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XX省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报告项目编号:XX2011233项目名称:校企双主体背景下XX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起止时间:2015.10----2017.05项目负责人(签名):所在学校(盖章):XX学院联系电话:XXXXX省教育厅2015年9月制1一、改革研究与实践工作总结(可加页)本课题自2013年10月立项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项目改革内容与目标,几经调研与尝试,经过三年多来的研究,已取得预期成果,现将改革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一)结合教学实际,找准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中主要问题经过课题组成员调研,主要问题梳理如下:1.实践教学条件有待提升加强教学条件建设是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保证。当前,计算机专业不少实习实训做得不实;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教学性功能,相当一部分只停留在协议上,学生顶岗实习就是“临时代工”。2.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体现双师导向。目前,我院在专兼职结构、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结构、学历结构等还不合理,部分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改革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还有待加强,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与管理的深度不够。3.实践教学评价方式较单一加强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建设的主要手段。目前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从组织教学到评价教学,学校单方行为所占的比重过高,没有很好地吸收社会、企业、学生参与管理,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关联度不大,校企“双主体”的责任还没有落实。(二)深入调研,明确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总体架构2根据前期的探索,课题组初步确定了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总体架构。主要分为专业内部评价模块和企业顶岗评价模块。其中专业内部模块包括:课堂教学评价、实践考核评价、考证竞赛评价和师生互评;企业顶岗模块包括:实践基地评价、实践教师团队评价、实践项目及效果评价和师生互评。具体见图1图1评价体系总体架构(三)依托校企双方,建立专业和企业双主体评价模块的具体内容1.建立专业内部评价模块(1)课堂教学子模块。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以专业岗位群为基础,与生产实践相衔接。以专业建设委员会牵头,用人单位一线工程师、技术能手、专业专任教师共同参与,制定落实实践课程评价意见。该模块主要分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施方式。评价等级为A、B、C、D四档,等级A为90-100分(含90)、B为70-90分(含70)、C为60~70分(含60)、D为0-60(见表1)。校企双主体背景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专业内部评价模块企业顶岗评价模块课堂教学评价实践考核评价实践项目效果评价师生互评考证竞赛评价顶岗实践基地评价顶岗实践教师评价顶岗师生互评3表1实践课题评价方案(2)实践考核子模块。在实践考核模块中,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相应管理制度,摒弃传统的终结性考核,既注重过程性考核又注重期末综合考核,在考核内容上,侧重技能考核而非知识考核,课程考核方式则以操作为主、以过程为主,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成绩最终由校企双方综合评定并注重增加职业素质相关内容,鼓励提交阶段性总结或小组讨论报告等。在实践考核评价过程中,过程性考核占60%(包括有考勤、讨论、作业等),期末考核占40%(即综合考核,主要包括模拟企业任务等)。过程考核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四结合。过程性评价见表2,期末考核见表3:4表2过程性评价因素表3期末考核评价因素(3)考证竞赛子模块。高职推行双证毕业,能有效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各专业做法不尽相同,如:将考证纳到教学计划、以证代考、引入对应考证体系等。而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也顺应了计算机专业的发展,首先,竞赛可与教学融为一体,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实现教学和竞赛双赢。另一方面,教学改革后会把竞赛推向更好更高的水平。依托考证和竞赛,构建考证竞赛评价体系。该体系分为2个指标,一是职业竞赛能力,二是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取能力,评定的依据可以是考证成绩、参赛记录、教师和企业评定和获奖证书等。评价等级分为优秀(A)、中等(B)、合格(C)和5不合格(D)四档。这取代了过去单凭考试成绩作出评价的做法。(4)师生互评子模块。包括师生对专业内部评价体系的满意度,设置相应的权重值,评价等级分为满意(A),基本满意(B),不满意(C)三档。2.建立企业顶岗评价模块(1)顶岗实践基地子模块。企业顶岗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针对的是学生,能有效提高学生适应岗位和的适应社会能力。这需要学校、专业、企业和学生四方共同积极参与。顶岗基地建设的核心要求是专业可以获得宝贵的实习机会,同时企业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即双赢。专业、企业双方应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监督管理,有效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校企优势互补。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信誉好的企业单位。基地所在企业的教学(生产)运行过程正常,设备完好,关注学生实践,要引导学生做实习,以及基地和专业较高对口率,便于开展顶岗实践教学。建立企业顶岗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是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实践教学基地,核心要求是与专业有较高的对口率,能够达到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培养目标,能够提供必要的生产实践岗位。2)企业实践教学基地,以动手实践为基础,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3)企业实践教学基地,要坚持校内外共同建设、管理的原则。专业要推行校企合作相关制度,设立专项资金,和企业共同选用企业一线技术人才担任实践基地管理职位。探索以企业人员管理为主,专业管理为辅的顶岗教学管理手段,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教学管理的主动性,发挥他6们在行业的影响力和丰富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力,有效提高计算机专业建设和社会岗位群需求的紧密度。4)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坚持就近设立为原则。为了开展工作和检查管理的可操作性,有条件的话要把基地设置在学校附近或同一个市,来回交通比较方便。5)企业实践教学基地,要坚持稳性。和企业的合作是长期和稳定的,企业每年能提供一定的岗位,接受一定数量的实习生。6)企业实践教学基地,要结合当地的职教集团的建设规划,争取多方的政策支持。该模块主要指标包括实践基地的数量、一次可以容纳实践的人次、基地和专业就业岗位的贴近度、对学生开放的时限等指标。(2)顶岗实践指导教师子模块。企业顶岗指导教师是指专业正式聘任的,能独立承担企业顶岗实践教学任务的顶岗企业或社会上实践经验丰富的大师专家、高职称技术人员、技师及一线技术能手。计算机专业企业顶岗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专业自身内涵建设的需要。随着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顶岗实践指导教师在专业教师队伍中的比例也随之快速增加。企业顶岗实践指导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是以高职发展理论为指导,对企业教师的各种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及指导实践的效果等方面进行基本水平的鉴定。通过全面、公正的评价,引导企业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育的教学水平,从而有效促进企业顶岗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使企业顶岗实践教师成为专业学生技能人才培养的7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块主要包括顶岗指导教师的数量、自身的技能、职称、参与实践指导的时间、生师比等指标。评价等级分为优秀(A)、中等(B)、合格(C)和不合格(D)四档。(3)实践项目和效果子模块。该模块包括顶岗开设的项目种类、项目的进度、和就业岗位的贴近度、学生顶岗的效果评价等指标。顶岗实践成绩吸纳企业人员参与考核,以企业教师考核为主,以顶岗过程考核为重点,特别要注重综合能力的评价。评价等级分为优秀(A)、中等(B)、合格(C)和不合格(D)四档。(4)顶岗师生互评子模块基本因为包括师生对专业内部评价体系的满意度,设置相应的权重值,评价等级分为满意(A),基本满意(B),不满意(C)三档。。(四)做好评价体系的实施工作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推行之前,需要在企业、专业、教师、学生中做好大量的宣传工作,刚开始可能遇到了一些阻力,如:部分学生会觉得考核难度大,有抵触心理;在专业内部,不少教师对该体系不熟悉,不支持;在企业中,多数企业觉得这大大增加了企业教师的工作量,影响了他们其它的工作。学校需要和企业、学生、教师反复沟通,直到基本得到企业、学院、教师及学生的支持。1.各模块权重分布。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各模块的权重比分布如表4、表5、表6:8表4评价体系评价因素权重取值表因素专业内部评价模块企业顶岗评价模块权重0.50.5表5专业内部评价因素权重取值表因素实践教学实践考核考证竞赛师生互评权重0.40.20.20.2表6企业顶岗评价因素权重取值表因素实践基地实践教师队伍实践项目及效果师生互评权重0.20.20.40.22.评价体系计分方式。计分方式采用专业内部评价模块(E)加企业顶岗评价模块(F)的汇总方式(总分为:M),总分计算方式如下:M=E*50%+F*50%专业内部评价模块分实践教学、实践考核、考证竞赛、师生互评,其计算方式如下:∑()式中:E为专业内部评价模块评价得分。j为评分影响因素编号;a为相关因素对应的权重,b为对应j个影响因素的评分取值。企业顶岗评价模块分实践基地、实践师资队伍、实践项目及效果、师生互评,其计算方式如下:∑()式中:F为企业顶岗评价模块评价得分。j为评分影响因素编号;c为相关因素对应的权重,d为对应j个影响因素的评分取值。3.评价体系运用。按上述计算方法计算出总分,依据总分判断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劣情况,如下表所示:9表7评价体系运用情况表评价分类条件优秀M=90且E=85且F=85;良好M=85且E=80且F=80;合格M=75且E=70且F=70;不合格M70或E=65或F=65;该评价模式已经在计算机专业13届、14届运用,表8是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毕业生调查数据,表9是用人单位反馈的对毕业生满意度数据,从数据可以看出,相比12届毕业生各项调查数据有了一定的提升。表8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调查数据年份专业教师教学水平满意度实践教学满意度就业岗位专业相关度2012届69.23%66.46%31.36%2013届76.95%78.48%51.00%2014届76.82%78.50%52.00%表9用人单位反馈的毕业生数据年份毕业生水平整体满意度实践技能满意度学习能力满意度2012届72.35%56.00%68.23%2013届75.36%72.00%79.00%2014届76.30%72.65%78.36%二、立项时预期成果与效果(按原立项申请书填写)(一)项目预期成果1.中文核心论文1篇;2.形成校内外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3.实施范围:XX专业全体学生;4.受益学生数:计算机专业学生每届130左右。10三、改革研究与实践成果(一)改革学生课程考核模式实现考核方式由终结性考核向过程性考核转变,考核内容由侧重知识考核向侧重技能考核转变,考核手段由侧重笔试向侧重操作转变,成绩评定由任课教师向以校企双方组成的考评小组或社会技能鉴定机构考核转变。一是改革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专业核心课程以技能考核为主,增加职业素质考核内容,鼓励提交工作报告或实习总结等考核方式;顶岗实习以企业考核为主,吸纳企业人员参与考核。二是完善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尤其要注重综合能力测评。(二)确立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双主体评价模式完善专业内部评价机制,完善由教师教学质量一课程教学质量一专业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价体系,开展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师+教师间互评+用人单位评价毕业学生的多种评价方式。完善企业评价机制,加强学生顶岗实习评价,加强“学历证书+资格证书+其他证书”的“多证书”评价制度建设力度。四、经费使用情况支出科目(含配套经费)金额(元)备注课题调研考察4000企业联系、交流,课题组讨论论文发表4000核心论文发表资料购买印刷费2000图书资料购买、资料印刷结题专家评审费2000专家进行鉴定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