之意。引出下文】:一般是作者的一句思考或者疑问,来引发下面的内容。分总领和引出(起)两种。引出下文:上文说明某道理,下文往往回答“为什么这么说”;上文流露某感情,下文具体阐释这种情感的来由。例: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老舍《济南的秋》)总领全文: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是“总领”存在总与分的关系,“总”是文章的中心所在,而“引起”的二者同属一个结构层次。铺垫: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动竹凳”、“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原来,小姑娘的妈妈生病了,她想打电话叫医生来为妈妈看病。这些物件的提前出现,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悬念: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推动情节发展:如高尔基的《海燕》中开头写道:“在沧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中间部分“乌云越来越暗,越业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结尾中“狂风吼叫……雷声轰隆……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这三个地方的景物描写可谓是层层递进,天气环境越加恶劣,暴风雨步步逼近,营造出令人紧张恐惧的气氛,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更有力地烘托海燕的形象。篇末点题;,就是在作文的结尾部分,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意思揭示出来。8、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内涵比较丰富的关键词语)首先要理解该词语原本的意思,其次联系上下文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再次要与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答题方法:1、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表层含义2、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如与作者的感情,文章主旨有联系。如:月考过滤,写出父亲找儿子找的仔细,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这是记叙文的语言特色)。9、理解句子含义应从以下几点考虑:(1)从表层意思和深层含义两方面考虑(2)与上下文联系理解在文中的意思(3)注意联系文章中心或论点10、围绕文章题目命题(1)题目的含义应考虑两点:①表层含义(字面意思)②深层含义(和中心主旨有关)文学语言是一种多重符号,它“一语双关”。文学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分为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表层意义构成形象和图画,深层意义构成情感、思维或哲理。在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现深层意义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不着一字”法、双关法、象征法、析字法。表层意义是固定的、不变的;而深层意义则是流动的、变化的。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应透过字里行间去领略作者的言外之意,去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义。(2)问题目的作用(题目好在哪里)入手点考虑①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更完整。②注意分析题目的特点(修辞,诗句,人物语言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③和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有关。11、句式有: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感叹句。注意:反问句和陈述句,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转换。疑问句:表示疑问的句子,没有位置的要求陈述句: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它的后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有的陈述句表示肯定的12.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考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具体作用。首先要知道6种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作用: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表现)了**。拟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表现)了**。夸张:突出**特征,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表现)了**。排比:增强语势,强调****,表达(表现)了**。设问:自问自答,设置悬念,引人注意,引发读者思考,引出下文**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强调***,表达了**的思想感情。修辞作用答题分两个步骤:1、答修辞本身的作用2、结合语境联系人物情感、人物形象。14.概括或补充情节(1)看清补充的句子的位置,要求写的是中心句,总结句还是过渡句(2)看清补充词语前后的关系,是并列,还是反义词。15.记叙文的人称及其作用: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情感,增加真实性,可信度;第二人称最贴近读者,使读者感到特别亲切,但用的不多;第三人称,以“他”叙事,运用第三人称叙事,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叙述的角度比较灵活、自如。(二)说明文阅读阅读说明文的“十五字方法”;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找方法、品语言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一般有两种方法:(1)注意文章中心句(2)文章中心没有明显的概括出事物特征的中心句,就需要自己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事物的特征。中心依《现代汉语》的解释是事物的主要部分。在旧有的语文教学中,一直有一个提法--中心思想,它包括两部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即写作目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现在所说的中心就是中心思想的前半部分,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中心句的特点①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中心句②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③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寻找中心句的方法从题目去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题目,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从总起句去找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从结尾上去找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从反复句上去找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从议论句上去找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