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针织工艺与设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篇《针织工艺与设备》第一章针织概述本章知识点在学习了本章之后,应该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针织、线圈和针织物的概念,针织工艺的基本术语;2.针织物的主要参数与性能指标;3.针织机的基本结构与分类;织针的种类;4.针织机机号概念,机号与所加工纱线的关系;5.针织物形成的基本方法。第一节针织与针织物一、针织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线圈,再将其相互串套起来形成织物的一种方法。(一)针织的分类按形成方式可分为两大类:经编和纬编1.纬编:纱线沿纬向喂入织针进行编织形成织物。2.经编:纱线沿经向喂入织针进行编织形成织物。(二)针织的起源1.手工编织2.机器针织:起源于1589年,英国人威廉.李发明了第一台针织机。3.中国针织工业起源:1896年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针织厂。(三)针织发展现状21.针织加工的优点(1)工艺流程短;(2)原料适应性强、产品应用范围广;(3)机器噪音小、占地小、能源消耗少;(4)可以进行成形产品的生产。2.针织产品的发展方向(1)产品从服用向装饰、产业用领域扩展,在发达国家三类纺织品各占三分之一;(2)服用从内衣向外衣扩展;(3)内衣从普通内衣向舒适、保健和卫生等功能性内衣扩展;(4)原料从棉、毛向多样性发展。3.我国针织工业发展现状(1)设备不断更新,2002年进口针织设备占进口纺织设备总金额的17.6%;(2)产量不断扩大,纤维耗用量在20%以上;(3)出口居世界首位,占我国纺织品出口创汇的近30%。二、针织物(一)针织物1.针织物:由相互串套的线圈组成的织物。2.纬编和经编针织物(1)纬编针织物:每一横列由一根(或几根)纱线组成。(2)经编针织物:一根纱线在一个横列只形成一个(或两个)线圈。3.单面和双面针织物(1)单面针织物:采用一个针床编织而成,织物一面全为正面线圈,另一面全为反面线圈。3(2)双面针织物:采用两个针床编织而成,织物两面均有正面线圈。(二)线圈1.线圈:组成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由圈干和沉降弧组成。圈干包括针编弧和圈柱。2.线圈横列和线圈纵行(1)线圈横列(C):线圈沿织物横向组成的行列.(2)线圈纵行(W):线圈沿线圈纵向相互串套所形成的行列.3.圈距和圈高(1)圈距(A):沿线圈横列方向,两个相邻线圈对应点之间的距离。(2)圈高(B):沿线圈纵行方向,两个相邻线圈对应点之间的距离。4.线圈的正面和反面(1)正面线圈:线圈的圈柱覆盖在圈弧之上,外观呈纵条纹状。(2)反面线圈:线圈的圈弧覆盖在圈柱之上,外观呈纵圈弧状。三、针织物的主要物理机械指标(一)线圈长度1.定义:组成一个线圈所需要的纱线长度,一般以毫米(mm)为单位。2.意义(1)决定织物的密度;(2)影响针织物的性能,如脱散性、延伸性、耐磨性、弹性、强力、抗起毛起球4性和钩丝等,是一项重要指标。3.测量(1)机上测量:采用手持式或固定式测量仪器,测量喂入的纱线长度。(2)机下测量:通过拆散法,测量一定个数线圈(如:100个线圈)所用的纱线长度。4.控制(1)采用积极送纱;(2)实时监控。(二)密度1.横密PA:沿线圈横列方向,规定长度(如50mm)内的线圈纵行数。PA=规定长度/圈距2.纵密PB:沿线圈纵行方向,规定长度(如50mm)内的线圈横列数。PB=规定长度/圈高3.密度对比系数C:纵密和横密的比值,反映了线圈在织物中的形态。C=PA/PB=B/A(三)未充满系数(δ=l/f)和编织密度系数CF=√Tt/l1.未充满系数δ: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粗细对针织物稀密程度的影响。用线圈长度与纱线直径的比值来表示。δ=l/f式中:δ-未充满系数l-线圈长度(mm)f-纱线直径(mm)2.编织密度系数CF: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线密度对针织物稀密程度的影响。用线圈长度与纱线线密度(Tt)平方根的比值来表示。CF=√Tt/l5式中:CF-编织密度系数l-线圈长度(mm)Tt-纱线线密度(tex)(四)单位面积干燥重量1.单位面积干燥重量(Q)用每平方米干燥针织物的重量克(g)来表示,又称平方米克重。2.计算公式Tt=Q’/LX10Q’=LXTt/1000L=1000X1000XPA/50XPB/50Xl/1000=0.4PAPBlQ’=0.0004PAPBlTt(1-y%)式中:Q’-平方米重量(g/m2)PA-横密(纵行数/50mm)PB-纵密(横列数/50mm)L-线圈长度(mm)Tt-纱线线密度(tex)y-织物加工时的纱线损耗Q=Q’/(1+W)式中:Q-单位面积干燥重量(g/m2)W-针织物的回潮率(%)3.测量:用圆剪刀剪出一定大小的圆形试样,在烘箱中烘干后称重。(五)厚度(六)脱散性1.脱散性:针织物纱线断裂或线圈失去串套联系后,线圈与线圈分离的现象。2.影响因素:6(1)针织物的组织结构;(2)纱线的摩擦系数和抗弯刚度;(3)织物的稀密程度。(七)卷边性1.卷边性:针织物在自由状态下布边发生包卷的现象,由线圈中弯曲的纱线段在内应力作用下力图伸直所引起的。2.影响因素(1)针织物的组织结构;(2)纱线抗弯刚度、线密度、捻度;(3)线圈长度。(八)延伸性1.定义:针织物在受外力拉伸时的伸长特性。2.计算公式X=(L-L0)/L0╳100%L0式中:X-延伸率(%)LL0-试样原长(mm)L-试样拉伸后长(mm)3.影响因素(1)针织物的组织结构;(2)纱线的延伸性和摩擦系数;(3)线圈长度和未充满系数。7(九)弹性1.定义:当引起针织物变形的外力去除以后,针织物形状恢复的能力。2.计算公式E=(L-L1)/(L-L0)╳100%式中:E-弹性恢复率(%)L0-试样原长(mm)L-试样拉伸后长(mm)L1-试样恢复后长(mm)3.影响因素(1)针织物的组织结构;(2)纱线的弹性和摩擦系数;(3)线圈长度和未充满系数。(十)断裂强力、顶破强力和断裂伸长1.断裂强力:在连续增加的负荷作用下,至断裂时针织物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2.顶破强力:在连续增加的负荷作用下,至被顶破时针织物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3.断裂伸长率:在连续增加的负荷作用下,至断裂时针织物所伸长的长度与织物原长的百分比。(十一)缩率1.定义:针织物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尺寸变化的百分率。2.计算公式Y=(H1-H2)/H1╳100%式中:Y-缩率H1-织物在加工或使用前的尺寸H2-织物在加工或使用后的尺寸3.主要分类(1)下机缩率(织缩)(2)染整缩率(染缩)8(3)洗涤缩率(洗缩)4.影响因素(1)织物结构;(2)未充满系数;(3)密度和密度对比系数;(4)加工条件;(5)放置条件。(十二)钩丝与起毛起球1.钩丝:织物中的纤维或纱线被外界物体钩出在表面形成丝环。2.起毛:当织物在穿着、洗涤过程中,不断经受摩擦而使织物的纤维端露出在织物表面。3.起球:起毛后的纤维端不能及时脱落而相互纠缠在一起形成球状小粒。4.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1)使用原料的性质;(2)纱线与织物结构;(3)染整加工;(4)服用条件。9第二节针织机二、针织机的主要机构101.给纱或送经机构:将纱线从纱筒子或荆州上退绕下来送入编织区2.编织机构:将纱线编织成线圈并相互串套起来形成织物3.牵拉卷取机构:将刚形成的织物从编织区引出并形成一定形式的卷装4.传动机构:将动力通过主轴传递到各机构,以使各机构协调工作5.辅助机构:为了保证编织的正常进行而附加的各种机构三、针织机的主要结构参数1.筒经(针床宽度):圆型针织机的针筒直径或平型针织机的针床宽度,用英寸或毫米表示2.成圈系统数(路数):对于纬编圆机,绕针筒周围所安装的导纱器及相应的三角系统的个数,其稀密程度用每英寸直径所拥有的成圈系统数表示;对于纬编横机,为机头上所具有的导纱器和相应的三角系统的个数。成圈系统数的多少影响了机器的生产效率,成圈系统数越多,机器的效率越高3.针床数:针织机所具有的能够独立编织的针的组数,主要由单针床和双针床,分别用来编织单面织物和双面织物4.梳栉数:经编机可同独立进行编织的纱线的组数四、针织机的机号(一)机号1.机号:用于表明针的粗细和针与针之间距离大小的指标。它用针床上规定长度内的针数表示。它决定了所能加工的纱线线密度的范围2.计算公式G=E/T式中:G-机号E-规定长度,纬编舌针机一般用25.4mm(1英寸),纬编钩针机用38.1mm(1.5英寸),经编机用25.4mm(1英寸)T-针距(mm)(二)机号与所加工纱线线密度的关系1.上限:由针与沉降片(或针槽壁、导纱针)之间的间隙决定2.下限:取决于针织物的品质11第三节针织物的形成一、成圈机件(一)织针织针是最主要的成圈机件,主要有三种针:钩针、舌针和复合针1.钩针1-针杆2-针头3-针钩4-针槽5-针柄6-针尖2.舌针1-针杆2-针钩3-针舌4-针舌销5-针踵4.几种织针的比较针型钩针舌针复合针优点1.结构简单,制造方便2.可以做的较细,编织较紧密织物1.成圈机件简单2.在纬编中可形成花色品种多,使用较多1.针的运动动程小,利于高速2.形成线圈张力均匀,线圈结构均匀3.主要用于经编机缺点1.成圈机件复杂2.针的寿命短1.成圈张力波动大2.针的结构复杂,1.针的结构复杂在纬编中使用三角结构复杂,很少3.复合针1-针2-针芯123.在纬编中成圈路数少制作要求高使用(二)沉降片1.用薄钢片制成,与针相间配置2.作用于沉降弧,协助织针退圈、弯纱成圈和牵拉(三)导纱器与导纱针用于将纱线垫放在针上(四)压板与压片用于在钩针机上压向针钩,将针口关闭。二、成圈方法(一)针织法成圈共分十个步骤:1.退圈:将旧线圈从针钩里移到针杆上2.垫纱:将新纱线垫到针杆上,位于旧线圈与针槽之间3.弯纱:将垫放到针杆上的新纱线弯曲成一定大小的未封闭线圈4.带纱:把未封闭线圈从针杆上带到针钩内5.闭口(压针):利用压板将针尖压入针槽,使针口封闭6.套圈:在闭口的情况下,将旧线圈套在针钩上,随即使针钩释压,针口开启7.连圈:旧线圈与未封闭的新线圈在针头处接触8.脱圈:旧线圈从针头上脱落到未封闭的新线圈上,使新线圈封闭9.成圈:旧线圈的针编弧与新线圈的沉降弧接触,新线圈形成规定的大小10.牵拉:在牵拉力的作用下,新线圈被拉向针背,防止在下一成圈循环中旧线圈重新套在针上(二)编结法成圈1.退圈:织针上升,旧线圈从针钩里退到针杆上;2.垫纱:将新纱线垫到打开的针钩里;3.带纱:舌针下降,将新垫入的纱线带针钩内;134.闭口:舌针继续下降,针舌在旧线圈的作用下关闭针口,使新纱线和旧线圈分处于针钩的内外。5.套圈:舌针继续下降,旧线圈上移到关闭的针舌外边。6.连圈:舌针继续下降,旧线圈与新线圈在针头处接触7.弯纱:随着舌针的连续下降,新纱线逐渐弯曲成未封闭的线圈。8.脱圈:舌针下降到筒口线以下,旧线圈从针头上脱下,套在未封闭的新线圈上,使新线圈封闭9.成圈:舌针下降到弯纱最低点,新线圈形成规定的大小。10.牵拉:在牵拉力的作用下,新线圈被拉向针背,防止在下一成圈循环中旧线圈重新套在针上(三)针织法成圈与编结法成圈的区别主要是成圈步骤的先后不同:1.针织法成圈:先把垫放在织针上的纱线弯曲成一定大小的未封闭线圈,然后将其穿过旧线圈,形成封闭的新线圈。2.编结法成圈:纱线弯纱是和纱线穿过旧线圈同时完成,没有单独的弯纱阶段。习题1.解释下列术语针织,机号,线圈横列,线圈纵行,横密,纵密,脱散性,卷边性,未充满系数,密度对比系数2.画图说明编结法和针织法成圈过程及其区别。14第二章针织用纱与织前准备本章知识点在学习了本章之后,应该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掌握针织用纱的特点和要求;2.络纱的目的和要求,了解络纱在针织生产中的作用;3.了解针织用纱的卷装形式;4.了解针织生产所使用的主要络纱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一节针织用纱的基本要求一、针织用纱的种类1.天然纤维2.合成纤维3.复合纤维4.功能纤维二、针织用纱的基本要求1.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延伸性,以便能够弯纱成圈。2.捻度均匀且偏低。捻度大:(1)纱线扭结,不易成圈;(2)纱线硬,线圈易歪斜。3.线密度均匀,纱疵少。否则:(1)易断纱;(2)布面线圈不均匀。4

1 / 7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