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条文说明》(1)释义住宅工程质量问题一向是群众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工程质量投诉居高不下,已影响了社会稳定。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由来已久,此起彼伏,司空见惯,通病类型多,影响因素广,出现周期长,这里既有技术原因也有非技术原因。当前我市通病控制技术与管理措施的完善等方面有所不足,不能满足通病防治的要求。为提高我市住宅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消除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有必要规范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进而达到降低住宅工程质量的投诉率、明确参建各方主体对质量通病防治责任和义务的目的。《导则》是在汲取兄弟省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与防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工程建设界多年实践积累,从技术与管理两个角度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进行了规范。1总则1.1《导则》制定的目的。1.2《导则》适用范围是杭州市行政区域内、包括各开发区新建的住宅工程(含商住楼、公寓、别墅);改建、扩建的居住工程可参照执行。1.3防治住宅工程的质量通病主要对象是指渗漏水、裂缝、室内标高控制、水电安装质量缺陷作为质量通病的重点(以下简称通病防治)。1.4住宅工程在设计、施工、监理、监督验收过程中,应将《导则》作为重要依据。2基本规定2.1建设单位是住宅工程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在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中起主导作用。各参建单位在通病防治中应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开展工作。2.2指建设单位必须承担通病防治中所发生的工程费用,并在施工合同中充分体现。对施工合同已经签定的工程,应在工程竣工决算时予以列支。2.3施工图审查机构在审查杭州市行政区域内住宅建设工程施工图时要依据《导则》进行把关。2.4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指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以及各城区和开发区(管委会)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质量监督站必须将通病防治列入监督计划中,加强跟踪管理,加大检查力度,严格验收程序,监督各项通病防治措施的落实。2.5明确住宅工程开工前,由建设单位与各方责任主体签订《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责任书》,分包单位与总包单位签订《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责任书》。2.6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设计交底后必须编制通病防治专项施工方案、监理细则。3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和义务3.1建设单位3.1.1建设单位是住宅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在住宅工程质通病防治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在设立质量管理机构时,应配备专人负责。3.1.3以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的质量标准为前提,对于哪些材料和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哪些材料和设备由施工单位采购,要在合同中约定,谁采购的材料,谁负责保证其质量3.1.4在通病防治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随意压缩工期将影响工程质量,从而影响防治效果。同时,严格图审制度,既是对设计单位的成果进行质量控制,也能纠正参建各方的不规范行为,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3.1.5列入验收的主要内容指: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防治工程的质量情况和工序报验情况等。3.1.6对在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内发生质量问题的,一般应先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确定保修方案,由施工单位负责保修。3.1.7建设单位在工程交付前,应做好一户一验收工作。3.2设计单位3.2.1按照《导则》要求深化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并提出具体的要求。3.2.2新建的住宅工程防治通病的设计措施与图纸交底一同进行;在建的住宅工程采取补充防治措施后,应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3.3施工单位3.3.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本《导则》有关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通病防治方案。3.3.2对新型材料,除提供有关质量合格证明外,还应进行检测。3.3.3对施工班组做好技术交底工作。3.3.5混凝土工程的结构实体检查和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楼板厚度、层高、轴线。3.3.6必须做好每户、每间的蓄水试验,并做好外窗性能、室内环境检测、住宅节能检测等使用功能专项验收制度。3.3.7通病防治的资料由施工单位作为专项资料按本条文的内容收集整理。3.3.8专业分包单位依据《导则》提出的通病防治方案,必须经总包、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并提供样板参照,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3.4监理单位3.4.1将通病防治方案的落实融人工程监控的全过程,主要工作内容有:审查施工单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3.4.2将通病防治工作纳入《监理细则》;将通病防治方案的落实融人工程监控的全过程,实施平行检查和工序验收。3.4.3严格材料报验制度,不合格的材料及产品严禁使用。3.4.5当防治措施没有落实或验收不符合要求时,现场监理必须责成施工单位停工整改,直至符合要求。4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4.1设计4.1.1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是造成建筑物墙体产生结构性裂缝的主要原因。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内的强制性条文3.0.2条的要求,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和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以及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匀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必须进行地基变形计算。对建筑物最终沉降量和偏心距的控制,能有效地控制沉降裂缝。通过这几年的工程实践,并参考了兄弟省市的相关规定,提出本条要求。4.1.2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内的6.3.1的规定,对有保温层或隔热层和无保温或隔热层的整体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分别为50m和40m。此外,由于房屋墙体裂缝成因的复杂性,根据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尚不能完全防止和杜绝由于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砌体的温度变形、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局部裂缝。考虑到杭州地处冬冷夏热地区,地区冬夏温差和昼夜温差比较大,及目前的很多保温措施、施工方法、材料、工艺、管理等不完善,因此,变形缝的留置采取了从严控制,选用40m。4.1.3建筑物顶层和底层是墙体裂缝的常见部位,温度影响敏感;窗洞口是墙体受力的薄弱环节,墙体在洞口削弱处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易出现裂缝并产生渗漏。窗台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可有效地改变墙体受力性状,控制裂缝的产生;规定圈梁的砼强度及最小断面和最小配筋,是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的规定。其余楼层每隔500墙高设配筋砂浆带,同样是为了增加墙体整体性,控制裂缝的产生;同时,由于配筋量与墙体拉结筋相同,只需将原拉结筋贯通即可。圈梁、砂浆带钢筋均应直接锚入构造柱内。4.1.4由于砼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砼砌块等轻质材料线膨胀系数较大,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墙体的变形较大,易产生裂缝。增加砼构造柱和配筋砂浆带的目的,是改变墙体的受力性状,使之成为约束砌体,减少膨胀和收缩量,从而减少裂缝;门窗洞口是砌体的薄弱环节,同时门窗框边由于门窗开关的动荷载作用,易于出现开裂和松动,因此,对轻质砌体门窗洞口采用芯柱或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强是解决此部位裂缝的有效措施。4.1.5顶层墙体出现裂缝的情况比较普遍,而根据以往部分工程的经验,当砂浆强度提高到M7.5时,即通过提高砂浆的抗拉和抗剪强度,可以有效地改善裂缝状况,减少裂缝,因此提出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4.1.6外墙、屋面均进行保温设计既是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同时,能有效地减少温差,从而控制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详细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和J116-2001),以及浙江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内的有关规定。4.2施工4.2.1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的6.3.8条蒸压灰砂砖、砼砌块和其他非烧结砖砌筑时,采用传统的砌筑粘土砖的混合砂浆从实践经验看是不适当的,普通砂浆和轻质砖的性能有较大差异。国外均有适合各种材料自身特性的专用砂浆。我国已编制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砂浆》等专用砂浆标准。采用专用砂浆,不但能提高块材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强度,改善砌体的力学特性而且还能减少墙体的裂缝。4.2.2轻质砌块多为水泥胶凝增强的块材,以28d强度为标准设计强度。龄期达到28d之前,含水量过高,自身收缩较快,28d后收缩趋缓。为有效控制砌体收缩裂缝,对砌筑时的龄期进行了规定。根据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的吸水、失水特性,合适的含水率分别为:空心砖为10%—15%;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宜为5%—8%。加气混凝土砌块出釜时的含水率约为35%左右,以后砌块逐渐干燥,施工时的含水率宜控制在小于15%(对粉煤灰加气砼砌块宜小于20%)。4.2.4灰缝将砌块相互粘结成整体,能储存和分散由于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微裂缝,故提出本条文,并从严控制竖向灰缝饱满度。4.2.5填充墙拉结筋留设目前有多种方法,为保证效果,应注意连接的牢固性、耐久性。拉结筋若折弯压入砖缝,钢筋拉结力的作用将大大削弱,因此必须符合砖模数要求,不得弯折使用。4.2.6砌筑砂浆有较大的塑性变形,当未达到硬化龄期之前均有较大的徐变,因此在砂浆干燥前上部砌筑过快,易使砌体上部沿灰缝产生阶梯形裂缝。控制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日砌高度,让墙体充分完成沉缩变形。4.2.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9.3.7条规定:“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填充墙砌完后,砌体还将产生一定变形,施工不当,不仅会影响砌体与梁或板底的紧密结合,还会在该部位产生水平裂缝。将间隔时间延长到15天,主要是针对在以往的很多工程上,尽管按规范规定的时间进行了施工,但仍然在此部位出现较多裂缝,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减少裂缝,使砌筑砂浆的沉缩进一步稳定,延长到15天。4.2.8由于顶层温度变化较大,砌体和坡屋顶卧梁刚度以及线膨胀系数的差异,此部位极易产生错动,如在此部位采用砂浆等材料找平,易形成一个滑移面,从而产生裂缝。因此,在此部位,砌体应砌成踏步形,确保砼和砌体的结合,同时增强咬合力。4.2.9本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进一步处理,确保该部位不出现或少出现裂缝。以往工程中采用加强网措施的较多,但由于往往设置在了基体表面,未能发挥作用,效果不明显,故提出应将加强网设于抹灰层中部;墙体充分地沉实稳定后再抹灰,能确保抹灰质量,否则砌筑砂浆收缩未稳定,极易产生裂缝和空鼓,因此,应尽量延迟抹灰的时间。4.2.10顶层是砌体裂缝的多发处,故从严要求。4.2.11砌体上随意开洞、开槽,削弱砌体截面,处理不当易产生裂缝。《杭州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条文说明》(2)5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控制与防治的技术措施5.1设计5.1.1设计改进措施是一个避免出现裂缝的重要措施,主要是提高楼板的抗拉强度及变形能力。在使用荷载大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楼板厚度,使板厚与跨度比值得到提高。双向板的厚度取不小于短跨的1/35。5.1.2楼板内的PVC管宜埋设在圈梁内,尽量减少穿过楼板,对无法避免而必须穿过的,首先应选用尽可能小管径的PVC管,并将管线上部紧绑在楼板的底筋上,同时注意防止管线纵横叠压,以保证管线上部混凝土断面的厚度,并采用增加网片的防裂措施。5.1.3板中配置双层钢筋是在混凝土结构中配置适量的构造钢筋,无论对温度应力或收缩应力都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对控制裂缝扩展,减小裂缝宽度有一定作用。特别是顶层和边单元由于温度应力较大,跨中虽然没有负弯距,但采用此方法可以大大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控制裂缝扩展。5.1.4采用钢筋密布的配筋方法,即在配筋率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直径小,较小的布筋方法。这种配筋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楼板的抗裂能力。这是一种比较有效而经济的方法。5.1.5考虑到下列部位是住宅工程裂缝常见的多发部位,由于这些部位属于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区域,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条文要求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均宜比按计算需要量适当增加配置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数量。当柱角或墙的阳角突出到板内且尺寸较大时,亦应沿柱边或墙阳角边布置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