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卢梭孟德斯鸠斯宾诺莎指的是政府的权力源于被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公民有权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决策的过程。--与专制相对的一种政体形式指关于民主的学说和理论--一种理论形式Ⅰ)古希腊民族思想、民主制度的渊源Ⅱ)资义经济发展提出的政治要求Ⅲ)封建专制阻碍经济发展和民权的实现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成的思想解放荷兰16世纪初受西班牙统治。1568年爆发延续80年的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战争。1581年北部七省成立荷兰共和国。共和国的政权被富人特权阶级垄断,人们没有获得充分的民主和言论自由的权利。阿姆斯特丹繁华景象17世纪的荷兰实行宗教宽容,新教徒、天主教徒和犹太教徒可以和平相处。阿姆斯特丹市政府议政场景斯宾诺莎(1632—1677)民主政体最优论斯宾诺莎(1632--1677)出生在荷兰犹太教家庭,年轻时就对《圣经》提出种种疑问,后来匿名发表了《神学政治论》,遭到当局查禁,于是他靠研磨镜片为生,同时创作他最著名的《伦理学》。他开启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先河。要达到斯宾诺莎的哲学成就是不容易的,要达到斯宾诺莎的人格是不可能的。——黑格尔斯宾诺莎为了坚持真理,甘愿过着简朴而孤独的生活。有人愿意每年给他1000弗罗林(佛罗伦萨共和国金币),要求他放弃对神的怀疑,他断然拒绝。他45岁时死于肺痨。斯宾诺莎的墓地1000荷兰盾钞票上的斯宾诺莎肖像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有:《笛卡尔的哲学原理》《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等。汉译《神学政治论》书影本书是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之一。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论点,是为了论证他的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的主张。他提倡天赋人权的学说、社会契约说、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他认为“民主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反对教会和经院哲学的斗争中,这一部著产生了进步的作用。当时的荷兰有一定的自由,但并不民主。——斯宾诺莎在一个自由的国家每人都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发表意见。——斯宾诺莎思想自由,行动守法。——斯宾诺莎“在所有政体中,民主政体是最自然、与个人自由最结合的政体。”——斯宾诺莎下列不属于斯宾诺莎的主张的是()①生存权是人的最高的自然权利②国家的目的在于保障人的生命和社会的安全③民主制最自然,也是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④文明每前进一步,社会对抗和不平等就加深一步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④洛克(1632—1704)天赋人权论英国革命后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自由主义的奠基人、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先驱、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杰出代表人。1652年,20岁的洛克进入牛津大学的基督教会学院,学习哲学、物理、化学和医学。1666年,他结识了艾希利勋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辉格党的领袖),并在艾希利的家里住了15年,深受其政治思想的影响。1683年,因逃避斯图亚特王朝的迫害,洛克随艾希利避居荷兰。1688年“光荣革命”后,返回英国,在新政府中担任职务。在政治思想上,反对“君权神授”说,拥护君主立宪,提出分权说。他的法律思想为1688年“光荣革命”后所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和相应的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上帝给了人以生存活命的权利,人从而获得了生命权;上帝给了人以劳动自由的权利并赋予人以理性,人从而获得了思想自由和劳动自由的自由权利;上帝让人通过劳动而获得劳动成果,人从而获得了财产权。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是上帝赐予人的,而不是一部分人给另一部分人的。在上帝的眼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因此每一个人都拥有这些基本权利。思考:(1)洛克如何发展了天赋人权说?将之理解为生命、自由、财产等权利。(2)这些人权有何特点?是上帝赋予的,人与人的权利是平等的。17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流传着一句民间谚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我的破茅屋)。”下列人物的思想中能体现这一民间谚语精髓的是A.达·芬奇B.霍布斯C.洛克D.孟德斯鸠“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请思考:洛克是如何认识自由和法律的关系的?只有实行法治,人们才能充分享有自由。洛克把国家权力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属于议会属于国王洛克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学说来反对“君权神授”思想。他把在英国革命中提出的各种基本要求概括为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并把它们说成是天赋人权。洛克的政治思想对后来的政治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洛克的自由主义被美国奉为神圣,成为民族理想。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托马斯·杰弗逊等美国政治家,并且在美洲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洛克的影响在法国则更为激烈。伏尔泰是第一个将洛克等人的思想传到法国去的人,法国后来的启蒙运动乃至法国大革命都与洛克的思想不无关系。洛克思想的影响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1716年继承伯父的波尔多议会议长职位。后来,他卖掉官职,游历欧洲。他认真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辛勤研究,终于写出了《论法的精神》这部资产阶级的早期法学经典著作。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一书,发表于1748年。在这部著作中,他不仅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的专制制度,而且主张一种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他的三权分立学说成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孟德斯鸠的学说对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也发生过影响。1904—1909年,严复将《论法的精神》一书,以《法意》为名译成中文出版。一切莫不有法:神有其法,物有其法,禽兽有其法,人有其法,至上智慧亦有其法。——孟德斯鸠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说也奇怪,就是品德本身也是需要界限的。——孟德斯鸠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摘录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立法权贵族院众议院行政权国王司法权人民法官为了防止专制,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思想。他把国家权力划分为三个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要求三权分别属于议会、国王和法院。在欧洲启蒙运动中.英国思想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分权学说。该学说经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发展,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一块基石。(1)简述洛克分权学说的基本内容。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谁,指出他的学说和洛克学说的差异。内容:认为国家权力有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对权涉及到和平与战争、外交与结盟,也为国王行使。发展:孟德斯鸠差异:洛克对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区分,并把两者均归于君主。孟德斯鸠则把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合并为行政权,同时增加了司法权,并主张人民集体享有立法权,司法权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使三权之间互相监督制约。(2)说明“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和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说明“三权分立”原则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体现方式。提示:思想核心: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是通过以权力制约权力来预防专制与政治腐败的。进步意义:推动了当时西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体现方式:美国政府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三部门组成,分别执掌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材料一霍布斯认为,人们在组成国家后已把全部自然权利转让给了主权者,既然君主是主权的体现者,国民的总意志,那么他的利益便理所当然地体现了臣民的利益,他本人就是全体臣民的化身。如此,则臣民对君主的任何反抗都意味着对自己的反抗。材料二洛克以为,那种关于把全部权利上交给主权者的主张荒唐得近乎滑稽。人们组成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财产和安全,如果把一切权利都转让了出去,使君主有权任意处置自己的自由及生命,那么这与自然状态下有何区别?这等于是为了防止臭猫和狐狸的侵袭,却甘心被狮子吞噬,甚而还以此为安全!天赋人权绝不可转让或遭剥夺,保护这些权利正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抹煞人权的国家没有存在的意义,而侵犯人权的政府即是暴政专制。(1)材料一、二中霍布斯与洛克论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他们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主题:权利归属(或人权)问题。不同:霍布斯主张主权在君,人们把权利转让给君主后就必须遵守契约,不得反抗;洛克认为主权在民,天赋人权不可转让或遭剥夺,人民有权反抗暴政。(2)为防止出现“侵犯人权的政府”,孟德斯鸠在材料二洛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学说?结合中外相关史实,指出这一学说的历史作用。学说:三权分立。作用:为美国1787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他是批判封建制度、宣传理性至上的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急进的民主主义者。其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卢梭还为《百科全书》撰写了全部音乐条目。本书的中心思想是:人是生而自由与平等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在这部书中,卢梭对于自由和平等的推崇和追求,为建立民主政治而作的理论探索,以及他所提出的人民主权思想,有关代议制的论述等,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依据。“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卢梭《社会契约论》卢梭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卢梭提出,通过社会契约,人民建立一个自己管理自己的政府。人民都有参政权利,因此,人民服从政府,就是服从自己。人民主权论的集大成者是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卢梭作为近代彻底的民主主义者,他认为主权是公意的具体表现,主权是不能分割和转让的。人民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来源,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便是国家权力的主人,而政府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因此,国家的主人不是君主而是人民,当掌权者违背公意侵害主权者的权利,或者民主的政体蜕变为专制的政体时,主权者有权采取包括革命在内的各种方式推翻政府。——邓成明《论人民主权与公民的民主权利》先贤祠内卢梭的棺椁先贤祠1794年4月14日,巴黎国民公会在巴黎颁布一项法令,将卢梭的遗骸迁入先贤祠。仪式于10月9日、10日和11日举行,卢梭的遗骨由大队的送葬人群护送,在《乡村卜师》的乐曲声中被送进了先贤祠。作者莫罗。图中表明,卢梭在乐园里受到苏格拉底、柏拉图、蒙田、普鲁塔哥拉等哲学家们的欢迎。该图由莫尔塞于1782年镌版。卢梭在乐园里受到哲学家的欢迎(法国明信片)非有孟德斯鸠、卢梭,则法国不能成革命之功。《民约论》者,法国大革命之原动力也;法国大革命,十九世纪全世界之原动力也。——梁启超卢梭思想在中国卢梭的政治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最早可追溯到维新派。梁启超在1901年撰文介绍卢梭的“民约学派”,1902年又写下《近世欧洲四大家政治学说》,其中以最多的篇幅介绍了卢梭。接着,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卢梭的民主学说为武器,猛烈批判反动的清王朝。当时名噪一时、销量达百余万册的邹容的《革命军》,就明确借用了卢梭的思想。梁启超卢梭曾激烈地批判文明。他认为,科学使人道德败坏,艺术虚伪做作,戏剧是“淫欲炼成所”。它们都只不过是“点缀了专制统治的锁链”。在他看来,诚实的农民要比谄媚的朝臣好得多,没有过多“书本知识”的人要比学者好得多。他主张回归自然,过简朴的生活,孩子的教育也要顺其自然天性。伏尔泰不赞成卢梭的观点。他在给卢梭的一封信中说:“我收刭了你的与人类对抗的新书,谢谢你。从来没有人使用这样深刻的智慧来说服人,使人相