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蒙古锡盟地区土地荒漠化及治理措施原创性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签名:刘宇日期:2010-3-7目录摘要...................................................11引言:..............................................42土地荒漠化概述......................................42.1荒漠化的内涵.............................................42.2荒漠化的特征.............................................52.3荒漠化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现状...............................53我国内蒙古地区土地荒漠化现存状况,...................63.1内蒙古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现状...............................63.2传统土地荒漠化与现行社会发展中新变化的比较分析...........74我国西部地区在传统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95我国针对荒漠化的解决方案...........................105.1我国西部荒漠化的监测方式................................105.2针对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提出的措施:......................116内蒙古地区荒漠化防治———以锡盟地区为例...........126.1内蒙古锡盟地区荒漠化现状........................................126.2内蒙古锡盟地区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157针对地区荒漠化治理提出的几点建议...................15结束语..................................................16致谢....................................................16参考文献................................................17摘要本文通过对土地荒漠化内容的阐述,认识到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性,通过对传统土地荒漠化与现行社会发展中新变化的比较分析,进而明确治理措施在此方面的应用,找到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的模式,以实例论证锡盟正镶黄旗的荒漠化治理的形式,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下文即是从该论题范围内展开阐述。关键词:荒漠化治理监测分析AbstractInthispaper,thecontentoftheelaborationoflanddesertification,recognizingtheimportanceofdesertificationcontrol,throughtheirtraditionallanddesertificationandthecurrentsocialdevelopment,comparativeanalysisofthenewchanges,thusexplicitlycontrolmeasuresappliedinthisareaandfindtargetedcontrolmeasuresmodeltodemonstrateexamplesofdesertificationinXianghuangBanner,XiMengisintheformofgovernancefortherealizationofsustainableutilizationoflandresources,provideareference,belowwhichissetwithinthecontextofthetopic.Keywords:DesertificationMonitoringandAnalysisofGovernance1引言: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内蒙古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引人关注。根据内蒙古自然环境背景、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特点及其相互作用,通过近20年沙漠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沙漠化的概念总结为: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内蒙古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为此,深入开展人为作用,特别是土地利用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沙漠化形成机制,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和制定防治沙漠化的政策及措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此种情况,土地荒漠化所造成的环境恶化和经济贫困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为了全面掌握土地荒漠化的变化和发生原因,制定防治国土荒漠化的对策,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国土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需要实行荒漠化动态监测制度,建立荒漠化监测指标体系,技术路线及实施措施,特别是抽样设计需要确定样地数量,布设等情况来确定荒漠化现状,为建立合理的荒漠化体系及后续治理措施做准备。本文以对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研究为切入点,以上述方法为研究方法,为传统治理措施结合现行情况下的治理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其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综合治理的应用,提高该地区的人民生产生活的的水平,提出一些对荒漠化治理方式思路开放性的结论。2土地荒漠化概述2.1荒漠化的内涵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人类过度耕种放牧和滥伐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加剧了荒漠化对人类的威胁。荒漠化现象的加剧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1994年11月14日,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在巴黎签署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同年12月,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委员会)的建议,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近年来,许多国家逐渐意识到土地荒漠化的严重后果。不少国家将防治土地荒漠化、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国情制定并实施了防治荒漠化的具体计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2荒漠化的特征荒漠化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影响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涉及全球大约9亿人口、100余个国家与地区和36亿公顷土地,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资料,全球因荒漠化年均直接经济损失为423亿美元。荒漠化不是由逐渐扩张的沙漠所造成的,因此在地质时期形成的沙漠、戈壁、盐漠和高寒荒漠不包括在内,我国有153万km2在地质时期形成的荒漠。2.3荒漠化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现状我国西部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三种类型【1】。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1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据多名学者研究表明,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2100km2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350000km2,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3个地区:(1)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50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3%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3%,80年代后期的25%。(2)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20%,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53%,80年代后期的77.6%。(3)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5%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22%,80年代后期的36%.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但就整个西部地区而言,进入90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形势更为严峻。3我国内蒙古地区土地荒漠化现存状况,3.1内蒙古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的重点地区。内蒙古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决定了其生态系统潜在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矛盾在一些地区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个别地区超载过牧等破坏生态的现象仍然严重,荒漠化和沙化防治仍需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1、土地荒漠化面积大我区土地荒漠化面积仅次于新疆处于全国第二位,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在全国最为明显。据统计,我区土地荒漠化面积为74.39×104km2(约合11.16亿亩),占自治区总面积118.3×104km2的62.88%。仅沙漠化面积就达36.6万k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3,现在仍以每年800km2的速度在扩展。2、土地荒漠化面积分布广目前,在全区12个盟市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土地荒漠化。在存在土地荒漠化的旗县中,除17个旗县市土地荒漠化程度较轻外,其余50个旗县市土地荒漠化较为严重。3、土地荒漠化程度较重,荒漠化程度反映各类荒漠化土地退化的严重程度及恢复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难易程度。各类型荒漠化土地按荒漠化程度分为4级: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其评价分级方法执行国家《全国荒漠化监测主要技术规定》。全区荒漠化土地按荒漠化程度划分: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18.11×104km2,占28.37%;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25.33×104km2,占39.68%;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8.69×104km2,占13.61%;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11.71×104km2,占18.34%。197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在“三北”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内蒙古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在农区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在沙区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在牧区大力发展草牧场防护林。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共完成“三北”防护林建设任务2.77亿亩,“三北”防护林的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4.7%提高到11.98%。2.4亿亩风沙危害和1.5亿亩水土流失土地得到初步治理。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内蒙古造林绿化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时期,林业建设速度、质量和成效均得到明显提高,生态状况得到逐步改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巴音温都尔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得到稳定,沙漠扩展趋势得到遏制,沙化土地面积相对稳定;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浑善达克、乌珠穆沁五大沙地林草盖度均有明显提高,流动沙地向内大幅收缩。目前,内蒙古部分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乔灌草、带网片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近6000万亩农田、8000多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保护,2.4亿亩风沙危害和1.5亿亩水土流失土地得到初步治理,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