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劳务发(2010)10号和政县2008--2010年劳务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省劳务办:二OO八年以来,我县的劳务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劳务经济列为实现农民增收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当做全县最大的富民项目来抓,以振兴和政经济为目标,以抓好“三农”工作为前提,走“提高素质—对外输转”的劳务开发之路。劳务输转成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当作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积极采取“政府带动、政策促动、典型引动”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劳务经济真正成了我县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切实加快了我县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一、二00八年以来劳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劳务工作2三年来,县委、县政府根据我县人多地少,自然条件严酷,人地矛盾突出的实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发展劳务产业列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分年度下发了《全县劳务输转工作的安排意见》、《2008--2010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规划》及《关于切实抓好当前劳务输转及培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劳务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充实加强了县劳务工作办公室并成立了乡镇劳务工作站。每年都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参加的全县劳务工作会议,层层签订了《劳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县上大规模的劳务输转都由县上领导、县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乡镇主要负责人带队亲自送到务工地点,保证了务工人员的安全,解除了后顾之忧。县上还制定每个干部职工动员3名城乡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工作任务。县委组织部带领“村干部走出去”考察团的122名村党支部书记考察了福建连江和政劳务输转基地。县宗教局组织60多名宗教界人士考察东南沿海途中进一步考察福建连江清禄鞋业----和政劳务输转基地,为今后我县更多地向福建连江清禄鞋业输送工作人员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广泛搜集信息,全心全意服务抓好劳务输出,广泛收集和发布劳务信息是关键。信息的传递直接决定着劳务输转范围的大小,县上积极组织有关单位和乡村把劳务信息的收集、发布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并主动的与省、州劳务办及省劳务办驻各大城市劳务管理站和临夏州驻3外办事处取得联系,争取把优质的用工信息和招工指标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及方式优先提供给务工者,并做好对用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考察论证,力争做到有需即供,有求即应,有务即劳,确保农民工在安全的劳务条件下有序流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城乡富余劳动力的务工需求。(三)、发展劳务经济,帮助农民增收全县劳动力资源总数为11.44万人,占总人口的54.36%,农村富余劳动力5.32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6.5%。2008——2010年共输转劳务14.63万人,其中组织输出6.6696万人,自谋输出6.2908万人,就地就近转移1.6696万人。省内输转6.8779万人,省外输转7.7521万人。创劳务收入7.9766亿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08——2010年共培训农民工10.498万人,其中劳动力转移培训7.858万人,职业技能培训2.64万人。劳务输出是投资少、见效快,农民直接受益的最有效的途径,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四)、广播宣传动员,挖掘输转潜力我县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贫困群众文化素质较低,观念守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劳动力资源地严重浪费。2008年以来,我县狠抓了劳务宣传工作:一是县、乡、村召开劳务会议时大力宣传劳务经济,县广播电视局在新闻播放完后的第一时段滚动式播放劳4务招工通知和劳务专题片,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县上有关部门在开展“四下乡”活动中将发展劳务经济列为一项重要的宣传内容。三是县广播电视局和临夏州广播电视局《民生在线》栏目,每年播放招工通知60多次,并及时播放各类劳务工作会议、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新闻和有关专题片360多次。四是在县政府门口醒目处制作了劳务专栏,及时张贴更换劳务信息、招工通知、劳务专题图片680期。五是每年春节前后在县城和乡镇逢集日设点进行《要致富、搞劳务》和《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品64000多份,并悬挂横幅80多条。六是县职校利用逢集日在县城中心广场和乡镇设立缝纫工、牛肉拉面等操作现场宣传129次。七是赴乡村组织召开讲解劳动合同、劳动安全、权益保障等务工常识的宣传活动达600多次。八是乡镇劳务站及村委会开展劳务宣传563次。通过以上多种宣传形式和市场经济的洗礼,使广大农民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去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愿意离开家乡,走出贫困,踏上了进城务工创收的新路子,劳务输转人数呈大幅上升趋势。(五)、广开就业基地,扩大输出规模三年来,县上先后向上海消防公司输送330人,上海虹桥浦东机场输送98人,上海国棉十七厂输送26人,上海龙凤食品厂输送65人,上海青雅实业有限公司操作工100人,北京保安公司输送120人,北京宏源餐饮输送120人,北京地铁公司5输送10人,北京家政服务公司380人,北京邮政速递局输送23人,天津美克国际家俬25人,天津育英中专输送580人,天津服装厂输送120人,青岛电子厂输送150人,新疆建设兵团摘棉工12800人,青海汇通公司建筑工11800人,酒钢公司葡萄园输送680人,福建佳宁化妆品有限公司输送15人,福建翔鑫铝业有限公司输送20人,甘南、临潭等地输送瓦工80人。2008年以来,县上从国台办了解到福建省台资企业多,用工需求量大,为了打开我县向东南沿海输出劳务的局面,经过对福建有关劳务信息的筛选,县上决定由县委、县政府各一名领导带领各乡镇党委书记对福建连江清禄鞋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全面考察,共同认为该企业经济效益好、工资及福利待遇优越、管理科学,尤其是公司男女不限、民族不限、年龄为16—40周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这种招工条件非常适合我县广大富余劳动力的务工需求,是符合我县务工实际的一个理想的务工基地,并与该公司签订了5000人的用工协议。经过全县各级党政组织的广泛宣传动员和不懈努力,累计向该公司输送19批3980人。输送过程中对每人只收200元路费,其余部分由县上补助。为全县大中专毕业生和两后生寻找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逐步消除了在家等待分配的思想,减轻了政府安排就业的压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大中专毕业生在择业问题上高不着、低不就,等待分配,绯徊不前的落后择业观念,为全县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找到了一条新路子。6(六)、强化技能服务,加大培训力度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提高农民工素质根本在于培训,针对我县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单一的现状,县上把加强劳务技能培训,加大技能型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核心来抓,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2007年县劳务办从省劳务办积极争取到香港爱国人士“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万农民培训”项目,共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2000人,争取到培训资金60万元。和政县劳动力培训中心是我县唯一一所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开放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2008年县上投入750多万元,将该中心整体搬迁到原六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行集中管理,开展多种培训,先后开办了牛肉拉面、烹饪、瓦工、汽车驾驶、计算机应用、缝纫裁剪、电工、焊工、家政服务、消防保安等15个专业。在培训过程中,一是走职校培训与县外院校联合办班相结合的路子。二是走职校培训与送县外院校培训相结合的路子。三是走职校培训与企业培训相结合的路子。四是走职校培训与县直部门培训相结合的路子。五是走职校培训与媒体培训相结合的路子。六是走专业讲座与巡回培训相结合的路子。(七)、注重安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了给外出务工者创造良好的务工环境,县人事、安监、城建、司法、民营等有关部门积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维护7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及时处理劳务纠纷,坚决制止和打击以骗取钱财,谋取暴利,不顾劳务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用工单位和中介行为。并加大对克扣和拖欠农民工资事件的查处力度,全力保证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不受挫伤,收入不受影响。2008——2010年三年来,县劳动监察部门共追回拖欠农民工工资35.8万元,涉及435人,切实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县上还充分发挥务工农民法律援助中心的作用,向外出务工农民公布电话号码,以便及时提供法律授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二、“十二五”劳务工作规划:一是把劳务产业作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使劳务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加大组织输转的力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增加劳务输出量,提升劳务经济质量,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组织劳务网络服务体系的作用,争取未来五年累计输转达2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达16亿元,人均达6400元。二是切实抓好目标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到人,确保州上下达的各项劳务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三是要切实抓好劳务宣传工作,树立持之以恒,长抓不懈的思想,转变观念,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挣钱。四是要切实是抓好各类培训,特别是技能培训。确立“以培训促输转,以技能促就业”的工作思路。在培训上要充分调8动农业、教育、林业、水利、科技、扶贫、共青团、妇联、工会等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使未来五年实现职业技能培训4万人以上,使劳务人员输的出、站得住、能致富。五是要抓好劳务基地建设,寻找适合本县务工者的务工场所,签订规范化的劳务合同,做到外出务工者在安全有序的条件下务工。六是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各部门齐抓共管及时处理农民工的各类劳务纠纷,使外出务工人员的积极性不受挫伤,收入不受影响。七是切实抓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回乡创业工作,扶持返乡创业带头人创办企业,定期不定期的了解回乡创业人员在创业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竭尽所能的为他们搞好服务。八是要切实抓好劳务统计工作,摸清劳动力状况,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人员及技能人员等的基本情况,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为各级党政部门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三、劳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富余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我县人均耕地少,富余劳动力多,文化程度较低,文盲半文盲多,技能性人才少,输转任务十分繁重。输出人员中自发分散型输转较多,政府有组织输转较少;苦力型粗重岗位输转较多,高9素质技能型岗位输转较少;向中西部省区输转较多,向东南沿海地区输转较少;男性劳动力输转较多,女性劳动力输转较少。2、县上还没有设立规范的人才劳动力市场,劳务管理与服务工作比较滞后。由于还未搭建一个完整的服务平台,致使对广大外出务工者的信息发布、求职登记、跟踪管理、维权等服务工作相对滞后,大多数务工者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缘关系盲目性外出,导致了外出务工者怕劳务信息不可靠、怕工作岗位不稳定、怕劳务收入受影响、怕合法权益没保障。3、农民工技能培训率低。县职校由于受培训场地、师资力量、培训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开展技能培训的量小,工种少,培训率低,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学员外出后找到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不对口,就业率较差,完全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影响劳务收入。4、县上对外设立的劳务工作站相对较少,输前输后一体化的劳务输转格局还未完全形成。5、由于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观念陈旧,恋乡、恋家、恋地,甘于现状、不愿外出。6、部分乡、村对劳务工作重视不够,还没有真正把发展劳务经济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来认识,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工作进展不平衡。107、由于县财政拮据,对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的投入经费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劳务工作的全面开展。四、2011年劳务工作打算1、进一步加强对劳务输转工作的组织领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重点在县,关键在乡、村。督促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劳务站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务输转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