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基础知识1、依据GB/T19011-2013标准中(A)的要求,应为每次审核确定审核目标、范围和准则5.1A.审核方案B审核计划C审核报告D审核实施2、依据GB/T19011-2013标准的要求,针对向导和观察员,以下错误的是(D)6.4.5A.他们可以陪同审核组B.他们不应影响或干扰审核的进行C.审核组长有权拒绝观察员参加特定的审核活动D.他们可以代表受审核方对审核进行见证3、根据GB/T19011-2013标准的要求,风险是指(C)3.16A.审核不规范给认证机构可能带来的信誉和经济上的损失B.审核过程中审核员可能受到的意外伤害C.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D.审核通不过可能给申请认证的组织带来的损失4、能源管理过程中PDCA中的“C”可以理解为(D)引言A.实施能源评审B.实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C.改进能源管理体系D.对运行的关键特性和过程继续监视和测量5、对能源基准理解错误的是(B)3.6A.反映的是特定时间段的能源状况B.定量或不定量C.采用影响能源使用、能源消耗的变量来规范D.能源绩效改进方案实施前后的参照来计算节能量6、能源消耗的含义是(A)3.7A.使用能源的量B.由组织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C.与能源供应、能源利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D.使用能源的方式7、能源绩效参数的含义是(B)3.13A.使用能源的量B.由组织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C.与能源供应,能源利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D.使用能源的方式8.能源服务的含义是(C)3.16A.使用能源的量B.由组织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C.与能源供应、能源利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D.使用能源的方式9.能源使用的含义是(D)3.18A.使用能源的量B.由组织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C.与能源供应、能源利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D.使用能源的方式和种类10.(A)负责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4.2.1A.最高管理者B.管理者代表C.当地政府D.以上都对11.依据CNAS-CC01:2011,以下哪项不属于认证机构对客户做出的与认证有关的决定(D)5.1.3A.授予证书B.保持证书C.更新、扩大、缩小、暂停和撤销证书D.特殊审核通知12.第三方认证,监督审核的目的(A)A.是确定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要求,是否保持认证注册B.是确定是否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C.同初审的目的D.是验证内部审核纠正措施的有效性13.依据CNAS-CC01:2011,对于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认证机构应要求(C)分析原因,并说明为消除不符合已采取或拟采取的具体纠正和纠正措施。A.针对已经发现的不合格B.30天内C.在规定期限内D.立即14.管理者代表在能源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应包括(D)4.2.2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B.指定由相应的管理层授权的人员,与其共同开展能源管理活动C.指定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和运行的准则和方法D.以上都对15.能源方针应:(C)4.3A.指导能源参数的建立B.为能源评审提供框架C.支持高效产品和服务的采购D.在管理评审后进行更新16.依据CNAS-CC01:2011,审核组应对在(A)中收集的信息和证据进行分析,以评审审核发现并就审核结论达成一致。9.2.4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审核B.二阶段审核C.整个认证周期的审核D.以上都是17.为确保组织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用于能源管理活动中,组织应(D)A.形成获取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文件化的准则B.形成获取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文件化的方法C.在管理评审前评审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D.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时考虑能源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18.基于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分析,组织在实施能源评审时应(D)4.4.3A.识别所有能源使用的区域B.在能源使用区域内,识别所有对能源使用有影响的设备C.在能源使用区域内,确定与能源使用相关的过程D.在主要能源使用区域评估未来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19.依据GB/T19011-2013标准,审核的完成是指,(D)审核即告结束。6.6A.末次会议结束B.监督审核之后C.对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后分发了经批准的审核报告之时D.当所有策划的审核活动已经执行或出现与审核委托方约定的情形时20.组织应建立能源基准,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对基准进行调整(A)4.4.4A.能源绩效参数不再能够反映其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情况B.用能过程发生任何变化C.运行方式发生任何变化D.用能系统发生任何变化2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4.5A.组织应对能源绩效参数进行评审B.组织应将能源绩效参数与能源基准进行比较C.能源绩效参数不一定可量化D.确定能源绩效参数的方法学不一定予以记录2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A.能源目标应与能源方针保持一致B.能源指标不一定与能源方针保持一致C.能源指标应与能源目标保持一致D.能源目标和指标应与能源方针保持一致2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4.4.6A.建立和评审能源目标时,组织应考虑能源评审中识别出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B.建立能耗管理方案时,组织不一定考虑相关方的意见C.建立和评审能源指标时,组织不一定考虑相关方的意见D.建立和评审能源目标时,组织应考虑相关方的意见2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5.3A.组织应决定是否与外界开展能源绩效的信息交流B.组织应每年进行一次能源评审C.能源管理的输出不一定包括对能源绩效的变化的决定D.当采购对组织的能源绩效有影响的能源服务、设备和产品时,组织应建立和实施相关准则2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A.能源管理方案应形成文件B.组织应针对是否信息交流的决定形成文件C.组织不一定制定文件化的能源应急预案D.组织不一定制定文件化的能源采购规范2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能源管理方案应形成文件B.适用时,组织应制定文件化的能源采购规范C.组织应对合规性评价的要求形成文件D.组织应制定测量计划2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A.组织应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B.组织应保持并记录能源基准C.组织应保存测量关键特性的记录D.组织应保存适当的运行控制的记录2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A.组织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对能源使用运行准则进行评审B.组织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评审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C.组织应确定并定期评审测量需求D.组织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定期进行能源评审29.为使员工能为能源管理体系的改进提出建议和意见,组织应:(D)4.5.3A.建立文件化程序B.让员工认识到改进能源绩效所带来的益处C.定期开展合规性评价活动D.建立信息交流的内部沟通机制30.在购买对重要能源使用具有或可能具有影响的设备时,组织应:(A)4.5.7A.告知供应商采购将部分基于能源绩效的评价B.要求供应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C.对供应商的节能技术施加影响D.对供应商进行能源评审31.对决定能源绩效的关键特性的测量方式由(B)决定。4.6.1A.国家标准决定B.组织自行决定C.当地政府决定D.认证机构决定32.按照GB/T23331-2012标准4.6.1条款,关键特性的监视、测量与分析活动不包括:(A)4.6.1A.能源基准的调整B.主要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C.实际能源消耗与预期的对比评价D.能源绩效参数33.能源管理文件、技术文件的含意在(C)标准中进行了说明:GB/T15587A.GB/T2589B.GB17167C.GB/T15587D.GB/T1716634.(A)标准中规定了综合能耗的计算公式。GB/T2589A.GB/T2589B.GB17167C.GB/T15587D.GB/T1716635.依据CNAS-CC01:2011,管理体系证书暂停的时间通常不超过(B)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36.1Kgce相当于:(D)GB/T2589A.1克折标准煤系数B.4.18千卡C.7000千瓦小时D.1000克标准煤37.在《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中,我国“十二五”期间,万家企业实现节约能源主要目标是(A)亿吨标准煤。《万家企业节能低碳开动实施方案》A.2.5B.3.5C.4.5D.5.538.下面哪家企业未被纳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企业清单”(C)《万家企业节能低碳开动实施方案》A.2010年综合能源消费量2万吨标准煤的陶瓷厂B.2010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千吨标准煤的宾馆C.2010年综合能源消费量8千吨标准煤的客运企业D.2010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的化工厂39.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D)《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A.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含1万吨)的用能单位为重点用能单位B.重点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消耗成本管理制度C.重点用能单位应开展节能宣传与培训D.重点用能单位应开展能源审计40.《节约能源法》所称能源,是指(A)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节约能源法》A.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B.太阳能、风能C.煤炭、水电、核能D.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41.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D),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节约能源法》A.鼓励发展重化工业B.鼓励发展第三产业C.限制发展高耗能、资源性行业D.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42.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企业(D),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法》A.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B.实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C.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D.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43.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年电力消耗量500万千瓦时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A)A.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B.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C.填写节能登记表D.以上都可以4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使用,(D)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第71条A.拍卖B.销毁C.拆除D.没收45.组织应确保与主要能源使用有关的人员具有基于教育、培训技能或经验所要求的能力,这里的人员指的是(C)4.5.2A.能源主管部门的人员B.供方组织的人员C.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D.所有从事能源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46.能源方针指的是最高管理者发布的有关能源绩效的宗旨和方向。以下你认为对能源方针表述不正确的有(D)A.方针应阐述组织能源绩效的承诺B.方针包括提供可获得信息和必需资源的承诺C.方针为目标、指标提供框架D.方针定期评审和更新47.组织应定期评价组织对与能源使用和消耗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这里的其他要求可以是(D)A.经济运行标准B.能源计量标准C.与客户签订的协议D.A+B+C48.组织应确保对运行中的决定能源绩效的()进行定期监视、测量和分析。A.参数B.使用C.过程D.关键特性49.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生产单位,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C)。《节约能源法》A.限期关停B.限期淘汰C.限期治理D.限期整改50.优选工艺参数、改进产品方法是(D)管理的内容。A.能源输入贮存B.能源加工转换C.能源分配传输D.能源使用51.计算综合能耗时,各种能源折算为(D)的单位为标准煤当量。GB/T2589A.再生能源B.二次能源C.耗能工质D.一次能源52.组织应识别适用于对能源绩效进行监视测量的能源绩效参数,确定和更新能源绩效参数的(D)应予以记录,并定期评审其有效性。标准4.4.5A.规定B.标准C.方法D、方法学53.国家对生产、使用列入推广目录的需要支持的(D),实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节约能源法》A.节能技术、节能设备B.节能工艺、节能产品C.节能工艺、节能设备D.节能技术、节能产品54.国家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支持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A)、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办法。《节约能源法》A.合同能源管理B.能源需求管理C.节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