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泸西县农业局关于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计划的报告中共泸西县委、县人民政府: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围绕部门职责,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调动领导班子集体智慧力量,确立了“稳定粮食,做强水果,做大蔬菜,提升特色,完善农业基础”的工作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科学发展,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不断强化创新服务意识。通过系统上下齐心协力,艰苦努力,扎实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一)正视灾情,知难而上,各项指标任务圆满完成2009年以来,虽然我县农业持续遭受冰雹、霜冻、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经过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县完成农作物总播-2-种面积824333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53248亩,预计实现粮食总产14663.5万公斤,完成州下任务14000万公斤的104.7%(因受干旱低温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小春粮食减产980.8万公斤);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13.224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州下任务11.766亿元的112.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988元(同比增长14%),完成州下计划2635元的113.4%;预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18605万元(同比增长14.5%),完成州下任务217672万元的100.4%;农机总动力达33.215万千瓦,完成州下33.2万千瓦的100.05%;实现冬季农业开发面积29.796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1.7%;完成农产品“三品”认证3个,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实现水产品产量4010吨,完成计划任务的100.25%;实现水果产量6.5万吨,完成计划任务的101.6%;农村劳动力转移26176人,完成州下6500人的402.7%。(二)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基地建设步伐明显加快1、勇于创新,建设现代蔬菜基地2009年,全县计划完成商品蔬菜种植7.5万亩次,上市商品量15万吨,实现农民卖菜收入7500万元。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我局成立了蔬菜站,进一步完善和加快蔬菜产业的服务机构建设,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强化蔬菜产业培植地位,促进全县蔬菜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完成蔬菜种植7.52万亩(次),完成计划任务的100.27%,上市商品量16万吨,完成计划任务的-3-106.67%,农民卖菜收入7520万元,完成计划任务的100.27%。全年计划完成1.5万亩(次)的订单生产任务,实际完成2.2万亩(次)订单生产任务,完成计划的147%。全年计划发展无公害蔬菜3.5万亩(次),实际完成3.7万亩(次),完成计划的106%。其中:大春种植商品蔬菜5.1万亩(次),上市商品量11万吨,实现农民卖菜收入5100万元,完成1.5万亩(次)订单,发展无公害蔬菜2.2万亩(次)。小春种植商品蔬菜2.42万亩(次),上市商品量5万吨,实现农民卖菜收入2420万元,完成蔬菜生产订单7000亩,发展无公害蔬菜1.5万亩(次)。建立一个千亩商品蔬菜示范基地,蔬菜样板种植5830亩,在设施农业大棚的建设中,计划建大棚3780亩,其中钢架大棚1000亩,竹子大棚2780亩。2、因势利导,打造优质梨产业结合支农资金整合项目的实施,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按照“三线三片区”的总体规划,积极准备苗木、农药、化肥、农膜等必要物资,2009年,完成水旱种植面积3600亩,其中:舞街镇山林1000亩,中枢固白1000亩,白水镇500亩,金马镇500亩,布德龙片区黄果基地600亩。全县水果面积累计达11万亩,其中:优质梨面积6万亩,优质桃面积3万亩,其他水果面积2万亩。挂果面积6.5万亩,水果总产量2.59万吨(高原梨8700吨、油桃3500吨、大杏子1200吨、早熟水蜜桃1500吨、中晚熟水蜜桃3000吨、其他水果果品8000-4-吨),产值达7770万元。优质梨挂果面积4万亩,高原梨产量8700吨,产值达3045万元。具体是:早酥1000吨;早白蜜1000吨;满天红400吨;丰水、新世纪等产量800吨;金花2000吨;雪花3500吨。指导舞街水塘、白水既遮、中枢大龙电和懦布果农根据气候特点在冬春最佳定植季节建设旅游观光果园1870亩,同时,指导和带动零星农户新建优质梨800余亩,优质桃1000余亩。3、广种博收,多元化发展地方特色小产业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各乡镇、各村寨实际,本着“一乡一策,一村一品”的思路,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以科技为支撑,灯盏花、“三七”、草乌、黄姜、小米辣、万寿菊等特色小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快速发展,一批支撑新农村建设的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在特色小产业的开发上做到规划布局科学合理,“三七”、草乌重点安排在东部冷凉山区,并适时进行轮作;黄姜、小米辣安排在低海拔热区。其中灯盏花已进入标准化生产的产业发展行列,在红河千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带动下,我县的特色小产业正逐步迈向“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4、展示亮点,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根据《泸西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的相关要求,今年计-5-划完成8500亩基地建设任务,其中蔬菜3500亩,浅水藕基地5000亩。为确保片区开发任务的圆满完成,县蔬菜站采取多项措施,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示范区的建设力度,积极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组织农户开展实用科技培训,投入资金50万元用于片区建设,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实际完成9600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13%,其中蔬菜3600亩,浅水藕6000亩,超计划完成了目标任务。一是以州级无公害蔬菜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加大对中枢镇黄草洲、陆良寨新建商品蔬菜示范基地的规划建设。原计划在两个村新建商品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实际完成1060亩,完成计划的106%。其中,黄草洲500亩,陆良寨560亩。为确保基地开发效益,在基地内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划线理墒、统一栽培品种、统一播种时间;管理做到“三到位”即:专人管理到位,肥水管理到位,病虫害防治到位。并在基地内建立了100亩核心示范样板,实现样板区农民卖菜收入达每亩15055.66元,在原亩产1500元上农民亩增收13555.66元,实现了亩产值上万元的目标。在蔬菜站工厂化育苗基地内组织育番茄、青花苗42.5万株,无偿提供给农民进行栽种,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二是继续加大浅水藕种植推广力度,在中枢镇莲花塘、东寺、立岗、环城南路等地新建了浅水藕基地1500亩。目前龙甸现代农业-6-示范区浅水藕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并已于4月底前全部完成栽种任务。浅水藕每亩产量为2000公斤,按每公斤3元计算亩产值达6000元。三是在蔬菜示范基地内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10亩。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为契机,建设了10亩工厂化育苗及蔬菜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四是加大蔬菜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力度。引进番茄、彩椒、白菜、西芹等36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为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三)以人为本,加强监管,农产品营销市场建设取得突破1、加强市场规范运作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年来,共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实施办法》等宣传资料43000多份,举办宣传活动10期;检测蔬菜、水果批发交易市场及蔬菜基地4期40批次,共检测样品850个,其中蔬菜样品680个,水果样品170个,在检测的这些样品中,有16个样品超标,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为98.12%。从而,使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消费之间实现有效对接,创造了一个放心安全的环境,从根本上保证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7-2、加大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和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我局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加投入、加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紧紧抓住外资内移、内资西进的有利时机,主动寻找目标,突出重点、抢抓机遇、重拳出击,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聚集效应高、产业链长的综合项目,借助外力、外资、外智,提升产业结构,聚集生产要素,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同时在紧紧围绕泸西县优势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以引进“洋”龙头,培育“新”龙头,膨胀“原”龙头的理念,逐步形成一批规模不断提升,活力不断增强,品牌化建设、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龙头企业,目前,我县已有4家州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二是积极参加省、州组织的各类大型农业产业推介会,同时在玉溪召开了泸西县蔬菜产业开发推介会,以“请进来”的姿态,围绕我县水果、蔬菜、灯盏花、草乌、三七、生姜等优势产业,有针对性地向省内外农业发展企业发出邀请函,邀请战略投资者来我县考察投资。三是加强土地承包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流转管理服务体系。我县农村土地流转正逐步向正规化、规模化发展。土地流转方式主要以出租和互换为主,两种形式占我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的80%以上,且84%左右属于农户间自发流转,土地规模经营的占16%左右。全县流转总面积达21723.18亩;四是积极引导、培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累-8-计发展县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织47家(其中已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有16家),入社农户9000余户,带动农户3万户。并做好“实施致富带头人、经纪人”行动计划,完成了51名新农村产业发展领头人。同时成功上报8名从事蕃茄、山地大白菜、生姜、小米辣、辣椒、啤酒大麦、水果等方面的农产品经纪人。五是努力推进“三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及“名牌农产品”认证,2009年,泸西县的两个高原红梨品种美人酥、早白蜜及泸西县得乐牌马铃薯,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处审核。我县“三品”认证农产品数达到了有机农产品1个,绿色农产品11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1个产品获得“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居全州前列。3、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土样采集工作。严格按照《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及评价导则》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采用梅花点、棋盘式、蛇形法等方法,共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2100个,经过混合制成标样210个,现已送往红河州农环站风干,等待制样后送指定地点检测。(四)广泛宣传,依法行政,农业行政执法有序开展1、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力度,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护春耕秋播生产。一年来,共出动执法车辆72台次,出动执法人员331人次,检查乡镇8个,检查种子品种125个,立案查处案件6起,没收劣质种子750-9-公斤,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责令限期整改21户,进一步规范了我县种子市场经营秩序,同时也锻炼了种子执法队伍。2、加大农药监管力度。共年检《危险化学品类农药经营许可证》183份,变更21份,办理《危险化学品类农药经营许可证》32份。对我县农药经营门市进行了农资打假检查,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全年共检查农药经营单位183家,抽查农药标签624个,不合格农药标签71个,合格率为87.9%,其中生产日期与登记日期不符28个,擅自修改商品名15个,生产厂名与登记不符16个,冒证7个,含量与登记不符5个,我们对这些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处罚。同时积极开展“禁用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整治工作,根据省州文件精神,使农药经营单位和群众明确禁用工作,做到合理使用和经营农药,并与各农药经营单位签订责任书,确保我县高毒农药禁用工作的顺利开展。3、创新管理机制,加大农机安全监管力度。一是加强拖拉机检验工作,以检促管。实行纵向到底的安全模式,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年初分别与全县各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