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光合作用第2课时(探索历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生物2015高考第一轮复习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对位训练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C.实验结果应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答案D解析所有的色素都从a处扩散,呈橙黄色的胡萝卜素扩散速度最快,因此在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大的一个圆是橙黄色。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干燥土壤90.8kg小柳树2.25kg只用雨水浇灌五年后柳树长大1648年海尔蒙特(比利时)实验实验前实验后变化土壤干重90.800kg90.743kg柳树2.25kg76.70kg结论: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是水分+74.75kg-0.057kg土壤烘干后称重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有人重复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得到相反的结果,所以有人认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到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O2,吸收的是CO2。光能化学能储存在什么物质中?德国梅耶黑暗处理一昼夜1864年德国萨克斯实验让一张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除去叶绿素酒精水(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滴加碘酒后或者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萨克斯的实验放在暗处几小时,目的是什么?结论:产物———淀粉条件———光照恩格尔曼的实验隔绝空气黑暗,用极细光束照射完全暴露在光下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结论: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恩格尔曼的另一个实验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光区域光合作用的原理结论: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1939年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同位素示踪法)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美国卡尔文用14C标记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关注生物学史——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考点35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样,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D.好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解析好氧细菌是需要氧气的,因此在好氧细菌聚集的地方应该是氧气多的地方,也就是水绵光合作用强的地方。答案B实施者实验过程及现象实验结论普利斯特利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密闭——蜡烛不易熄灭小鼠与绿色植物,密闭——小鼠不易窒息植物能更新空气(提醒:更新何种气体当时不知道)萨克斯遮光—→绿叶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恩格尔曼水绵好氧菌O2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鲁宾和卡门向植物H218O、CO2——释放18O2提供H2O、C18O2——释放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黑暗12h曝光——→深蓝色遮光——→无颜色变化碘蒸气碘蒸气黑暗无空气好氧菌只分布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部位的周围极细光束—完全曝光—好氧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1.实验常考易错点⑴萨克斯实验中黑暗处理的目的: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曝光与遮光形成对照,检验试剂为碘蒸气。⑵恩格尔曼选用水绵做实验材料的好处:叶绿体大且呈带状,便于观察,所用细菌异化作用类型为需氧型。⑶鲁宾、卡门用的实验方法为同位素标记法。⑷卡尔文选用小球藻做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揭示了暗反应过程。考点剖析⑴萨克斯:自身对照,自变量为是否照光(一半曝光与另一半遮光),因变量为叶片是否制造出淀粉。⑵鲁宾和卡门:相互对照,自变量为标记物质(H218O与C18O2),因变量为O2的放射性。⑶普利斯特利:密闭的玻璃罩是否加植物为自变量,蜡烛燃烧时间或小鼠存活时间为因变量。2.上述实验中对照实验设置在光合作用的发现中,科学家们利用了对照实验,使结果和结论更加科学、准确。3.恩格尔曼实验方法的巧妙之处⑴实验材料选得妙: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水绵不仅具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叶绿体螺旋状地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⑵排除干扰的方法妙: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控制无关变量和减少额外变量,恩格尔曼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光线和氧的影响,从而确保实验能够正常进行。⑶观测指标设计得妙:通过好氧细菌的分布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细胞中释放氧的部位。⑷实验对照设计得妙: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的对比实验,从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4.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①本实验未设对照组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③实验开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对位训练答案A解析本实验中,光照是自变量,曝光与遮光形成自身对照,叶片颜色的变化是因变量,故①错误、②正确;进行“饥饿”处理就是要消耗完叶片中的淀粉,确保后面检测到的淀粉全部为光合作用产生的,故③正确;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及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不能证明是叶绿体进行的光合作用,故④错误。叶绿体中的色素H2ONADPHATPADP+Pi水的光解O22C3C5(CH2O)多种酶参加催化CO2C5的再生光合作用的过程:O2叶绿体H2O有机物阳光CO2+H2O(CH2O)+O2光能叶绿体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的过程。CO2光合作用的原理H2O光反应阶段ADP+PiATP酶第一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必须有才能进行,该阶段的反应是在上进行的。物质变化是H2O光解成,ADP接受光能,在酶的催化下合成;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成储存在------中的活跃化学能。光基粒类囊体膜O2和[H]ATPATP(1).光反应2.光合作用的过程暗反应阶段H2O光反应阶段ADP+PiATP酶C3CO2CH2OC5酶(2).暗反应光合作用的原理暗反应阶段H2O光反应阶段ADP+PiATP酶2C3CO2CH2OC5酶第二个阶段: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该阶段的场所是在。物质变化是:CO2与,结合形成两个,该物质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接受ATP释放的能量,被还原为,其中一小部分又形成。ATP变成。能量转化是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中的化学能。叶绿体基质C52C3[H]糖类等C5ADP和Pi糖类等稳定(2).暗反应光合作用的原理(3).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的比较项目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区别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转化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光、色素、酶、水多种酶、CO2、[H]、ATP光能转化为ATP中活泼的化学能ATP中活泼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水的光解:2H2O光4[H]+O2ATP合成:ADP+Pi+光能ATP酶C3的还原:2C3(CH2O)+C5+H2O[H],ATP酶联系1、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光反应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H]和ATP;2、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暗反应为光反应的进行提供ADP和Pi;CO2的固定:CO2+C52C3酶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的原理4.条件骤变时物质量的变化CO2浓度不变光反应[H]ATPO2C3C5(CH2O)光照减弱光照增强H2OCO2[H]O2酶多种酶ADP+PiATPC52C3(CH2O)H2O水的光解形成ATPCO2的固定C3的还原积累、增加消耗、减少光合作用的原理4.条件骤变时物质量的变化光照不变暗反应C3C5[H]ATPO2(CH2O)CO2浓度减少CO2浓度增加H2OCO2[H]O2酶多种酶ADP+PiATPC52C3(CH2O)H2O水的光解形成ATPCO2的固定C3的还原积累、增加消耗、减少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